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专题
图片丢失啦
老年听力损失专题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老年性聋患者听力损失、认知功能下降和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分析[论著]
王瑶, 高雨婷, 张悦, 刘思奇, 杨静, 赵敏, 胡鑫, 马文, 高飞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人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论著]
张景华, 李沫, 傅新星, 吕继辉, 王媛, 王松建, 刘怡, 王硕
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声源定位能力评估[论著]
王兴, 张娟, 赵雪雷, 商嘉琪, 李嘉莹, 聂帅, 王宁宇
摘要1096)      PDF (447KB)(545)   
目的 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声源定位能力,探讨年龄、听力损失对噪声下声源定位能力的影响。方法 同期纳入60岁以上的老年性聋组25例,老年听力正常组、青年听力正常组各25例,完成纯音测听、安静及噪声下声源定位测试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别获得双耳平均听阈、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MoCA得分,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统计检验。结果 (1)三组的声源定位能力有显著差异(F =21.394,P<0.001),老年性聋组定位能力差于对照组(F =32.819,P 均<0.01);(2)老年性聋组噪声下RMSE与年龄、4fPTA正相关,与MoCA得分负相关(P 均<0.05),且控制认知得分后仍有意义。结论 噪声下声源定位角度识别测试可用于老年空间听觉评估,老年性聋组表现受到年龄、听力损失影响。
2023, 30 (4): 217-.
北京农村老年人听力损失与慢病的相关性研究[论著]
王晓墨, 亓贝尔, 李玉玲, 程晓华, 陈雪清, 黄丽辉, 刘博, 傅新星, 王硕
摘要1007)      PDF (424KB)(580)   
目的 调查北京农村老年人听力损失患病率,分析听力损失与慢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纯音测听筛查设备和健康问卷,对北京市密云区22个行政村943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测试和调查。根据较好耳的听力状况将人群分为三组,分别为听力正常、轻度听力损失和听力异常,将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以及噪声接触史等作为自变量,听力损失严重程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 943例受试者,年龄(70.3±6.8)岁。以较好耳听力为准,286例(25.0%)为轻度听力损失,632例(67.0%)为听力异常。听力异常组平均年龄高于轻度听力损失人群和听力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表明,总人群中,糖尿病人群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增加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非糖尿病者的1.751倍。女性人群中,糖尿病人群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增加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156倍。结论 农村老年人群,特别是女性中,糖尿病可能与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增加有关。
2023, 30 (4): 221-.
高龄生活自理老年人听力与平衡能力及跌倒的相关性调查分析[论著]
张立明, 周健, 王宁, 叶辉, 刘博
摘要934)      PDF (416KB)(503)   
目的 调查分析高龄生活自理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平衡功能、肌力、肌功能及跌倒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1年10月~2022年4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医院老年门诊就诊的88例高龄生活自理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进行纯音测听、足跟抵足尖直线站立、计时起立-行走、5次起坐、6 m步速测试。受试者分为正常及轻度听力下降组(A组)、中度听力下降组(B组)及中重度及以上听力下降组(C组)。比较不同听力组间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A组27例(30.7%),B组32例(36.4%),C组29例(32.9%)。与A组相比,B、C两组足跟抵足尖直线站立的完成率降低(77.8% vs.46.9%,44.8%,P =0.021),C组5次起坐测试时间明显延长[16.25(13.50~19.79)s vs. 12.94(10.04~14.53)s,P =0.007],6 m步速有减慢趋势[(0.87±0.24)m/s vs.(0.82±0.23)m/s,(0.74±0.18)m/s,P =0.068]。结论 高龄生活自理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平衡能力、肌力和肌功能减退相关。
2023, 30 (4): 226-.
老年听力筛查模式及分级干预路径[综述]
黄治物, 周嵌
摘要940)      PDF (288KB)(572)   
老年性聋是全世界发病率第三的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生发展具有隐匿性及渐进性的听力行为特点,其防治在于早期发现,听力筛查是关键。基于此,本文介绍老年听力筛查的方式方法,并就听力筛查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并阐述“两步法听力筛查模式和助听器分级干预路径”筛查策略,旨在为制定老年人群听力健康相关干预和医疗政策提供参考。
2023, 30 (4): 230-.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机制[综述]
傅新星, 刘博
摘要953)      PDF (323KB)(582)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以双侧对称性和渐进性的听力损失为特征,高频区域的听力损失更为明显。横断面和纵向研究均表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关联性。听力损失对痴呆的可改变风险因素高于其他已知的因素,包括抑郁、社会隔离、吸烟、高血压等,使其成为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预防策略中新的目标。听力损失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机制可分为因果机制假说和共同病因假说两个类别。其中因果机制包括信息退化、听觉剥夺和社会孤立三种假说,均可解释为听力损失通过中间变量造成认知功能下降。共同病因假说指存在同时造成听力损失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混杂因素。当前针对老年人群进行的认知和听力损失的研究在评估方法上存在一些限制,未来应结合纯音测听、言语测试以及中枢听觉测试等技术开展研究。听觉以外的感觉功能,如视觉、嗅觉和本体感觉,也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应结合不同感觉功能障碍开展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研究。
2023, 30 (4):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