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论著
  • 211例三、四期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功能检查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br#
    杨思琪 时晨 张云美 于亚峰
    2022, 46 (3): 125-.
    摘要 ( ) PDF ( 388KB ) ( )   
    目的 探讨三、四期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前庭功能检查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211例三、四期MD患者行前庭功能检查和DHI评分,检查包括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oVEMP)。分析各项检查的异常率,并分析检查参数与DH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三、四期MD患者冷热试验和cVEMP检查的异常率明显高于oVEMP。患耳冷热试验的CP值、cVEMP阈值以及oVEMP阈值与DHI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三、四期MD患者的水平半规管和球囊功能下降最明显,前庭功能检查主要参数和症状明显相关。
  • 中学生噪声性听力损失调查分析探讨
    刘春苗 孟昭君
    2022, 46 (3): 128-.
    摘要 ( ) PDF ( 354KB ) ( )   
    目的 探讨中学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听力损失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在天津市某两所中学随机抽取7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中学生听力损失情况,并进行纯音测听,量表评估。结果 完成问卷调查者756人,存在听力损失者41人(5.42%),其中噪声性听力损失者29人(3.8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学习压力、睡眠、手机耳机、手机耳机音量、每天持续使用耳机时间是中学生听力损失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机耳机是中学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 耳机对中学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害较大,应加强噪声防护的宣教,提高中学生听力保健意识,以减少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 膨体聚四氟乙烯填塞结合隆鼻手术治疗严重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观察#br#
    曾京宇 李育广 周磊 罗立斌 章斯 张杰
    2022, 46 (3): 131-.
    摘要 ( ) PDF ( 787KB ) ( )   
    目的 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简称膨体)填塞结合隆鼻手术综合治疗鼻中线低平的严重萎缩性鼻炎,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疾患。方法 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确诊为萎缩性鼻炎患者50例,A组25例患者全部采用羟基磷灰石填塞法治疗,B组25例患者全部采用膨体填塞结合隆鼻手术综合治疗。采用鼻小柱切口,翻盖式手术切口暴露鼻中隔及鼻底部,在鼻腔内、下壁黏膜下填塞膨体及抬高鼻尖缩窄前鼻孔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术后3个月、3~6个月除感染、外露手术失败者,A、B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12个月后随诊B组满意率显著高于A组,鼻腔通气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膨体填塞结合隆鼻手术综合治疗鼻中线低平的严重萎缩性鼻炎,较唇龈切口黏骨膜下填入羟基磷灰石,长期效果稳定,患者满意度高,使用范围及前景更大,值得临床推广。
  • 综述
  • 头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进展
    王朝阳 桂琳 何小慧 安常明
    2022, 46 (3): 134-.
    摘要 ( ) PDF ( 401KB ) ( )   
    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被诊断时多数处于中晚期,传统治疗后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免疫治疗的出现有效改善了复发/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现状,多个指南已经将相关药物作为二线或一线治疗推荐。诱导化疗在器官保留及减少远处转移的价值已经得到重视,以新辅助免疫治疗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愈发被人们所关注。本文旨在结合目前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头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总结和探讨。
  • 糖酵解途径在头颈鳞状细胞癌顺铂耐药的相关研究
    田开赛 乔培培 陈晓平 张燚
    2022, 46 (3): 140-.
    摘要 ( ) PDF ( 487KB ) ( )   
    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疾病之一。糖酵解是一种糖的分解代谢途径,高度活跃的糖酵解代谢是肿瘤细胞的特征之一,异常增加的葡萄糖摄取和乳酸堆积赋予了肿瘤细胞更好的生长优势。但其在HNSCC恶性进展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免疫微环境、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顺铂是HNSCC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原因。以往肿瘤耐药的机制研究显示细胞糖酵解水平降低,本文着重探讨HNSCC顺铂耐药的糖酵解特征,以阐明糖酵解对抗肿瘤药物耐药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 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与头颈肿瘤
    周明珠 李云程
    2022, 46 (3): 145-.
    摘要 ( ) PDF ( 365KB ) ( )   
    细胞周期进展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明确的联系,其中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在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的异常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头颈肿瘤中发现此通路的异常失活与头颈肿瘤的细胞增殖、转移、血管生成等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与头颈肿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长链非编码RNA MIAT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李彤 李晓瑜
    2022, 46 (3): 149-.
    摘要 ( ) PDF ( 391KB ) ( )   
    MIAT作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明星分子之一,其异常表达存在于不同的肿瘤中,如甲状腺乳头状癌、鼻咽癌和喉癌等。与其他lncRNA一样,MIAT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在肿瘤的发病和进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巨大,有望成为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MIAT在头颈肿瘤发展中的异常表达、生物学功能、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张庆坤 刘月辉
    2022, 46 (3): 153-.
    摘要 ( ) PDF ( 377KB ) ( )   
    无论是正常细胞还是癌细胞,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均可通过某种细胞死亡形式来维持机体的内环境平衡。许多癌症中已经明确了某些关键调节蛋白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力,鼻咽癌占据我国头颈肿瘤发病率之首,近些年对它的治疗以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获得了巨大发展。本文主要回顾近年来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在鼻咽癌中的生物学机制及潜在治疗研究进展,探究如何应用特定方法诱导恶性细胞死亡且不损伤或者少量损伤正常细胞,并对鼻咽癌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王斐璇 卢曲琴 邵立健
    2022, 46 (3): 158-.
    摘要 ( ) PDF ( 351KB ) ( )   
    随着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NK/T细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NKTCL)新的诊断靶点、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以及进行预后评价成为可能。目前研究认为NKTCL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EB病毒导致NKTCL发生主要与潜膜蛋白有关。放疗后辅助化疗为早期NKTCL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晚期患者则考虑以化疗为主再配合局部放疗作为其治疗手段,但预后较差。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EB病毒相关NKTCL的发病机制、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多中心临床试验,从而探索针对NKTCL可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听力学研究进展
    曹波 刘广平
    2022, 46 (3): 162-.
    摘要 ( ) PDF ( 514KB ) ( )   
  • 中耳结构与功能的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进展
    朱晓彤 孙秀珍
    2022, 46 (3): 168-.
    摘要 ( ) PDF ( 369KB ) ( )   
    中耳听骨链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形态不规则而构造精巧的牛顿力学系统,在声波的传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中耳结构微小,侵入测量困难,其复杂的结构功能及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在临床及理论研究中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探讨。为了研究这其中的动力学行为,分析传音机制及某些病变机制,目前已经建立许多中耳有限元模型。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中耳有限元模型的研究现状,以期帮助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形成总体认识。
  • 嗜酸性粒细胞性中耳炎研究进展
    余维 李谦 邓安春
    2022, 46 (3): 172-.
    摘要 ( ) PDF ( 388KB ) ( )   
    嗜酸性粒细胞性中耳炎是一种难治性中耳炎,其主要特点是中耳积液中富含有嗜酸性粒细胞,患者常伴有哮喘和/或鼻息肉。对中耳炎的常规治疗,如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切开、鼓室置管等治疗方式效果欠佳。最新的研究发现局部或全身使用类固醇激素及生物靶向治疗的效果好于传统治疗方式。嗜酸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较复杂,容易因误诊、漏诊等原因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本文就嗜酸性粒细胞性中耳炎的可能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为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 耳科手术治疗耳鸣研究进展
    田家旺 李永奇
    2022, 46 (3): 177-.
    摘要 ( ) PDF ( 424KB ) ( )   
    耳鸣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其病因和病变部位目前仍不明确,发病机制复杂,一直是临床诊治的难题。随着对耳鸣病因及机制的不断探索,耳鸣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但关于耳科手术治疗耳鸣的相关报道仍较少。本文将重点综述国内外有关耳科手术后耳鸣治疗效果的新进展。
  • 透明质酸在软骨修复及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唐艺洋 林瀚青 张涛
    2022, 46 (3): 181-.
    摘要 ( ) PDF ( 358KB ) ( )   
    通过研究透明质酸在软骨修复及再生中的进展发现,透明质酸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可通过促软骨相关基因及生成因子的表达,为细胞提供良好微环境促进软骨修复及再生。透明质酸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是非常优秀及有应用前景的促软骨细胞及组织修复
    再生的物质,对耳鼻咽喉部软骨的再生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就透明质酸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对软骨修复及再生的作用做一综述。
  • 学科史话
  • 鼓膜有自然孔吗?
    臧传善 孙健 孙彦
    2022, 46 (3): 185-.
    摘要 ( ) PDF ( 236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