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论著
  • 支撑喉镜CO2激光术后复发的喉癌患者窄带成像特征分析
    刘小红, 郭瑞昕, 谢萌, 石瑶, 曹楠, 任晓勇, 罗花南
    2024, 31 (7): 409-.
    摘要 ( ) PDF ( 801KB ) ( )   
    目的 分析行支撑喉镜CO2激光术后复发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窄带成像(NBI)内镜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Ⅰ~Ⅱ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中,行支撑喉镜CO2激光术后复发者。系统收集复发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不同时间点的病史、治疗方式、喉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结果,总结复发者NBI内镜特征。结果 18例行支撑喉镜CO2激光术后复发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NBI内镜诊断喉癌复发的诊断率显著高于普通白光内镜(88.89% vs. 55.56%,χ²=4.985,P =0.026)。所有复发患者按ELS分型,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均为垂直血管;按Ni分型,72.22%(13/18)IPCL为V型,27.78%(5/18)IPCL仅表现为可疑异常新生血管(点状或扩张弯曲)。术后随访时的NBI内镜特征显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术区表面有异常IPC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0.00%、27.78%(5/18)、61.11%(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164,P <0.001),即喉癌复发患者随访时间越长,NBI内镜下术区表面有异常IPCL的患者比例越高。结论 对行支撑喉镜CO2激光术后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当NBI内镜下出现V型IPCL或点状、扩张弯曲的可疑新生血管时,可能早期提示喉癌复发。
  • 甲状腺良性结节单次微波消融治疗的短期疗效评价
    刘俊松, 许崇文, 姚小宝, 赵瑞敏, 汪世洋, 赵谦, 李宏慧, 白艳霞, 张少强
    2024, 31 (7): 414-.
    摘要 ( ) PDF ( 554KB ) ( )   
    目的 评价甲状腺良性结节单次微波消融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连续病例,具有完善的随访数据者纳入分析。治疗后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超声和甲状腺功能,计算结节体积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 rate,VRR)。以1年内末次随访结果为结局变量,纳入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结节纵径、结节实性体积等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总计纳入151例患者,共计163个结节,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9%(3/151),治疗后6个月VRR为(79.58±17.70)%,6个月治疗成功率为93.43%(128/137),治疗后1年VRR为(81.24±24.29)%,1年治疗成功率为92.77%(77/8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实性体积和年龄是影响消融后VRR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的回归系数为0.34,实性体积的回归系数为-0.47,P 均<0.05,结节实性体积每增加1 cm3,1年内VRR(%)减少0.47。回归方程:1年内VRR=68.92+0.34×年龄-0.47×实性体积。消融治疗后6个月内血清FT4逐渐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个月后FT4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TSH亦逐渐恢复,但至治疗后1年时仍未达到术前水平;治疗后FT3逐渐减低,但各个时间点数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0)。甲状腺结节消融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平均值出现波动,但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 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总体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结节实性体积和年龄是影响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谈爱蓉, 许月娥
    2024, 31 (7): 421-.
    摘要 ( ) PDF ( 414KB ) ( )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将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57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320例)和验证组(137例),比例约为7∶3。根据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是否出现焦虑情绪分为焦虑组和未焦虑组。收集患者临床随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rms程序包建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的列线图模型;采用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拟合程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并验证预测模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4 000元、婚姻状况为无配偶、工作状况为在职、无健康教育、疾病复发危险性为中高危、手术方式为全切是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焦虑的危险因素(P <0.05)。建模组中,列线图预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的AUC为0.842(95%CI:0.797~0.880),校准曲线贴近于理想曲线,H-L检验为χ2=8.323,P =0.403,校准度良好,该列线图模型预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风险与实际风险基本一致。验证组中,预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的AUC为0.865(95%CI:0.796~0.917);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较贴近,H-L检验为χ2=5.618,P =0.585,该列线图模型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风险的预测与实际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家庭月收入≤4 000元、无配偶、在职工作、无健康教育、疾病复发危险性为中高危、手术方式为全切是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焦虑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区分度较好,可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的早期筛查及预防提供参考。
  • 多参数MRI鉴别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价值
    王媛, 于文玲, 李婷, 杨本涛
    2024, 31 (7): 426-.
    摘要 ( ) PDF ( 1403KB ) ( )   
    目的 探讨MRI多参数在鉴别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ONB)和鼻腔鼻窦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ion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价值。方法 34例鼻腔鼻窦ONB和29例DLBCL患者治疗前行MRI检查。MRI评估指标包括常规征像和半定量参数。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用于识别最有诊断能力的MRI指标。结果 ONB T2WI呈等稍高信号,累及嗅裂,易形成颅内肿块(P =0.004);DLBCL T2WI呈等略低信号(P <0.001),常累及上颌窦、眼眶(P <0.001,P =0.024)。ONB的鼻甲外移、边缘分叶征较DLBCL多见(P =0.001,P =0.004)。ONB的ADCave值更高(P <0.001),CImax、WR更大(P <0.001、P =0.011),TTP小(P =0.003),TIC曲线流出型更多(P =0.022)。Logistic回归显示部位(累及嗅裂或上颌窦)、T2WI信号、ADC0.82值及以TTP52是鉴别ONB和DLBCL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RI的多参数联合有助于鉴别鼻腔鼻窦ONB和DLBCL。
  • 耳内镜下夹层法鼓膜成形术59例临床疗效分析
    柯菊英, 章莎莎
    2024, 31 (7): 431-.
    摘要 ( ) PDF ( 1525KB ) ( )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夹层法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5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耳内镜下夹层法鼓膜成形术,观察术后鼓膜愈合、听力改善程度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总穿孔愈合率为98.3%(58/59),1例出现鼓膜前下部钝角愈合,1例发生鼓膜局部胆脂瘤珠。术前与术后1年平均言语频率气导听阈分别为(40.2±7.9)dB HL和(22.5±8.3)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31,P <0.01);术前与术后1年平均言语频率气骨导差分别为(26.3±6.1)dB HL和(12.8±5.7)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54,P <0.01)。结论 耳内镜下夹层法鼓膜成形术兼具耳内镜和夹层法术式的各自优点,手术创伤少,符合微创原则,穿孔愈合率高,术后听力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鼓膜穿孔修复术式。
  • 晕动病临床模型及基于血液指标诊断模型的构建
    谢奇伟, 屠佳丽, 王耀文, 章伟敏, 史候, 王燕, 朱华麟
    2024, 31 (7): 435-.
    摘要 ( ) PDF ( 484KB ) ( )   
    目的 构建晕动病临床模型,为晕动病研究提供相对客观的诊断模型,并为该病的进一步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受试者60例,依据有无晕动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使用SRM-IV旋转椅建立晕动病临床模型。采集其加速度暴露前、后外周血,检测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催乳素(prolactin,PRL),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RH),胃泌素-17(gastrins-17,G-17),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使用Graybiel量表评价晕动病严重程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晕动病症状体征与外周血指标的相关性,建立诊断模型。结果 加速度暴露后实验组外周血Graybiel评分、ACH、5-HT、ACTH、GH、PRL含量较暴露前升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01)。FSH、LH、TRH、G-17在加速度暴露前、后及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 >0.05)。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Graybiel评分=-9.32+0.131×ACTH+0.055×ACH+0.041×5-HT。结论 晕动病发作时ACH、5-HT、ACTH、GH、PRL含量升高,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可以为临床上晕动病的客观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 外周血指标对鼻息肉患者黏膜中IL-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阳性表达的预测价值
    郑铭, 司马宇彤, 普晓瑜, 庄梦岩, 王向东, 张罗
    2024, 31 (7): 440-.
    摘要 ( ) PDF ( 483KB ) ( )   
    目的 借助外周血指标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CRSwNP)2型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住院的CRSwNP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以及CRSwNP黏膜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immunoglobulinE,SE-IgE)。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每个外周血指标对黏膜IL-5/SE-IgE阳性表达预测价值,利用Logistic回归筛选对黏膜IL-5/SE-IgE阳性有预测价值的外周血指标,构建诺模图模型。结果 CRSwNP患者哮喘比例、血中Eos%、骨膜蛋白和总IgE在IL-5/SE-IgE阳性和阴性两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单因素分析显示血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对黏膜IL-5和SE-IgE阳性预测的AUC分别波动在0.655~0.784和0.721~0.802,Logistic回归确认血中Eos%、总IgE和血中骨膜蛋白、总IgE可分别作为IL-5和SE-IgE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CRSwNP黏膜IL-5/SE-IgE阳性的诺模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04和0.81,提示具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 血中Eos%、总IgE和血中骨膜蛋白、总IgE分别构建的诺模图,对CRSwNP黏膜IL-5和SE-IgE阳性表达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可以预判CRSwNP内型和表型严重性。
  • 缓释糖皮质激素支架对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黏膜嗜酸粒细胞与鼻腔菌群的影响
    冯世斌, 徐克素, 刘荣松, 赵存尧, 周春桃
    2024, 31 (7): 446-.
    摘要 ( ) PDF ( 1154KB ) ( )   
    目的 研究缓释糖皮质激素支架对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手术患者鼻黏膜嗜酸粒细胞(Eos)浸润与鼻腔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黔江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ECRSwN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鼻内镜手术中分别植入或未植入缓释糖皮质激素支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鼻黏膜Eos%及鼻腔菌群,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干预率及额窦口通畅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48/52)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40/52)(P <0.05)。术后两组鼻黏膜Eos%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术前两组Shannon指数、Chaol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后Shannon指数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术后Chaol指数较术前显著增高(P <0.05);观察组术后Shannon指数、Chaol指数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两组Lund-Kennedy评分、SNOT-22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 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额窦口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缓释糖皮质激素支架有利于ECRSwNP手术患者术腔上皮化,可减少黏膜Eos%,改善临床症状,保证额窦引流通畅,降低术后干预率,对鼻腔菌群无显著影响。
  • 蝶窦气化停滞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闫钟钰, 刘承耀, 王新艳, 李铮, 杨本涛, 鲜军舫
    2024, 31 (7): 451-.
    摘要 ( ) PDF ( 2101KB ) ( )   
    目的 分析蝶窦气化停滞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并与蝶骨区骨、软骨源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蝶窦气化停滞和20例蝶骨区骨源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包括发生部位、大小、密度、有无膨胀、钙化、骨皮质改变,MRI信号、抑脂后信号改变、强化程度、邻近结构改变等,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蝶窦气化停滞多见于蝶骨体(4例)、翼突(3例)和多部位受累(6例)。停滞区域以混合密度为主,最长径为0.8~4.1 cm,钙化7例,无膨胀性改变13例,骨皮质完整13例;MRI T1WI高信号11例,等信号2例,T2WI高信号10例,等信号3例,抑脂后信号减低13例,无明显强化10例,轻微强化3例。邻近结构无改变13例。结论 蝶窦气化停滞是少见解剖变异,以混合密度为主,骨皮质完整,无膨胀性改变,MRI抑脂信号减低,无明显强化有助于鉴别。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性别差异的研究
    丁秀, 袁世针, 王小轶
    2024, 31 (7): 456-.
    摘要 ( ) PDF ( 457KB ) ( )   
    目的 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中呼吸事件和睡眠结构的性别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8月因睡眠打鼾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完成整夜PSG,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均诊断为OSAS的成年人患者。比较男性和女性OSAS患者的基本特征、呼吸事件和睡眠结构。结果 共纳入380例OSAS患者,其中男293例(77.1%),女87例(22.9%)。年龄22~78(44.4±11.5)岁,体重指数(BMI)为15.8~39.9(26.5±3.9)kg/m2,AHI为5.0~115.8(34.9±24.8)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pO2)为43%~97%(80.7±11.6)%。男性和女性OSAS患者比较,AHI值男性高于女性[(37.9±24.8)次/h vs.(24.5±21.7)次/h,P =0.000],REM期AHI值男性高于女性[(36.7±23.2)次/h vs.(30.9±22.8)次/h,P =0.040],LSpO2男性低于女性[(79.2±12.0)% vs.(85.7±8.3)%,P =0.000];觉醒指数、睡眠有效率、一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和三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OSAS患者,AHI值男性高于女性[(39.3±21.4)次/h vs.(30.5±23.0)次/h,P =0.029],LSpO2、REM期AHI值差异无显著性。睡眠结构性别间的差异与研究对象总体一致。结论 男性OSAS患者AHI值、LSpO2较女性患者严重,慢波睡眠减少更为明显;女性更年期后病情加重,突出表现为REM期呼吸事件增多、LSpO2下降更严重。女性激素对OSAS的保护作用主要是减轻REM期呼吸事件和低氧损伤,而不是通过改善睡眠结构。
  • 咽腔与颏舌肌锻炼对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腭咽成形术后遗留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康复影响
    李胜, 肖芒, 姜晓华, 杨庆业, 兰金山, 廖红建, 张宏伟, 傅寅
    2024, 31 (7): 461-.
    摘要 ( ) PDF ( 481KB ) ( )   
    目的 探讨咽腔与颏舌肌锻炼在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腭咽成形术后遗留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75例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腭咽成形术后遗留轻度OSAH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7例术后进行咽腔与颏舌肌锻炼(观察组),38例未进行咽腔与颏舌肌锻炼(对照组)。收集相关数据,以术后数据为基线值,对比基线及3个月后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 oxygen saturation,MSpO2)、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pO2)、睡眠效率、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睡眠潜伏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HI)、微觉醒指数(microarousal index,MAI)、快速眼球运动潜伏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Ds)、血乳酸、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Tei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日间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AHI、HI、AI低于对照组,MSpO2、LSpO2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日间ESS评分、PSQI评分、MAI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PaCO2、LVDd、PaO2、血乳酸、睡眠潜伏期、pH值、LVEF、快速眼球运动潜伏期、LVDd、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5.41%(2/37),与对照组13.16%(5/38)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腭咽成形术后遗留轻度OSAHS患者接受咽腔与颏舌肌锻炼可改善低通气情况,缓解临床病症,提升睡眠质量,但对患者心功能改善作用有限。
  • 短篇论著
  • 放疗前后鼓室置管治疗鼻咽癌伴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骆小华, 邓锐, 陈华娇, 王惠曦, 王朝永
    2024, 31 (7): 467-.
    摘要 ( ) PDF ( 367KB ) ( )   
    目的 评估放疗前后鼓室置管对行放疗的鼻咽癌伴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2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确诊的鼻咽癌伴OME行放疗的49例患者,根据鼓室置管时机的不同将纳入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21例)在放疗前即行鼓室置管,对照组(n=28例)在放疗后再行鼓室置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远期并发症等因素。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听力改善(纯音听阈气导AC提升值)、耳鸣改善(THI耳鸣残疾评估量表得分)及咽鼓管功能(ETDQ-7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超过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0%(17/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 >0.05);观察组AC提升值为17.57±8.483,对照组AC提升值为19.86±5.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117,P >0.05);观察组治疗后THI得分0.95±3.390,对照组THI得分为2.50±4.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180,P >0.05);观察组治疗后ETDQ-7得分为9.86±6.027,对照组ETDQ-7得分为9.36±2.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383,P >0.05);远期并发症如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耳道溢液等,观察组的发生率为19.1%(4/21),对照组发生率为25.0%(7/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 >0.05)。结论 鼻咽癌伴OME在放疗前或放疗后行鼓室置管治疗效果均较好,并有效改善患者听力、耳鸣和咽鼓管功能,但两组无明显差异且均有不低的远期并发症发生,因此放疗前不宜行不必要的鼓室置管。
  •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图像表现在预测颈部VI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度的临床价值
    刘杰, 于景超, 王猛, 李卫, 鲁金乐, 陈雅婷
    2024, 31 (7): 470-.
    摘要 ( ) PDF ( 407KB ) ( )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图像表现在预测颈部VI区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the cervical region VI,CLNM-VI)危险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350例PT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CLNM-VI组和非CLNM-VI组。收集并对比两组术前超声图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CLNM-VI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TC超声图像表现对CLNM-VI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CLNM-VI组男性、实性或囊实性、年龄≤45岁、低回声、甲状腺背景正常、点状强回声的构成比均大于非CLNM-VI组(P 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实性或囊实性、年龄≤45岁、低回声、甲状腺背景正常、病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是CLN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 均<0.05);进一步经ROC曲线分析显示,以上预测CLNM-VI的AUC分别为0.565、0.580、0.529、0.585、0.582、0.582,联合预测AUC为0.708。结论  PTC超声图像表现在CLNM-VI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PTC的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病例报道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黏多糖病患儿1例#br#
    马薇, 范杰, 苏晓艳, 谢宇平
    2024, 31 (7): 474-.
    摘要 ( ) PDF ( 472KB ) ( )   
  •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累及会厌及杓区1例
    宋先永, 张宇丽, 梁志强
    2024, 31 (7): 475-.
    摘要 ( ) PDF ( 616KB ) ( )   
  • 本期封面
  • 本期封面
    2024, 31 (7): 476-.
    摘要 ( ) PDF ( 247KB ) ( )   
  • 本期目录
  • 本期目录
    2024, 31 (7): 477-.
    摘要 ( ) PDF ( 1094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