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论著
  • 喉癌组织异黏蛋白、转酮醇酶样基因1表达量与肿瘤标志物含量的相关性及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沈敏,周茂林,姜义道
    2018, 25 (6): 289-.
    摘要 ( ) PDF ( 342KB ) ( )   
    目的 研究异黏蛋白(Metadherin,MTDH)、转酮醇酶样基因1(transketolase Like Protein 1,TKTL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肿瘤标志物及癌细胞增殖活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70例确诊为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70例同期于我院诊断为声带息肉患者为对照组,测定癌组织和息肉组织中MTDH、TKTL1的阳性表达率及MTDH、TKTL1的mRNA表达量,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elated antigen,SCCAg)、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含量,检测组织中癌基因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3)、原癌基因c-myc的mRNA含量,采用Pearson法检测MTDH、TKTL1与血清SCCAg、CEA、CA199及STAT3、c-myc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 喉癌组织中MTDH与TKTL1阳性率分别为58.57%、64.29%,均高于对照组的20%、12.86%(P 均<0.01)。喉癌组MTDH与TKTL1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78±0.45、1.97±0.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9±0.03、0.21±0.07(P 均<0.01);喉癌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EA、CA199水平分别为6.75±2.74、9.36±2.73、31.54±10.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4±0.83、3.21±1.36、12.42±4.13(P 均<0.01);喉癌组织中的STAT3、c-myc mRNA表达量分别为2.36±0.75、1.99±0.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7±0.12、0.71±0.15(P 均<0.01)。MTDH、TKTL1表达量与血清SCCAg、CEA、CA199含量及STAT3、c-myc均呈正相关。结论 MTDH、TKTL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与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与肿瘤标志物、促癌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有促进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频率调谐特征
    郭良蓉,田永胜,马荣,姚远,段星,王丹,张秀菊
    2018, 25 (6): 293-.
    摘要 ( ) PDF ( 371KB ) ( )   
    分析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cute low-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LHL)和听力正常健康人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 s t i b u l a 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包括颈肌性前庭诱发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眼肌性前庭诱发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的特征。方法 选取33例ALHL患者(实验组)和45名听力正常健康人(对照组),分别分析500 Hz、1000 Hz的cVEMP和oVEMP的引出情况及振幅比值结果。结果 对照组500 Hz和1000 Hz的cVEMP引出率分别为100%(45/45)和86.67%(39/45);500 Hz和1000 Hz的oVEMP引出率分别为97.78%(44/45)和84.44%(38/45)。实验组患耳500 Hz和1000 Hz的cVEMP引出率分别为66.67%(22/33)和63.64%(21/33);对侧耳500 Hz和1000 Hz的cVEMP引出率分别为87.88%(29/33)和75.76%(25/33)。实验组患耳500 Hz和1000 Hz的oVEMP引出率分别为84.85%(28/33)和72.73%(24/33);对侧耳500 Hz和1000 Hz的oVEMP引出率分别为84.85%(28/33)和72.73%(24/33)。实验组双耳与对照组500 Hz和1000 Hz的cVEMP和oVEMP引出情况比较,仅500 Hz的cVEMP实验组双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VEMP患耳与对侧耳500 Hz/1000 Hz的AR平均比值(AR1)为1.17和1.52,对照组AR值2.23,患耳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42,P =0.000),对侧耳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7,P =0.001)。实验组oVEMP患耳与对侧耳500 Hz/1000 Hz的AR平均比值(AR2)为1.45和1.59,对照组AR值2.06,患耳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85,
    P =0.001)。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ALHL中cVEMP与oVEMP的频率调谐特点均表现为向高频迁移,对侧耳也表现出类似特点。推测ALHL患者患耳与对侧耳球囊及椭圆囊功能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引起cVEMP和oVEMP的共振频率调谐发生改变。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相关性初步研究
    陈茹,洪丽丽,苏小青,周静,黄益灯
    2018, 25 (6): 297-.
    摘要 ( ) PDF ( 328KB ) ( )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BPPV患者40例为实验组,选取40例无眩晕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两组均收集血管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并测定甲状腺功能5项、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既往血管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甲状腺相关指标T3、T4、FT3、F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甲状腺自身抗体总阳性率22.5%,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POAb阳性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GAb阳性8例,与对照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TGAb阳性的BPPV患者均为女性。结论 BPPV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女性BPPV患者应注意甲状腺相关指标检测。
  • 病例报道
  • 鼻咽部蔓状血管瘤1例
    左红伟,周荣荣,赵立民,王洪增,张丽君
    2018, 25 (6): 300-.
    摘要 ( ) PDF ( 335KB ) ( )   
  • 论著
  • 高压氧对兔鼻腔手术后黏膜转归影响的观察
    龙靓,石柱,邓兴华
    2018, 25 (6): 301-.
    摘要 ( ) PDF ( 1369KB ) ( )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兔鼻腔手术后黏膜转归的影响。方法 25只合格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取5只为正常对照,余20只创建双侧鼻腔手术模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非高压氧组,每组10只,高压氧组术后第5天开始治疗,非高压氧组处于常压环境,术后第3周从两组中随机各取5只动物处死,术后第5周处死剩余动物取鼻腔手术区黏膜观察病理学改变,正常对照组取相同区域黏膜观察。结果 术后3周两组动物黏膜均见上皮受损,纤毛紊乱短小,炎细胞浸润及固有层充血水肿,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高压氧治疗组呈散在或小灶性,非高压氧组呈灶性或弥漫性,并可见轻微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术后5周两组亦见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少量中性粒细胞,固有层充血水肿消退,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纤毛部分恢复,两组比较,高压氧治疗组较非高压氧组恢复好。结论 高压氧可减轻兔鼻腔术后黏膜炎细胞浸润、纤毛损伤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促进黏膜恢复。
  • 经骨播散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彤,臧洪瑞,李云川,韩德民
    2018, 25 (6): 305-.
    摘要 ( ) PDF ( 1013KB ) ( )   
    目的 观察慢性鼻-鼻窦炎(CRS)兔模型中接种侧和对侧上颌窦的黏膜和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经骨播散在C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绿脓杆菌将新西兰大白兔制成单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造模前和造模12周后分别进行鼻窦CT扫描,造模12周后取双侧上颌窦内容物做细菌培养及大体标本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14只(100%)兔子接种侧上颌窦黏膜出现慢性炎症组织学改变,并发现骨质发生类似于慢性骨髓炎的病理改变。9只(64%)兔子的对侧上颌窦出现骨髓炎的改变,5只(36%)对侧上颌窦黏膜出现慢性炎症。结论 绿脓杆菌性鼻窦炎显示累及骨组织的能力,在不影响黏膜病变的前提下可以感染远离原发部位的骨组织。这说明炎症可能通过骨性结构进行播散,可能在CRS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呼吸道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刘承耀,王向东,郑铭,刘仲燕,张罗
    2018, 25 (6): 309-.
    摘要 ( ) PDF ( 533KB ) ( )   
    目的 评估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呼吸道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排除鼻息肉及鼻窦受累患者,以皮肤点刺试验了解患者的特应性状态,并行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共选择收集23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7例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pilia,NARES)患者,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病史,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评估患者鼻部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填写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采用NIOX测量鼻呼出气。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4 μg/喷/鼻)喷鼻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并于2周和4周时复查,再次评估症状、生活质量及鼻腔NO水平。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NO水平明显高于NARES患者[(1053±137)ppb vs(741±65)ppb,P <0.001)];对比正常对照组[(838±79)ppb)],两组患者鼻NO水平较之分别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经鼻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2~4周后,变应性鼻炎患者表现为鼻NO浓度降低,而NARES患者表现为鼻NO升高,且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5)。治疗2~4周之后,变应性鼻炎及NARES患者鼻NO水平持续向对照组接近,同时,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结论 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
    炎患者分别表现为NO浓度升高和降低;经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NO浓度向正常人水平回归。鼻腔NO水平改变可以作鼻炎患者炎症控制的指标。
  • 变应性鼻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27对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
    刘婷,任秀敏,郝东阳,董金辉,徐鸥,王建星
    2018, 25 (6): 315-.
    摘要 ( ) PDF ( 520KB ) (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27(IL-27)对于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以及它们在变应性鼻炎(AR)免疫治疗中可能存在的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AR的患者30例为AR组,健康体检者29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外周血IL-23及IL-27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受试者外周血中CD4+IL-17+Th17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率进行检测。结果 AR组血清IL-2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 =34.061,P<0.05),IL-27低于对照组(t =-16.669,P<0.05),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 =-0.662,P<0.05);AR组CD4+IL-17+Th17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 =19.951,P<0.05),其与IL-23呈正相关关系(r =0.499,P<0.05),与IL-27呈负相关关系(r =-0.377,P<0.05);AR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 =-17.105,P<0.05),其与IL-23呈负相关关系(r =-0.671,P<0.05),与IL-27呈正相关关系(r =0.639,P<0.05);Th17与Treg细胞二者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呈负相关关系(r =-0.413,P<0.05)。结论 IL-23分泌增加、IL-27分泌减少及Th17/Treg细胞比例失调,可能参与AR的发病;IL-23的高表达有助于Th17细胞的发育和维持,同时降低Foxp3+细胞出现的频率;IL-27的低表达削弱对Th17细胞原有的抑制作用,并不利于Foxp3+细胞生成。
  • 咽胃吻合术后颈胃坏死折叠胸大肌肌皮瓣修补1例
    楚庆刚,邱杰,臧传善,秦作荣,孙彦,孙莎莎
    2018, 25 (6): 320-.
    摘要 ( ) PDF ( 373KB ) ( )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围手术期手术风险分析
    程蕾蕾,许凤,周光耀
    2018, 25 (6): 321-.
    摘要 ( ) PDF ( 518KB ) ( )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an-UPPP,H-UPPP)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手术安全性
    的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77例OSAHS患者行H-UPPP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15例(5.4%)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12例(4.3%),术中术后气道阻塞2例(0.7%)行气管切开术,心动过缓1例(0.4%)。合并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通气最长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肺功能一秒率分别是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出血、气管切开的风险因子。结论 术后出血是H-UPPP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存在合并症的患者更易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
  • 评估微信提醒对小儿鼾症术后口呼吸矫正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田鹏,王静怡,邹华,张华宋,刘翔,党华,陈秋坚,马赟,吴帆,欧华霜
    2018, 25 (6): 326-.
    摘要 ( ) PDF ( 443KB ) ( )   
    目的 评价微信提醒及随访对小儿鼾症术后口呼吸的矫正效果。方法 通过口呼吸矫正带/口呼吸矫正贴矫正口呼吸。主要评价指标为口呼吸矫正率及口呼吸矫正
    依从性。次要指标为鼾声评分、临床复诊率、多道睡眠图监测结果。结果 微信提醒组患儿口呼吸矫正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9.4%(P<0.05);微信提醒组临床复诊率为91.6%,明显高于对照组62.5%(P<0.05);同样,微信提醒组自我报告依从性量表≥3分为91.6%,高于对照组65.6%(P<0.05)。次要指标中,鼾声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平均血氧饱和度在两组患儿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微信提醒及随访可能是协助口呼吸矫正带矫正鼾症术后患儿口呼吸的一种有效干预手段。
  • 儿童后鼻孔息肉术后嗓音评估
    赵婉,孙敬武,万光伦,尹飞
    2018, 25 (6): 329-.
    摘要 ( ) PDF ( 328KB ) ( )   
    目的 通过对儿童后鼻孔息肉手术前、后进行嗓音主、客观评估,探讨后鼻孔息肉对儿童嗓音的影响以及鼻内镜手术对其嗓音的改善作用。方法 评估10~14岁儿童后鼻孔息肉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35例,术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均行嗓音的GRBAS主观检测及声学分析的客观检测。结果 儿童后鼻孔息肉术后,主观嗓音指标G和R的术后评分较术前减小(P <0.05),B的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 >0.05)。客观嗓音指标jitter、shimmer和MPT的术后评分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 <0.05),而F0的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 >0.05)。G与R(r =0.388)、G与B(r =0.839)、F0与jitter(r =0.505)、F0与shimmer(r =0.370)、F0与MPT(r =0.442)以及jitter与MPT(r =0.413)分别具有相关性(P <0.05),其余各指标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儿童后鼻孔息肉术后,嗓音的部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且部分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后鼻孔息肉儿童进行嗓音学评估,可以更好的指导其嗓音康复。
  •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扁桃体术后疗效的观察
    唐锦森,吴文伟,杨家庆,叶其恩,陈婷婷
    2018, 25 (6): 332-.
    摘要 ( ) PDF ( 325KB ) ( )   
    目的 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for external use,rhEGF)对扁桃体切除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程度的疗
    效。方法 60例因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行扁桃体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扁桃体术后创面喷洒rhEGF治疗,对照组扁桃体术后创面未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白膜形成与完全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创面白膜完全脱落时间更短,创面愈合情况更好,术后第3、5、7天创面疼痛程度更轻(P<0.05),而创面白膜形成时间和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扁桃体术后局部应用rhEGF可以加快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 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诊治分析
    陈刚,林海,符绩雄
    2018, 25 (6): 335-.
    摘要 ( ) PDF ( 752KB ) ( )   
    目的 探讨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6例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9例,体检发现14例,因颈部肿痛发现1例,呼吸压迫感1例。囊肿最大径1.5~8.0 cm。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16例患者术前均未准确诊断,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2例有症状患者术后症状缓解。1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8年,B超检查未见复发。结论 颈部支气管源性囊肿发生率不高,容易误诊,应注意鉴别诊断,手术切除囊肿后患者预后良好。
  • 临床经验
  • 耳屏软骨应用于鼓室成形术疗效分析
    刘平,贾玉荣,张淑香,闫亚平,渠晓丽
    2018, 25 (6): 338-.
    摘要 ( ) PDF ( 229KB ) ( )   
  • 鼻息肉组织中T淋巴细胞功能的研究
    林歆胜,温国封,卢汉桂,李创伟,庄夏衍
    2018, 25 (6): 340-.
    摘要 ( ) PDF ( 247KB ) ( )   
  • 病例报道
  • 鼻内镜及咽部手术后并发脑梗塞2例
    包卫亮,唐世雄,王耀文,程鹏,卿菁,李春林,欧阳天斌
    2018, 25 (6): 342-.
    摘要 ( ) PDF ( 274KB ) ( )   
  • 原发于鼻咽部的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
    张慧慧,文连姬,王迪,于丹,童卫芳,闫志刚
    2018, 25 (6): 343-.
    摘要 ( ) PDF ( 0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