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论著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张淑香,刘玉红,原红艳,郑淑芳
    2015, 22 (3): 109-113.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R4 ( CXC chemokine receptor 4 ) 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SDF-1/CXCR4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喉鳞癌组织和25例癌旁组织中SDF-1和CXCR4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SDF-1、CXCR4 mRNA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079±0.018、0.161±0.0 41),高于在癌旁组织(0.0 21±0 . 0 05、0.035±0.007)中的表达量。SDF-1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CXCR4 mRNA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DF-1和CXCR4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和57.5%,高于对照组的20.0%和28.0%。SDF-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CXCR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SDF-1/CXCR4生物学轴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漏诊原因分析
    石文媛,夏春霞,胡敏霞,朱强
    2015, 22 (3): 114-120.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54个)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漏诊原因。结果 本组54个结节,超声检出52
    个(96.3%),2个(3.7%)被漏诊。25个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恶性,16个提示可疑恶性,11个提示良性,超声诊断符合率78.8%(41/52)。同时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29例,其中包括9例超声检查提示良性者。超声征象特征:边界不清晰41个(78.8%)、形态不规整37个(71.2%),低回声49个(94.2%),含钙化30个(57.7%)及无血流25个(48.1%),少许血流12个(23.1%),丰富血流15个(28.8%)。11个误诊良性的结节中8个(72.7%)边界清晰,9个(81.8%)形态规整,9个(81.8%)低回声,10个(90.9%)纵横比<1,9个(81.8%)无钙化及6个(54.5%)无血流。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虽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因径线较小容易误诊,应强调综合分析。癌结节甲状腺被膜接触面与结节周长之比对于判断外侵有帮助。
  • 耳内镜下经外耳道进路切除上鼓室胆脂瘤
    王进,王晋
    2015, 22 (3): 118-120.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进路切除上鼓室胆脂瘤的技巧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上鼓室胆脂瘤患者采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进路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14例,女13例;年龄19~58岁,平均38岁。颞骨CT均提示上鼓室存在软组织影,锤砧关节显示不清。术后无面瘫、脑脊液漏、迷路炎。术后3个月听力复查,10例术后无改变,14例术后下降,3例术后提高。结论耳内镜下经外耳道进路切除上鼓室胆脂瘤预后与术者经验、操作器械相关,正确的选择与处理,可提高胆脂瘤切除的成功率。
  • 自体血咽鼓管咽口黏膜下注射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刘磊,何英,谭颂华,方勤,唐安洲
    2015, 22 (3): 121-124.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自体血咽鼓管咽口黏膜下注射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门诊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咽鼓管异常开放
    症患者14例,共20耳,采用患耳咽鼓管咽口黏膜下自体静脉血注射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耳鼓膜及咽鼓管咽口情况,并进行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tubo-tympanic airflow dynamics,TTAG)法测定判定疗效。结果 诊断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均见病变侧咽鼓管咽口闭合不全,呈裂隙状,坐位观察明显,TTAG法显示患耳外耳道压力随鼻咽腔压力变化而波动;病变侧咽鼓管咽口外侧壁注射自体血1~4次后,13耳症状完全消失,同侧咽鼓管咽口平静状态下能够闭合;7耳症状减轻,咽鼓管咽口未能完全闭合。所有治疗耳均无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血咽鼓管咽口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简便易
    行,值得在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中推荐使用。
  • 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
    陈晓栋,李晓媛,石照辉,单伯仪,薛涛,陈福权,乔莉
    2015, 22 (3): 125-127.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后鼻孔息肉患者59例,并对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所有患者后鼻孔息肉均起源于上颌窦,5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口入路行息肉切除术,6例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入路行息肉切除术,3例患者采用经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入路上颌窦开窗行息肉切除术。3例患者术后复发接受2次手术,手术成功率95.4%。结论 根据息肉基底部的位置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彻底切除息肉的基底部是避免后鼻孔息肉复发的关键。
  • 玉女煎加味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
    范愈燕,王向东,锡林,朱斌,支楠,张罗
    2015, 22 (3): 128-134.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观察玉女煎加味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T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中心1年内就诊HTT患者7例,在鼻科填塞基础上,采用玉女煎随证加减治疗,观察治疗5周后对鼻部症状、鼻出血、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鼻部视觉模拟评分(4.4±1.3;20.8±1.6)分、鼻出血评分(6.5±2.2;18.7±2.0)分、日常生活质量(9.3±1.6;29.7±5.0)分(P<0.05),总有效率达85.7%。此外,HTT鼻部症状与鼻出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 2=0.8444),而中药对两者改善程度却无相关性(R 2=0.3905),对鼻出血的改善程度优于鼻部
    症状。结论 中药玉女煎加味明显改善HTT的鼻出血的症状和部分改善特征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 包头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检测与分析
    姚易凯,徐喜媛
    2015, 22 (3): 132-134.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分析包头地区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为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及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方法 459例SPT试验阳性的变应
    性鼻炎确诊患者,记录SPT结果、发病年龄、性别及发病季节,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蒿属花粉是包头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最主要变应原(82.14%);夏秋季花粉Ⅰ、葎草、春季花粉次之,分别为302例(65.80%)、232例(50.54%)、217例(47.28%)。6~40岁年龄组发病率与其他
    年龄组发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本地区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7~9月,且以8月发病率最高占31.07%。结论 包头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变应原为蒿属花粉,以6~40岁发病率最高,发病时间集中在7~9月。
  • 白细胞介素-5和白细胞介素-16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阳阳,赵明,文连姬,徐艳萍,汤翠华,黄芳林,何晓,孟粹达
    2015, 22 (3): 135-137.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白细胞介素-16(interleukin-16,IL-16)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4例持续性AR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5、IL-16水平,并分析与A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IL-5、IL-16均明显升高(P <0.05)。持续性中重度组患者血清中IL-5、IL-16水平均明显高于持续性轻度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的IL-5与IL-16水平呈正相关(r =0.566,P <0.05)。结论 IL-5、IL-16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二者在AR的临床诊断、
    治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IL-16具有较高特异性,对AR患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颈深部筋膜间隙感染诊治体会
    黎景佳,叶进,庄士民,常利红,王涛,陈愈彬
    2015, 22 (3): 138-141.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颈深部筋膜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5例颈深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征和诊治策略。结果 105例颈深部间隙感染患者中,70例行脓肿切开引流,4例行脓肿穿刺抽液,31例行静脉抗生素消炎治疗,仅2例颈深部多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分别并发呼吸困难、纵隔感染,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颈深部筋膜间隙感染一经确诊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及严重并发症。
  •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治疗喉乳头状瘤
    戴俊,怀德,汪守峰,王海旭,宋红毛
    2015, 22 (3): 142-144.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观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喉乳头状瘤患者,分析其治愈率、复发率、复发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分析该技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6月经CO2激光治疗的喉乳头状瘤39例,均采用经口显微镜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全麻后支撑喉镜暴露喉乳头状瘤并固定,显微镜下CO2激光切除喉乳头状瘤。结果 随访1个月~2年,总体有效率约53.85%,复发率约42.56%,平均手术次数3.14次,平均复发时间约为7.6个月。结论 CO2激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少见,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经验
  • 上颌窦真菌球诊治分析
    许雯,汤玮,朱旭友,郑少强,葛荣明
    2015, 22 (3): 145-146.
    摘要 ( ) PDF ( 0KB ) ( )   
  •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穿刺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胡文良,孙学威,李玲香
    2015, 22 (3): 147-148.
    摘要 ( ) PDF ( 0KB ) ( )   
  • 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处理探讨
    俞萍,杨菲
    2015, 22 (3): 149-150.
    摘要 ( ) PDF ( 0KB ) ( )   
  • 自吸式会厌脓肿切排器的临床分析
    曹隆和,谷京城,林森,周静,陈崇喜
    2015, 22 (3): 151-152.
    摘要 ( ) PDF ( 0KB ) ( )   
  • Hopkins带钳潜窥镜在嵌顿性食管异物中的应用
    王炜,刘平
    2015, 22 (3): 153-154.
    摘要 ( ) PDF ( 0KB ) ( )   
  • 异位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1例
    戴国平,刘平,王炜
    2015, 22 (3): 155-156.
    摘要 ( ) PDF ( 0KB ) ( )   
  • 病例报道
  • 应用喉气管重建喉咽与颈段食管1例
    孔德秋,程鹏,唐世雄
    2015, 22 (3): 157-158.
    摘要 ( ) PDF ( 0KB ) ( )   
  • 喉罩致环杓关节脱位1例
    张群
    2015, 22 (3): 159-160.
    摘要 ( ) PDF ( 0KB ) ( )   
  • 继续教育园地
  • 以PBL为基础的情景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王军,肖洋,杨蓦雷
    2015, 22 (3): 161-162.
    摘要 ( ) PDF ( 0KB ) (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应具有临床实用性和技巧性,因此将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情景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