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头颈肿瘤
  •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论著]
    马健波 李岚 陈继 方静怡 罗锦 朱正鹏
    2022, 46 (1): 1-.
    摘要 ( ) PDF ( 1796KB ) ( )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中有关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4月20日。预先设定好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严格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QUADAS-2风险评价工具评估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应用MetaDisc1.4、STATA 14软件和RevMan5进行Meta分析,并对发表偏倚及敏感性分析进行检验。结果 纳入18个诊断性研究,共计病灶4927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811(0.789-0.832)、0.851(0.834-0.867)、5.014(3.815-6.590)、0.234(0.179-0.305)、23.413(14.291-38.358),SROC曲线下面积AUC=0.8970(Q指数=0.8281),Deek漏斗图显示本研究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P =0.186)。另外,有5项研究的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930(0.899-0.954)、0.901(0.877-0.922)、8.941(7.200-11.104)、0.079(0.054-0.115)、118.20(73.923-188.99),合并AUC=0.9702(Q指数=0.9201),均优于两者单独使用。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尤其是与超声造影联合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推广用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
  • 头颈鳞状细胞癌中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研究现状[综述]#br#
    杨明峰 苏填 彭汉伟
    2022, 46 (1): 7-.
    摘要 ( ) PDF ( 361KB ) ( )   
    头颈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差,首诊多为中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差,复发、转移风险较高,故而亟待研发一种能够动态监测肿瘤进展的工具。液体活检作为一种肿瘤检测手段,以其非侵入性和灵活性受到极大关注。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液体活检标志物。随着检测方法的进步,该技术与多种恶性肿瘤临床诊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旨在介绍这两种标志物的相关概念、检测方法以及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现状。
  • 二代测序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凌志明 曾泉
    2022, 46 (1): 11-.
    摘要 ( ) PDF ( 410KB ) ( )   
    由于症状的隐匿性和肿瘤异质性,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突变基因的检测可为HNSC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信息,而目前的基因诊断工具存在程序繁杂等局限性,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是一项新兴的基因测序技术,具有高通量、自动化等优点,在HNSCC的个体化治疗中日益发展成熟的NGS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就NGS在HNSCC的驱动基因检测、预后研究和治疗中所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 DNA甲基化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王建涛 王宝山
    2022, 46 (1): 14-.
    摘要 ( ) PDF ( 357KB ) ( )   
    头颈肿瘤是近年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其确切的分子机制和预后因素尚不清楚。识别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使有效的靶向治疗策略应用到头颈肿瘤诊断治疗中,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DNA甲基化在肿瘤的起始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
    就DNA甲基化与头颈肿瘤的关系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白细胞介素1β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综述]
    王蓉 尹高菲 郭伟 刘宏飞 黄俊伟 黄志刚
    2022, 46 (1): 19-.
    摘要 ( ) PDF ( 375KB ) ( )   
    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类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患者生存时间普遍较短,生活质量较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为止,HNSCC的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人体免疫调节机制及炎症反应与HNSCC的关系。其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尤其是HNSCC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L-1β在HNSCC及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做一综述,为探讨肿瘤病因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头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外侵犯研究进展[综述]
    彭俊 曾泉
    2022, 46 (1): 23-.
    摘要 ( ) PDF ( 419KB ) ( )   
    淋巴结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影像学人工智能与生物标志物研究可进一步提高ENE诊断的一致性、准确性,为ENE诊治提供新的方案。ENE组织病理分级与预后密切相关,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有待规范。ENE对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口咽癌预后影响和治疗策略指导研究,有望改变目前的诊疗指南。本文对ENE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相关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综述]
    叶煜初 王静怡 吴桑晴 韩萍
    2022, 46 (1): 28-.
    摘要 ( ) PDF ( 374KB ) ( )   
    喉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头颈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呼吸道恶性肿瘤放疗疗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喉癌等头颈肿瘤相关性研究等方面,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近年来治疗前血浆纤维蛋
    白原水平与不同恶性肿瘤尤其是喉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喉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 诱导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在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何雨蓉 钟琦 王元 王哓艳
    2022, 46 (1): 32-.
    摘要 ( ) PDF ( 348KB ) ( )   
    对于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传统治疗方案多以手术治疗辅以放疗或放化疗为主,然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未得到明显提高,且常以牺牲喉功能为代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因此非手术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诱导化疗在器官保留及减少远处转移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而分子靶向治疗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少,已逐渐应用到头颈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中。本文总结相关临床试验,探讨诱导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在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中的应用,旨在总结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长链非编码RNA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
    王欢 高骞 于亚峰
    2022, 46 (1): 36-.
    摘要 ( ) PDF ( 369KB ) ( )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几乎参与了细胞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异常表达的lncRNA可以导致多种人类疾病,包括癌症。下咽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多种lncRNA在该肿瘤中异常表达,可作为下咽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的标志物。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报道与下咽鳞状细胞癌关系紧密的lncRNA进行综述,期望为找到下咽癌的生物标志物和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类器官在唾液腺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
    吕艳慧 李茂才 李连庆 张祖平 宫丽丽
    2022, 46 (1): 41-.
    摘要 ( ) PDF ( 364KB ) ( )   
    唾液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分泌腺,其功能低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多种疾病可导致唾液腺功能低下,且其发病率近年来逐渐上升。唾液腺类器官对唾液腺疾病建模、药物研究和再生医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近年来唾液腺类器官的构建过程及其在唾液减少疾病中的应用。
  • 带蒂组织皮瓣在喉全切除术后咽瘘中的应用现状[综述]
    王代红 徐景利
    2022, 46 (1): 44-.
    摘要 ( ) PDF ( 361KB ) ( )   
    咽瘘是喉全切除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咽瘘口较大,保守治疗失败时需采取手术修复。皮瓣修补是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尤其是对有放疗史,受区组织血供不佳的患者。游离皮瓣不但需要外科医师具备较高的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而且放疗后患者受区血管条件差,游离皮瓣也常不适用。因此,带蒂组织皮瓣成为修复咽瘘的首选。本文就多种带蒂组织皮瓣治疗喉全切除术后咽瘘的应用现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做一综述。
  • 头颈部静脉畸形研究进展[综述]
    宋佩键 张华
    2022, 46 (1): 49-.
    摘要 ( ) PDF ( 450KB ) ( )   
    静脉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异常疾病,曾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头颈部。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属于重要功能区,深部病变易漏诊误诊,诊治具有一定难度。静脉畸形的诊断需结合各种脉管畸形的鉴别、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综合评定。静脉畸形的治疗以硬化剂注射为主,但也需因人而异。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头颈部静脉畸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经口手术治疗下咽癌[综述]
    连欣 季文樾
    2022, 46 (1): 54-.
    摘要 ( ) PDF ( 333KB ) ( )   
    经口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治疗方法,正在成为治疗下咽癌的重要手段。自1990年以来,经口激光手术被用作具有良好肿瘤学控制和良好功能效果的器官保存策略,尽管由于其技术难度而未被广泛使用。经口机器人手术作为下咽癌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正逐渐流行。经口视频喉镜手术也是一种新的用于治疗喉咽病变手术系统,使用硬性内镜联合开口器代替显微镜可获得更广阔的可视化手术视野,解决经口激光手术的局限性。另外,随着窄带成像的普及,广泛用于胃肠道浅表癌的内镜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被用于治疗浅表下咽癌。这些治疗方法成本低廉,在肿瘤学和功能方面的结果与经口机器人手术相似。
  • 临床笔记
  • 含双牙上颌骨囊肿鼻内镜下经鼻手术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道)
    孙超 王艳华 许玲 苏振宇 张庆泉
    2022, 46 (1): 58-.
    摘要 ( ) PDF ( 560KB ) ( )   
  • 学科史话
  • 喉癌诊断和治疗的早期探索
    王仪 孙彦
    2022, 46 (1): 60-.
    摘要 ( ) PDF ( 258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