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专题
  • 基于XGBoost算法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预测模型
    李祖飞, 李彦如, 施云瀚, 韩德民
    2022, 29 (1): 1-.
    摘要 ( ) PDF ( 658KB ) ( )   
    目的 使用XGBoost算法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680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整夜多道睡眠图监测患者,收集其性别、年龄、颈围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3%氧减指数等信息,作为机器学习的输入特征,以XGBoost算法建立OSA的自动预测模型,并与其他几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决策树等)建立的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四分类(正常受试者,轻度、中度、
    重度OSA)中,XGBoost分类器在所有算法中表现最好,综合分类准确率为93.4%,F1值得分分别为94.7%、78.7%、86.7%、98.1%,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8.0%、85.0%、92.0%和98.0%。结论 基于XGBoost算法成功建立成人OSA预测模型,可用于临床OSA的诊断与筛查。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性研究
    杨军, 谢宇平, 周丽雅, 柳小平, 惠培林, 马薇, 马雪萍, 苏晓艳
    2022, 29 (1): 6-.
    摘要 ( ) PDF ( 402KB ) ( )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OSA患者120例和非OSA患者60例,查阅其病程记录及相关检查。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NLR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
    分析OSA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NLR预测OSA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OSA组中BMI、NL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脂(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OSA患者中NLR与AHI正相关(r =0.2187,P =0.016),与LSaO2负相关(r =-0.1863, P =0.0416);BMI(OR=1.52,P =0.000)和NLR(OR=2.282,P =0.023)是OSA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最佳临界值为2.105时特异性为78.3%,敏感性为49.2%。结论 NLR与OSA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分布的临床特征
    来佑青, 彭本刚, 杨静, 张宁, 王欣
    2022, 29 (1): 10-.
    摘要 ( ) PDF ( 410KB ) ( )   
    目的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清醒状态下上气道各个平面的阻塞情况,提高对OSAHS阻塞平面分布的相关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  对504例OSAHS患者通过鼻内镜、鼻声反射、鼻阻力、纤维喉镜联合Muller试验、扁桃体大小、Mallampati评分综合评估其清醒状态下上气道各个平面的阻塞情况。结果 经综合评估,504例OSAHS患者中存在多平面阻塞者为49.8%,鼻咽平面阻塞及口咽平面阻塞者分别为66.9%、80.0%,未发现存在单纯喉咽平面阻塞的患者。266例重度OSAHS患
    者中,存在多平面阻塞者为66.2%,而存在鼻咽平面阻塞及口咽平面阻塞者分别为75.6%、90.6%。结论 OSAHS患者中存在鼻咽平面阻塞者约占66.9%,临床中应重视其在OSAHS发病中的作用;OSAHS患者中存在多平面阻塞者约占一半,重度患者中该占比明显增加。临床工作中应对OSAHS患者各个平面的阻塞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方能采取安全、有效的临床诊疗策略。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张初琴, 陈波蓓, 项海杰, 陈如如, 伊松
    2022, 29 (1): 15-.
    摘要 ( ) PDF ( 603KB ) ( )   
    目的 通过精神心理及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20年8月以打鼾为主诉的2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多道睡眠图(PSG)监测并填写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Epworth 嗜睡量表(ES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健康调查量表(SF-36),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是否伴有LPRD分组,使用SPSS 22.0比较各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PSG监测诊断为单纯打鼾组32例,轻度组38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133例,OSAHS伴LPRD108例;OSAHS伴LPRD组在ESS、AHI、RSI、SAS、SDS上分值明显高于OSAHS不伴LPRD组,RSI与ESS、SAS、SDS评分明显正相关(r 分别为0.143、0.225、0.164,P 均<0.05);OSAHS伴LPRD组在SF-36各维度上分值均低于OSAHS不伴LPRD组,除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这一维度外,其余维度评分及躯体生理健康总评(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和精神心理健康总评(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的2个综合分数两组间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LPRD的OSAHS患者较单纯OSAHS患者有更为突出的精神心理异常和更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可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治疗LPRD,进而有效治疗OSAHS,并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网约车驾驶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及与交通事故的关系#br#
    刘娟, 李俊义, 刘明秋, 吕峰
    2022, 29 (1): 20-.
    摘要 ( ) PDF ( 414KB ) ( )   
    目的 调查网约车驾驶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在2020年9~12月对我市3家网约车公司登记在案全部符合标准的362名网约车驾驶员进行调查。调查网约车驾驶员
    OSAHS发生情况,并收集可能引起网约车驾驶员OSAHS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的362名网约车驾驶员中共有347名驾驶员同意参加本调查,应答率为95.86%。OSAHS组网约车驾驶员年龄、BMI、嗜睡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及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非OSAHS组(P <0.05)。本次调查的网约车驾驶员中共有29人(8.36%)发生过交通事故,单因素基础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开车时长延长(OR =1.483,95%CI =1.079~2.037)、开车时间段为夜间(OR =1.474,95%CI =1.050~2.069)、嗜睡(OR =1.459,95%CI =1.036~2.056)、患OSAHS(OR=1.514,95%CI =1.081~2.121)为网约车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每日下车活动时长增加(OR=0.676,95%CI =0.467~0.977)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网约车驾驶员OSAHS患病率较高,与交通事故有相关性,此外每日开车时长、开车时间段、嗜睡及每日下车活动时间均与网约车驾驶员的交通事故发生有关系。
  • NoSAS评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2022, 29 (1): 24-.
    摘要 ( ) PDF ( 1600KB ) ( )   
    目的 系统评价NoSAS评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关于NoSAS评分诊断OSAHS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间为2016年1月~2021年7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纳入研究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研究,包含19 0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oSAS评分诊断轻、中、重度OSAHS、中、重度OSAHS、重度OSAHS的合并敏感度(Sen)分别为0.71,95%CI(0.70-0.71)、0.78,95%CI(0.77-0.79)、0.83,95%CI(0.82-0.84);合并特异度(Spe)分别为0.70,95%CI(0.69-0.72)、0.58,95%CI(0.57-0.59)、0.50,95%CI(0.49-0.51);合并诊断比值比(DOR)分别为5.04,95%CI(4.45-5.70)、4.33,95%CI(3.73-5.03)、4.00,95%CI(3.12-5.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733、0.702。诊断准确性欧美人群优于亚洲人群。结论 NoSAS评分是一个快速简洁的筛查工具,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一定的特异度,对OSAHS的临床初步筛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论著
  • 中耳乳突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的分析及临床处理
    鲁兆毅, 熊欣潞, 潘滔
    2022, 29 (1): 30-.
    摘要 ( ) PDF ( 623KB ) ( )   
    目的 研究中耳乳突手术后出现严重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分析其发生病因、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为中耳乳突术后严重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中耳乳突手术、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38例中耳乳突手术病例中,3例出现严重感染,占比为1.26%,其中包括切口及术腔深部感染2例,并发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1例。临床表现包括早期耳痛,术区红肿、渗出,甚至软骨液化坏死等。经病原微生物培养,更换敏感抗生素、切开引流、病变组织清创以及充分换药等处理措施后,上述病例均痊愈,治疗时间2周~4个月,其中1例遗留严重听力下降,1例遗留耳廓畸形。结论 中耳乳突手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低,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措施复杂。术后注意观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避免感染后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因内耳畸形发生“井喷”的危险因素分析
    邓忠, 龙志清, 罗铭华, 刘中武, 谭东辉, 伍伟景
    2022, 29 (1): 33-.
    摘要 ( ) PDF ( 488KB ) ( )   
    目的 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内耳畸形中发生“井喷”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2010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5例内耳畸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8例患者术后出现“井喷”,其中植入右侧6例、左侧2例。畸形类别:双侧耳蜗内听道相通伴Mondini畸形或前庭导水管扩大分别为4例、2例,双侧耳蜗内听道不相通+前庭导水管扩大1例,右侧耳蜗内听道相通+左侧Michel畸形右侧Mondini畸形1例。2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听力。结论 内耳畸形中前庭导水管扩大、Mondini畸形和耳蜗听道相通是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常见危险因素,术前需行影像学检查,全面评估“井喷”发生风险,降低其发生率,确保手术效果及人工耳蜗听觉建立。
  • 主观视觉垂直线/水平线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器功能的评估作用
    汪晓锋, 周燚, 苏文玲, 何静, 黄江峰, 骆献阳
    2022, 29 (1): 37-.
    摘要 ( ) PDF ( 698KB ) ( )   
    目的 探讨主观视觉垂直线/水平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ubjective visual horizontal,SVV/SVH)。方法  选取90例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的原发性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为实验组,以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成功行Epley/Semont复位治疗,并根据复位后有无残余症状分为有残余症状组和无残余症状组,分别在复位前、复位后1天及复位后2周、3个月行直立位SVV/SVH检测,两组均记录其偏离值(d±SD)。结果 所有BPPV患者
    成功复位后有残余症状者35例,无残余症状者55例,残余症状的发生率约39%;两组患者复位前直立位SVV/SVH偏离值均大于对照组(P <0.05),且方向偏向患侧;复位后1天偏离值均明显减小,与复位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复位后1天的偏离值与对照组之间仍存在差异(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直立位SVV/SVH偏离值逐渐减小,呈动态变化。无残余症状组复位后2周偏离值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 >0.05);有残余症状组复位2周偏离值与对照组之间仍有差别(P <0.05),
    直至复位3个月后有残余症状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 >0.05)。结论 BPPV患者在复位前耳石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成功复位后两组患者耳石器功能改善但均未完全恢复,随着病程和前庭功能的代偿建立,两组患者SVV/SVH的偏离角度逐渐变小,呈动态变化;约2周后无残余症状组患者耳石器的代偿功能逐渐建立,有残余症状组患者的耳石器代偿功能建立较慢,约需3个月的时间;主观视觉重力线(SVV/SVH)对BPPV患者耳石器功能及代偿状态的评估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气传花粉播报平台在过敏性鼻炎预防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刘晓佳, 黄海云, 梁红宇, 邓卓怡, 王宏宇, 王冲, 李椿莹, 刘晓玲
    2022, 29 (1): 41-.
    摘要 ( ) PDF ( 719KB ) ( )   
    目的 利用气传花粉播报平台进行花粉浓度播报及AR防治措施普及,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为患者对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于2019及2020年的3~10月进行花粉采集及阅片计数,通过播报平台进行花粉浓度日播报,统计同期AR患者门诊就诊情况及平台用户流量,分析以上数据寻找本地区花粉分布规律与AR患者就诊相关性,为今后指导患者预防治疗打好前期工作基础。结果 呼和浩特地区花粉浓度存在春季和夏秋季两个高峰期,浓度变化趋势与门诊AR就诊人次及平台用户流量呈正相关。结论 借助本地区建立的气传花粉播报平台,在发布实时花粉浓度预警的同时可以指导AR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性治疗,对减轻症状,降低严重并发症起到较好辅助作用。
  • 经鼻内镜鼻后神经切断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的短期疗效观察
    张彬, 徐明, 王卢莎, 陈漫漫
    2022, 29 (1): 45-.
    摘要 ( ) PDF ( 476KB ) ( )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结合鼻后神经切断术(posterior nasal nerve, PNN)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ECR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ECRS患者34例。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单纯采取经内镜鼻窦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17例采用经内镜鼻窦手术结合PNN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鼻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及DIP内镜评分、Lund-Mackay鼻窦CT扫描病变范围评分来对术前、后随访资料收集分析评估,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随访情况做自身对比,记录治疗前、手术后1年的数据。结果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例治疗前主客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病例流涕症状VAS评分(1.72±0.89)较对照组(2.89±1.08)显著好转(P<0.01),DIP内镜评分中分泌物评分(2.33±1.14)和鼻窦黏膜水肿或息肉评分(3.22±1.52)分别较对照组(3.56±1.65、4.33±1.41)显著好转(P<0.05),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结合PNN是治疗ECRS安全、有效的方法。
  • 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分级评估及预后判断
    米彦芳, 宋云韬, 郭小艳, 李志刚
    2022, 29 (1): 48-.
    摘要 ( ) PDF ( 607KB ) ( )   
    目的 分析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评估预后的观察指标,指导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2020-06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病例,以半年后是否手术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检查斜视度、牵拉试验、眼眶影像学等,分级评估损伤程度。结果 13例患者,非手术组(9例):眼球内转-1~-2级,斜视度≤20 PD,被动牵拉(-),主动收缩(+)。眼眶影像示内直肌完整,周围软组织受损。手术组(4例):眼球内转-3~-4级,外转0~-2级,斜视度>20 PD,被动牵拉(+),主动收缩(-)。眼眶影像示内直肌后段不同程度离断损伤。结论 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应结合斜视度、牵拉试验、眼眶影像学等特征分级评估严重程度,行针对性处理。
  • 老年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与生活质量评估
    费永光, 岑瑞祥
    2022, 29 (1): 52-.
    摘要 ( ) PDF ( 399KB ) ( )   
    目的 研究老年非变应性鼻炎(non-al lergic rhinitis,NAR)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方法  病例组为老年NAR患者82例,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75名为对照组。病例组在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RQLQ)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58.75±7.67)与SDS(54.86±6.81)评分指数均高于治疗后(49.07±6.89,48.91±6.08)和对照组(41.93±7.27,40.16±5.97)且治疗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指数仍高于对照组(P 均<0.01);病例组患者治疗前RQL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且治疗后评分仍高于对照组(P 均<0.01);与老年NAR患者焦虑情绪相关的生活质量维度包括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实际问题、非鼻眼症状、睡眠、日常生活、情感;与老年NAR患者抑郁情绪相关的生活质量维度包括睡眠、日常生活、情感。结论 NAR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均造成了明显负面影响,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均有所改善但不能完全缓解。
  • 短篇论著
  • 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分析
    赵亲明, 胡贤杰, 许中友
    2022, 29 (1): 56-.
    摘要 ( ) PDF ( 302KB ) ( )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276例,分为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170例和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106例,记录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第1天,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患者血钙、血PTH水平水平低于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P<0.05)。术后,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VI区淋巴结清扫、术前维生素D水平较低、肿瘤最大直径≥4 cm是甲状腺全切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是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经
    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可减少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相较于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可能是一种更理想的手术方式。
  • 外耳道胆脂瘤致鼓膜穿孔的预后观察
    何观文, 陈丽文, 刘接威, 陈艳丽, 宋鹏, 张茂华, 朱忠寿
    2022, 29 (1): 59-.
    摘要 ( ) PDF ( 728KB ) ( )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致鼓膜穿孔病例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34例外耳道胆脂瘤致鼓膜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根据是否一期修补穿孔的鼓膜,分为修补组12例,未修补组22例,除彻底切除病灶外,根据病变累及外耳道、乳突的不同程度,相应的加行外耳道成形或耳道壁重建术、乳突气房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前修补组平均气导和气骨导差分别为(53.0±12.1)dB HL和(32.7±12.3)dB HL,未修补组分别为(52.6±16.9)dB HL和(34.1±12.2)dB HL。结果 术后随访发现胆脂瘤复发3例,外耳道软组织狭窄1例,鼓膜未愈合3例。两组病例穿孔鼓膜的最终愈合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修补组平均气导和气骨导差分别为(30.6±7.0)dB HL和(9.7±4.2)dB HL,未修补组分别为(33.5±16.1)dB HL和(14.7±8.2)dB HL,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气导及气骨导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累及鼓膜所致的中小程度穿孔许多可以自愈,对乳突、鼓室内病变及破坏的外耳道,术者应根据术中所见采用灵活的手术方式来处理。
  • 慢性肥厚性鼻炎术后鼻声反射结果分析
    陈静, 孟庆翔, 谢景华, 苏娟
    2022, 29 (1): 62-.
    摘要 ( ) PDF ( 281KB ) ( )   
    目的 利用鼻声反射测量观察慢性肥厚性鼻炎术后鼻腔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5~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并行下鼻甲手术的患者共45例,其中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者15例,黏骨膜下下鼻甲骨质部分切除术者15例,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者15例,利用鼻声反射仪记录手术治疗前、术后第1个月时、术后第3个月时、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鼻腔容积等客观数值,以及患者自身对鼻塞感觉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动态分析不同治疗手段在术后1年内的效果。结果 术后第1周,鼻声反射各参数及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各组鼻腔容积、VAS评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开始,下鼻甲骨折外移组的鼻声反射各参数及VAS评分较术前差异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温等离子消融组和黏膜下骨质部分切除组在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参数值与术前相比,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鼻甲手术效果需1周后才显现,其中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及黏膜下下鼻甲骨质切除术的效果至少可以维持1年。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手术效果仅能维持半年。
  • 病例报道
  • 蝶窦异物1例
    王亚玲, 沈志豪
    2022, 29 (1): 65-.
    摘要 ( ) PDF ( 275KB ) ( )   
    蝶窦(Sphenoid Sinus);异物(Foreign Bodies)
  • 鼻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
    任昱, 肖旭平, 杨慕, 袁康龙, 周恩
    2022, 29 (1): 66-.
    摘要 ( ) PDF ( 428KB ) ( )   
  • 鼻窦颅底肿瘤相关型低磷骨软化症1例
    钟华, 黎燕, 曹宸, 文卫平, 陈合新
    2022, 29 (1): 67-.
    摘要 ( ) PDF ( 770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