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2024, Vol. 31 ›› Issue (5): 330-.

• 短篇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颞骨CT三维重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解剖结构评估中的应用

  

  • 出版日期:2024-05-28 发布日期:2024-06-18

  • Online:2024-05-28 Published:2024-06-18

摘要: 目的 探究颞骨CT三维重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咽鼓管解剖结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间90例CSOM患者(均为单耳病变)为研究对象,行颞骨CT扫描,经三维重建测量并对比健侧与患侧咽鼓管骨段全长,软骨段全长,峡部直径,软骨开放长度(静息状态下、Vasalva状态下),Reid平面咽鼓管角及咽鼓管鼓室角,采用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TTAG)评估咽鼓管开放功能,分析颞骨CT解剖参数与咽鼓管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90例CSOM患者,患侧与健侧颞骨CT咽鼓管长度参数比较,患侧软骨段全长、峡部直径、静息状态下软骨开放长度、Valsalva动作下软骨开放长度分别为(24.55±2.71)mm、(2.49±0.57)mm、(4.68±1.79)mm、(38.22±6.01)mm,均小于健侧的(28.10±2.98)mm、(3.22±0.53)mm、(6.61±1.60)mm、(52.26±9.5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段全长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侧与健侧颞骨CT咽鼓管角度参数比较,患侧Reid平面咽鼓管角为24.14°±3.40°,小于健侧的26.9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咽鼓管鼓室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咽鼓管功能测定结果显示,患耳P1-P2及Pmax-Pmin均低于健耳,90耳患耳中,咽鼓管功能不良组软骨段全长、峡部直径、静息状态下软骨开放长度、Valsalva动作下软骨开放长度及Reid平面咽鼓管角均小于咽鼓管功能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咽鼓管功能不良与软骨段全长、峡部直径、静息状态下软骨开放长度、Valsalva动作下软骨开放长度、Reid平面咽鼓管角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 颞骨CT三维重建测量咽鼓管长度与角度参数,可直观显示CSOM患者咽鼓管结构异常,患者软骨段长度及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下开放长度缩短,Reid平面咽鼓管角减小,且这些改变均与咽鼓管功能异常有关。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颞骨(Temporal Bone), 成像, 三维(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中耳炎, 化脓性(Otitis Media, Suppurative), 咽鼓管(Eustachian 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