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鼻阻力客观检查法在评价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80例鼻腔,收集患者性别、症状、病程、年龄等数据,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前、术后症状进行评估,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手术前、后鼻塞严重程度,并采用鼻阻力测压法测量术前、术后鼻吸气相有效阻力(inspiratory effective resistance,IER)和鼻呼气相有效阻力(expiratory effective resitance,EER),用于评价鼻功能,于术前、术后4周采集上述资料,对术前、术后数据进行配对t 检验,用Spearman秩相关检
验对手术前、后的VAS评分与鼻阻力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前RQLQ、VAS、IER、EER分别为2.76±0.57、3.13±1.19、(0.62±0.29)kPa·s·L-1、(0.65±0.27)kPa·s·L-1,术后分别为0.81±0.39,1.17±0.79、(0.41±0.22)kPa·s·L-1、(0.43±0.26)kPa·s·L-1,手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237、8.769、5.072、4.796,P均<0.05)。术前、术后RQLQ与IER、EER以及VAS与IER、EER呈相关趋势(r分别为0.413、0.398、0.427、0.368,P均<0.05)。结论 鼻阻
力检查是客观评估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的良好指标,但手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