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甲状腺专题
  • 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650例
    王猛,郑鲁明,贺青卿,朱见,周鹏,王刚,于芳,岳涛,庄大勇,范子义,王丹,李小磊,李丹丹
    2019, 26 (3): 117-.
    摘要 ( ) PDF ( 596KB ) ( )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8年4月解放军第九六○医院(原济南军区总医院)行机器人甲状腺手术6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统计两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例数(恶性)、美容效果满意度,喉返神经
    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两组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恶性组有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①良性组共199例:手术平均时间为(97.87±14.02)分钟,术后平均引流液体量为(146.65±81.74)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76±1.75)天,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9例。②恶性组共451例:Ⅵ、Ⅲ、Ⅳ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6.56%(210/451)、41.17%(105/255)、29.41%(75/255);手术平
    均时间为(144.56±44.81)分钟,术后平均引流液体量为(231.21±90.04)ml,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01例。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可靠,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 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何时知,廉猛,翟杰,钟琦,陈晓红,陈学军,李平栋,侯丽珍,张洋,马泓智,冯凌,时倩,王茹,房居高
    2019, 26 (3): 122-.
    摘要 ( ) PDF ( 362KB ) ( )   
    目的 检测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探讨用NLR指标评估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临床意
    义。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法,共收集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侵袭组)和微小乳头状癌(非侵袭组)各40例患者,记录并计算术前NLR及C反应蛋白数值,比较侵袭组和非侵袭组之间的NLR和C反应蛋白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意义。结果 侵袭组NLR为2.61±1.15,显著高于非侵袭组1.76±0.8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016,P =0.034),而两组之间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136,P =0.158)。NLR对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NLR诊断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佳临界值为1.95,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69.1%。结论 NLR可以作为评价甲状腺癌患者局部侵袭的指标之一,NLR值越高,局部侵袭风险越大。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可疑转移的超声随访研究
    胡敏霞,夏春霞,于风霞,朱强,赵汉学
    2019, 26 (3): 125-.
    摘要 ( ) PDF ( 762KB ) ( )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及其在超声随访过程中的演变。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
    疗的2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有至少一次术后3个月或以上的颈部超声检查。具备至少一项恶性征象即淋巴结变圆、点状强回声、囊性变、局灶高回声(同甲状腺腺体回声)、淋巴门结构消失及周边型血流或血流丰富的淋巴结,定义为可疑淋巴结转移。测量并比较淋巴结在超声随访中的短径,增大或缩小3 mm或以上者定义为增大或缩小,记录淋巴结超声征象在随访中的演变。结果 2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女性221例,男性49例,平均年龄(44.8±12.5)岁。超声随访3~1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其中,44例(16.3%)检出可疑淋巴结转移,检出时距手术时间4~96个月。随访12个月可疑淋巴结转移累计发生率为6.9%,随访24个月累计发生率为13.4%,随访36个月累计发生率为16.0%。首次检出淋巴结短径为3~10 mm,平均(5.5±2.0)mm。淋巴门结构消失最为常见,占84.1%(37/44);其次为点状强回声,占56.8%(25/44)。34例行继续超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其中24例(70.6%)未见著变,6例(17.6%)恶性征像消失,3例(8.8%)增大,1例(2.9%)变小;随访无进展者占91.2%(31/34)。结论 大部分DTC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性病变在超声随访中未表现为病变进展。对于DTC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短径10 mm或以下者,采用超声随访观察而非即时干预,是安全的而有效的临床处理策略。
  • 传统涂片联合液基细胞学在甲状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张颖,温爽,王玲,李会政
    2019, 26 (3): 131-.
    摘要 ( ) PDF ( 521KB ) ( )   
    目的 探讨传统涂片联合液基细胞学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152例甲状腺结节行细针穿刺传统细胞涂片及液基细胞学涂片,且15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细胞学与组织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细针穿刺细胞学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传统涂片联合液基细胞学涂片对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符合率为91%,对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达到93.2%,均高于单纯传统涂片。结论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传统涂片与液基细胞学联合使用,诊断准确性更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慢性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手术和药物治疗疗效分析
    黄雅静,胡晓鹏,吴亚群,罗智勇
    2019, 26 (3): 134-.
    摘要 ( ) PDF ( 388KB ) ( )   
    目的 比较手术和药物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
    收治的137例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前后患者临床特征及复发情况。结果 手术组53例患者,平均透析时长(78.0±4.9)个月;药物组84例,平均透析时长(62.0±6.4)个月。治疗后两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均有下降,但手术组下降幅度更显著,且远期效果满意[3年后为(67.4±7.4)pg/ml]。手术组血清钙下降较明显,药物组无明显下降。复发率手术组为7.5%,药物组为15.5%,且药物组5例(5.9%)患者出现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结论 手术是治疗SHPT的有效方法,即使对于病情更复杂的患者也能在不增加并发症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满意疗效。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甲状腺癌精准诊疗
    陈佳铭,房居高,廉猛,杨帆
    2019, 26 (3): 138-.
    摘要 ( ) PDF ( 372KB ) ( )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近年不断飙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精准医学在当今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已经在多种疾病的诊疗方面体现出自己特有的优势,其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大数据时代下的甲状腺癌精准诊断与治疗,做一简要综述。
  • 论著
  • 助听器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的长期疗效
    高敏倩,党华,吴钰婷,郑亿庆,张志钢,陈穗俊,杨海弟
    2019, 26 (3): 142-.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观察助听器治疗双侧伴听力下降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我科采用配戴助听器作为听力补偿手段治疗双侧伴听力下降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105例,记录患者耳鸣情况(耳鸣病程、耳鸣音调、单侧耳鸣或双侧耳鸣)、配戴助听器前的听力下降情况(耳聋病变类型、听力
    损失程度)、助听器配戴情况(每日配戴时长、配戴总时长、单侧配戴或双侧配戴),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配戴助听器后以上因素对于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疗效。结果  ①配戴助听器治疗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总有效率为72.38%;②双侧配戴助听器治疗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显著性高于单侧配戴助听器(χ2=4.435,P<0.05);③每日配戴助听器时间越长、配戴助听器总时间越长,治疗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的疗效越高;④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越高,配戴助听器的疗效越低(χ2=8.373,P<0.05)。⑤配戴助听器对于双侧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疗效与听力损失类型比较、与不同耳鸣音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戴助听器治疗双侧伴听力下降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可行性高,长期疗效显著。配戴助听器对于双侧伴听力下降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而言,不仅是一种听力补偿的措施,更对耳鸣治疗起了一定的作用。
  • 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累及鞍外垂体瘤的疗效分析
    吴昆,宋业勋,蔡韬,陈江波,谭国林
    2019, 26 (3): 146-.
    摘要 ( ) PDF ( 1178KB ) ( )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累及鞍外的垂体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4例采用内镜经单鼻孔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累及鞍外的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伴甲介型蝶窦的垂体腺瘤2例,蝶窦气化正常的垂体腺瘤22例。结果 24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8例(75%),次全切除5例(20.8%),短暂性尿崩症18例,永久性尿崩症3例,颅内感染1例,鼻-鼻窦炎2例,鼻出血2例。2例甲介型蝶窦垂体腺瘤达到全切除,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内镜经鼻蝶入路可以更好的辨认蝶鞍区解剖标志,是鞍区肿瘤累及鞍旁及鞍上时可行的手术入路,同时蝶窦气化不良不应被视为此手术入路的绝对禁忌证。
  • 盘锦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特征调查
    李全胜,郑铭,王向东,张罗
    2019, 26 (3): 150-.
    摘要 ( ) PDF ( 434KB ) ( )   
    目的 调查盘锦地区过敏性鼻炎(AR)确诊患者的症状特点、治疗情况、伴发疾病以及致敏变应原特征。方法 以2017年3月~2018年2月到盘锦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经血清特异性IgE确诊的AR患者作为研究入组对象,借助专门设计的问卷详尽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  共入组613例AR确诊患者,35岁之前男性患者数量超过女性,35岁以后女性患者更多;46%患者在8月和9月集中就诊;根据症状和持续时间分类,轻度间歇性AR 15.0%,轻度持续性AR 14.7%,中重度间歇性AR 18.1%,中重度持续性AR 52.2%;轻度间歇性AR患者很少使用药物治疗(59.8%),中重度持续性AR比例最低(30.6%),跟前者相比,后者常常会在有症状时使用药物(49.7% vs 29.3%),各亚型AR患者药物使用的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9.09,P<0.01);症状自报率:喷嚏77.0%,鼻塞59.1%,清水涕53.5%,鼻痒49.6%,眼痒48.0%,溢泪31.8%。鼻塞是持续性AR患者的常见症状(χ2=14.39,P <0.01),喷嚏和鼻痒症状更多见于间歇性AR患者(χ2=27.15,P <0.01;χ2=9.03,P =0.03)。结论 全面了解盘锦地区AR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未来的预防和诊治制定有效的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
    张幼芬,刘岩,于丹,文连姬,宋德福,闫志刚,张慧慧
    2019, 26 (3): 155-.
    摘要 ( ) PDF ( 633KB ) ( )   
    目的 建立慢性间歇低氧大鼠模型,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和慢
    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组,CIH组大鼠置于间歇低氧舱8 h/d。8周后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核因子κB(NF-κB)、YKL-40表达。结果 ①CIH组大鼠PO2、SaO2随舱内氧浓度变化改变;常氧组PO2、SaO2基本保持不变。②血清指标:CIH组IL-10浓度低于常氧组(P <0.05),两组YKL-40浓度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CIH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免疫组化:CIH组NF-κB表达高于常氧组(P <0.05);两组大鼠血管几乎无YKL-40表达。结论  CIH导致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其机制与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失衡有关。
  • 临床经验
  • 11例听骨链畸形的回顾性分析
    陈亚琴,曾亮,李朝霞,罗五根,江红群
    2019, 26 (3): 160-.
    摘要 ( ) PDF ( 331KB ) (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听骨链畸形患者术前行颞骨CT、声导抗及纯音测听检查,对不同畸形部位或类型者行不同术式人工听骨听骨链重建术,术后随访2个月~1年,评估患者术后听力情况。结果 术前气导平均听阈(0.5、1、2和4 kHz)为(59.6±10.0)dB HL,骨气导差(38.9±8.0)dB HL。术后2个月~1年复查气导平均听阈(45.3±16.0)dB HL,骨气导差为(22.5±10.0)dB HL。术后气导增益(14.3±9.0)dB HL,骨气导差增益(16.4±8.0)dB HL。11例中7例(64%)术后气导增益≥15 dB HL,4例(36%)术后气导增益<15 dB HL;8例(73%)术后骨气导差增益≥15 dB HL,3例(27%)术后骨气导差增益<15 dB HL。结论 人工听骨听骨链重建术是治疗听骨链畸形的方法之一。
  • 200例外耳道炎病原菌的培养与耐药性分析
    孟昭君,牛春生,刘春苗
    2019, 26 (3): 163-.
    摘要 ( ) PDF ( 223KB ) ( )   
    目的 通过探讨外耳道炎症病原菌培养与耐药性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我科门诊近2年收集的175例(200耳),外耳道炎患者病
    原菌培养及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耳外耳道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阳性率占85.00%(170/200),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28/42),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12/35)。真菌占比最高(93/200)。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以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伊曲康唑耐药率较低。结论 外耳道炎症病原谱分布及耐药性不断变化,治疗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 高膨胀止血材料经前鼻孔鼻腔深部填塞治疗鼻腔后部出血
    王立银,孙欣,柳斌
    2019, 26 (3): 165-.
    摘要 ( ) PDF ( 283KB ) ( )   
    目的 探讨应用高膨胀止血材料经前鼻孔鼻腔深部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方法 36例鼻腔深部出血患者,应用高膨胀止血材料上下重叠,经前鼻孔填塞到鼻腔
    后端封闭后鼻孔,鼻腔前端膨胀止血材料未压迫部分用碘仿凡士林纱条封闭,观察其疗效。结果 36例鼻腔深部出血患者,经本方法处理后,32例患者成功止血,4例患者治疗失败后经全麻鼻内镜下填塞止血成功。结论 高膨胀止血材料经前鼻孔鼻腔深部填塞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病例报道
  • 颈部及腰部多发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1例
    刘定,张少容,谢冰斌,潘其彬
    2019, 26 (3): 167-.
    摘要 ( ) PDF ( 514KB ) ( )   
  • 触诊诱发咳嗽的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1例
    王永台,杨春华,李琳,郎金琦
    2019, 26 (3): 169-.
    摘要 ( ) PDF ( 584KB ) ( )   
  • 综述
  • 单侧前庭功能低下前庭康复治疗进展
    刘波
    2019, 26 (3): 171-.
    摘要 ( ) PDF ( 299KB ) ( )   
    探单侧前庭功能低下不是疾病诊断名称,而是基于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而定义的功能状态诊断。按照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单侧前庭功能低下。单侧前庭
    功能低下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跌倒风险也随之增加。前庭康复是治疗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的重要方法。新近的前庭康复治疗的循证医学临床指南指出:有多个高级别证据的研究表明,前庭康复治疗对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单侧前庭功能低下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