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化学性嗅觉障碍模型中嗅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 出版日期:2014-04-28 发布日期:2014-05-13

  • Online:2014-04-28 Published:2014-05-13

摘要: 目的 建立化学性嗅觉功能障碍的大鼠动物模型,观察电刺激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evoked potentials,OEPs)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腹腔注射
300 mg/kg 3-甲基吲哚对SD大鼠造成嗅上皮的损伤,动态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点(1 h、3~6 h和24 h)的OEPs变化。结果 电刺激嗅黏膜时在嗅球附近可记录到“负-正-负(N1-P1-N2)”的三相波,当刺激电流为3 mA时,潜伏期和振幅分别为N1波12.9 ms/19.1 μV,P1波23.6 ms/27.0 μV,N2波41.7 ms/15.1 μV。给药后1 h OEPs变化无显著性;3~6h后OEPs出现变化,表现为N1波或N1、N2波消失,其潜伏期明显延长及振幅变小;以上改变在给药后24h更加显著。结论 腹腔注射3-甲基吲哚可建立SD大鼠急性嗅觉障碍的模型,该模型操作简单且重复性好。

关键词: 嗅觉障碍, 诱发电位, 粪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