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专题
  • 花粉过敏的防御和治疗
    欧阳昱晖,张罗
    2020, 27 (4): 177-.
    摘要 ( ) PDF ( 414KB ) ( )   
  • 豚草花粉在夏秋季花粉症中的致敏特点分析
    王晓艳,丁佳琪,陈艳蕾,郭淼颖,王洪田,王学艳
    2020, 27 (4): 180-.
    摘要 ( ) PDF ( 457KB ) ( )   
    目的 通过对夏秋季节花粉症的研究了解豚草花粉的致敏特点。方法 对2017年8~9月夏秋季节就诊的典型花粉症患者纳入研究,均进行艾蒿、豚草、藜草sIgE水平检测。同时,采用蛋白芯片法进行蒿属及豚草部分组分蛋白检测。结果 126例花粉症患者被纳入本研究。艾蒿sIgE浓度显著高于豚草和藜科(P <0.01)。仅有1.6%患者
    为豚草花粉单一过敏,豚草花粉与艾蒿花粉共同致敏率为65.8%,与藜科花粉的共同致敏率为45.2%,44.4%的患者对3种花粉同时过敏。在豚草和艾蒿sIgE同时阳性的8例患者中,组分检测显示Amb a 1均为阴性,其他组分的阳性率依次为 Art an 2(87.5%),Art an 1(75%),Art an 3(62.5%)。结论 组分蛋白检测结果初步证实,豚草花粉致敏实际上可能为蒿属花粉引起的交叉过敏反应。
  • 中国北方夏秋季致敏花粉种属和浓度分析
    欧阳昱晖,李颖,安羽三,李瑛,张罗
    2020, 27 (4): 184-.
    摘要 ( ) PDF ( 358KB ) ( )   
    目的 分析北京市、包头市和哈尔滨市2019年夏秋季致敏花粉的浓度和种属,及其与过敏性鼻炎人群发病时间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重力沉降法监测2019年7月1日~10月15日的大气花粉,显微镜下计数每日总量和分类;分析相应时间段各地过敏原检测结果及过敏性鼻炎发病人数与花粉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包头市、北京市和哈尔滨市花粉浓度高峰期分别为7月17日~9月27日、8月16日~9月28日、7月31日~9月3日;三个城市主要夏秋花粉来源于菊科蒿属、藜科藜属、桑科葎草属和禾本科植物;包头市蒿属花粉总数最高(12 914粒/1000 mm2),是北京市和哈尔滨市的4倍。北京市和包头市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时间与花粉播散时间一致。结论 北方夏秋季主要花粉播散期在7~9月,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时间一致,提示花粉过敏应关注花粉播报,做好防护。
  • 变应性鼻炎与非变应性鼻炎在花粉季与非花粉季的临床特征比较
    孙凤卫,高云博,张媛,张罗
    2020, 27 (4): 188-.
    摘要 ( ) PDF ( 365KB ) ( )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R)与非变应性鼻炎(non-AR,NAR)在花粉季与非花粉季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8年1~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过敏科就诊的1655例鼻炎患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与患者病史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问卷。使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花粉季,年龄(OR=0.966,P=0.001)、病程(OR =1.004,P =0.003)、过敏性哮喘(OR =2.270,P =0.013)和眼痒(OR=1.091,P <0.001)对鉴别AR与NAR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在非花粉季节,年龄(OR=0.969,P <0.001)、病程(OR =1.004,P =0.001)、过敏性哮喘(OR=2.289,P =0.005)、吸烟史(OR=0.618,P =0.030)和眼痒(OR=1.140,P 均<0.001)对鉴别AR与NAR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R与NAR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其中伴随哮喘和眼痒症状显著是AR区别于NAR的主要临床特征。
  • 泉州市洛江区城区春季气传花粉调查分析
    曾世涌,张晓霞,许险艳,许昭俊,欧阳昱晖
    2020, 27 (4): 192-.
    摘要 ( ) PDF ( 933KB ) ( )   
    目的 调查分析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浓度、种类及昼夜差异。方法 采用Burkard七天孢子容量测定采集器收集2019-03-04~2019-04-30泉州市洛江区气传花粉,分析其种类和数量,数据通过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期内共采集花粉38 378粒,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以松科、杨柳科、桦木科、柏科花粉为主,分别占总花粉数的49.34%、26.71%、13.87%和6.13%,3月日均花粉浓度为4月的1.89倍。松科花粉主要出现于3月,而4月的花粉则以杨柳科为主。研究结果显示,调查期内昼间平均花粉浓度为97.09粒/m3,是夜间的2.19倍,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 <0.01)。结论 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以松科、杨柳科等为主,调查期内昼夜花粉浓度具有极显著差异。
  • 太原地区182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
    孟亚萍,雒红霞,韩海阳,乔瑞红,张小宁,张克军,刘瑛,冯彦
    2020, 27 (4): 196-.
    摘要 ( ) PDF ( 451KB ) ( )   
    目的 分析太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 对2017年1月~2019年9月就诊的1827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比较主要变应原阳性率在性别、季节、年龄上的分布差异。结果 前3位变应原依次为艾蒿(58.24%)、豚草(29.45%)、室内尘螨组合(24.58%),男性比女性更易对花粉过敏(P <0.05)。艾蒿、豚草、树木组合、葎草、德国蟑螂、海洋鱼类组合、黄豆的阳性率在不同季节间有显著差异(P <0.05),而室内尘螨、猫毛、屋尘阳性率在不同季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艾蒿是引起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发生过敏性鼻炎最主要的变应原。结论 引起太原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是花粉,应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尤其重视未成年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研究现状
    安羽三,欧阳昱晖
    2020, 27 (4): 199-.
    摘要 ( ) PDF ( 364KB ) (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为植物的花粉。花粉过敏在我国北方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致敏花粉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特征。不同地区的花粉浓度监测,可以为医师和患者的防御和早期干预治疗提供预警信息;过敏原早期防护和干预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患者用药、减轻临床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论著
  •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机制的初步分析
    廉猛,杨帆,张嘉敏,陈佳铭,沈茜茜,侯丽珍,房居高
    2020, 27 (4): 202-.
    摘要 ( ) PDF ( 837KB ) ( )   
    目的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分析探讨具有调控作用的分子通路并寻找功能性靶向基因。方法 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9例惰性和7例局部淋巴结转移的PTMC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查,并对差异基因进一步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805个差异基因。经GO数据库分析,差异基因主要聚类在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的调控、MAPK级联等集合中(P <0.05);经KEGG数据库分析,局部黏着斑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以及癌症途径通路差异基因富集的显著程度高(P <0.05),是应关注的关键通路;其中功能性下调基因PTEN差异表达明显,富集程度较高,处于信号通路的核心调控位置,是与PTMC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重要基因
    (P <0.05)。结论 惰性及伴随淋巴结转移的PTMC在基因表达的整体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而PTEN基因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与PTMC淋巴结转移相关的潜在功能性靶向基因。
  • 白细胞介素1α 3'-UTR rs3783553多态性对喉乳头瘤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尹高菲,郭伟,黄志刚,张洋,许洪波,杨征,黄俊伟,丁硕,刘宏飞,段翰源
    2020, 27 (4): 207-.
    摘要 ( ) PDF ( 1423KB ) ( )   
    目的 喉乳头状瘤是成人常见的喉部良性肿瘤,存在易复发性且有恶变的可能。白细胞介素-1α(IL-1α)在炎症、免疫和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其 3'UTR的插入/缺失
    多态性(rs3783553)可能破坏miRNA-122的结合位点,从而影响miRNA功能。本研究旨在分析IL-1α3'-UTR rs3783553多态性对成人喉乳头瘤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探究疾病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82例成人喉乳头瘤患者瘤体标本及外周血,PCR检测组织样本HPV16E、E7表达,并构建E6、E7慢病毒感染细胞,探究IL-1与HPV16 E6、E7表达关系。对IL-1α3'-UTR rs3783553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收集患者随访信息。频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分析,取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体外实验证实IL-1α促进HPV16 E6和E7表达;IL-1α3'-UTRrs3783553基因分型为Del/Del基因型的乳头瘤患者出现恶变的风险更高(P =0.003),对乳头瘤恶变的患者分析可见Ins/Del+Ins/Ins基因型患者预后更差(P =0.000)。结论  IL-1α3'UTR rs3783553多态性对于成人喉乳头瘤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存在影响,可作为判断成人喉乳头状瘤恶变及预后的标志。
  • 基质金属蛋白酶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刘华盛,傅向军,郑明奋,彭树文,黄杰波,王俊文
    2020, 27 (4): 212-.
    摘要 ( ) PDF ( 908KB ) ( )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MCM-7、MMP-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简便有效的预后判断。方法  收集32例确诊PTMC病例,分别取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取其癌灶以外的甲状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两组标本的MCM-7、MMP-9表达,统计
    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并研究MCM-7、MMP-9表达与PTM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判断其表达能否体现PTMC的侵袭性及预后。结果 PTMC实
    验组的MCM-7、MMP-9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样本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TMC实验组的MCM-7表达与肿瘤直径≥5 mm呈正相关(rs =0.526,P =0.002),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 s =0.411,P =0.020),MCM-7、MMP-9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MCM-7、MMP-9在非肿瘤甲状腺组织标本中低表达,在PTM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MCM-7表达与肿瘤直径≥5 mm正相关,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可以作为PTMC辅助术前诊断、风险分层、预测预后的潜在指标。
  • 人工耳蜗植入者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值与行为测听阈值相关性研究
    楼高忠,郑海昌,王钰,郦远东,门紫璇,张盼盼,史文迪
    2020, 27 (4): 216-.
    摘要 ( ) PDF ( 302KB ) ( )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行为测听阈值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阈值相关性比较,探讨用EABR波Ⅴ阈值
    进行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 对19例(20耳)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1、6、11、16、22号刺激电极行EABR和行为测听测试,获得阈值。结果 刺激电极EABR波Ⅴ潜伏期为(3.73±0.37)ms;第1、6、11、16、22号电极EABR阈值分别为(145.50±9.85)、(144.75±7.69)、(148.25±11.04)、(146.50±9.20)和(142.25±10.45)CL;行为测听阈值分别为(138.95±7.87)、(138.20±9.04)、(136.50±9.32)、(137.90±10.23)和(134.40±13.43)CL。EABR阈值与行为测听阈值显著相关(r =0.533、0.671、0.580、0.749和0.811,P 均<0.05)。结论 EABR阈值与行为测听阈值显著相关,EABR为低龄或无法配合行为测听的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调机提供一种客观检测手段。
  • 中耳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后对味觉的影响
    郭小艳,耿曼英
    2020, 27 (4): 219-.
    摘要 ( ) PDF ( 334KB ) ( )   
    目的 观察中耳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的影响,探讨鼓索神经保护的必要性。方法 以2014年3月~2018年12月行中耳手术的168例(168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86例,年龄18~71岁,平均(42.15±3.6)岁。观察术中鼓索神经损伤患者术后3天的味觉情况。结果  术中共71例鼓索神经损伤,其中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术中鼓索神经损伤患者术后3天有7例出现味觉减退;1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术后3天有6例味觉减退;44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后3天有2例味觉减退;2例鼓室硬化症患者术后未见味觉减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味觉减退发生率87.50%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发生率(35.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鼓索神经损伤发生率35.29%与中耳胆脂瘤发生率(4.5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状态与味觉减退不呈正比,病变较重者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影响较小,可能原因为长期炎症刺激使鼓索神经功能代偿。
  • 咽鼓管测压在判断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及预后中的作用
    汪晓锋,陈乌娜,苏文玲,林勤,骆献阳,蔡成福
    2020, 27 (4): 222-.
    摘要 ( ) PDF ( 814KB ) ( )   
    目的 探讨咽鼓管测压(tubomanometry,TMM)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5例(88耳,其中单耳30例,双耳29例)就诊于我科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实验组,以相应年龄儿童的正常耳(30耳)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正规的药物治疗,根据治疗的效果分为有效组(65耳)和无效组(23耳)。并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内镜及TMM测试同时记录结果。结果 治疗前无论是有效组还是无效组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s,ETS)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治疗后ETS平均值均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前有效组ETS高于无效组(P <0.05);有效组治疗后ETS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效组治疗后ETS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经过治疗,咽鼓管功能改善。ETS较高的患者,经治疗,咽鼓管功能可以恢复;ETS较低者,短期内咽鼓管功能难以恢复,应尽快采取其他的干预措施恢复咽鼓管功能。咽鼓管测压在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预后的判断中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咽喉反流与广基型、非广基型声带息肉的相关性研究
    肖翠,傅然,余林,朱海桃,胡鸿敏
    2020, 27 (4): 225-.
    摘要 ( ) PDF ( 631KB ) ( )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与广基型声带息肉和非广基型声带息肉的相关性,为临床有效治疗声带息肉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99例,术前喉镜分为广基型声带息肉和非广基型声带息肉。通过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初步诊断为LPR,比较广基型声带息肉与非广基型声带息肉人群咽喉反流率,并对可能影响广基型声带息肉的因素(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环境暴露、用嗓过度、年龄和声音嘶哑的病程)一并纳入统计。利用卡方检验与独立样本t 检验先进行单因素分析,P <0.05为标准筛选出可能相关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P <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为用嗓过度、环境暴露、年龄和声音嘶哑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PR、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可能与广基型声带息肉相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和LP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广基型声带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LPR和饮酒史不仅是声带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相比较非广基型声带息肉,LPR和饮酒史与广基型声带息肉之间存在更大相关性,是广基型声带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
  • 短篇论著
  • 扩张皮瓣联合自体肋软骨移植法与改良Brent法全耳再造术对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效果比较
    杨广远,冷向锋
    2020, 27 (4): 229-.
    摘要 ( ) PDF ( 853KB ) ( )   
    目的 对比分析扩张技术联合自体肋软骨移植法与改良Brent法全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94例,手术方式分为扩张法组61例(64耳)和改良Brent法组33例(37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时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后扩张法组
    血肿发生率显著高于改良Brent法组(χ2=4.050,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扩张法组临床疗效显著低于改良Brent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0,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扩张法组满意度显著低于改良Brent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0,P<0.05)。结论 改良Brent法全耳再造术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易于操作,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病例报道
  • 马德龙病合并喉癌1例
    徐文瑞,葛瑞峰,秦作荣,孙钰博,姜彦
    2020, 27 (4): 232-.
    摘要 ( ) PDF ( 779KB ) ( )   
  • 巨大咽鼓管圆枕畸胎瘤1例
    王仪,金鹏,武俊男,尚静,汪欣
    2020, 27 (4): 233-.
    摘要 ( ) PDF ( 644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