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论著
  • 上气道Rosai-Dorfman病临床及病理特点的回顾性研究
    何雨蓉, 钟琦, 房居高, 张洋, 侯丽珍, 陈晓红, 王元, 王哓艳
    2022, 29 (2): 69-.
    摘要 ( ) PDF ( 1440KB ) ( )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气道Rosa i-Dor fman病(RDD)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2011年3月~202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21例上气道RDD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分为鼻腔鼻窦组16例,喉气管组5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18例,85.7%)。结果 喉气管组以呼吸困难(80%)多见,鼻腔鼻窦组以鼻塞(81.3%)和鼻部肿胀(43.8%)多见。病理表现为大量胞浆透亮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10例镜下表现出典型“伸入现象”。实验室检查中
    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者为55.6%,上气道RDD术后复发率为50%。结论 上气道RDD是临床上极为罕见的以淋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点免疫相关性疾病。最常发生于鼻腔鼻窦,多见于中年女性。患者多因局部占位或梗阻症状就诊,ESR升高可能有提示作用,该病诊断需建立在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基础上,特别是S-100、CD68及IgG4阳性。治疗以手术或手术联合激素/化疗为主,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后可再行手术或内科系统治疗。
  • 141例颈部神经鞘瘤诊治分析
    陈莹, 王刘中, 桑建中, 郭晓, 戴耀章, 曹华, 杨伟光, 申园园
    2022, 29 (2): 75-.
    摘要 ( ) PDF ( 852KB ) ( )   
    目的 研究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手术入路、并发症及预后,并探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41例经病理确诊的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1例患者中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99例明确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21%,27例(19.15%)未明确诊断,15例误诊,误诊率为10.64%。133例手术治疗,37例(27.82%)出现并发症,8例观察随访。结论 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应完善影像学检查,根据肿瘤位置及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保护神经功能。
  • miR-634调控趋化因子受体-4蛋白对鼻咽癌细胞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
    潘玉峰, 赵强, 王汐, 向军武
    2022, 29 (2): 79-.
    摘要 ( ) PDF ( 1210KB ) ( )   
    目的 探究mi R- 63 4调控趋化因子受体- 4[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4,CXCR4]蛋白对鼻咽癌细胞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过表达miR-634转染至CNE1细胞,RT-PCR检测miR-634和CXCR4 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634和CXCR4的靶向关系;同时转染miR-634和CXCR4至鼻咽癌细胞,蛋白质印记检测CXCR4蛋白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NP69细胞相比,CNE1细胞中miR-634 mRNA(0.48±0.05)表达显著降低,CXCR4 mRNA(0.96±0.09)表达显著升高(P<0.05);空白组与miR-NC组CNE1细胞中miR-634和CXCR4 mRNA表达无明显的差异(P>0.05);和空白组、miR-NC组相比,miR-634组CNE1细胞中miR-634mRNA(1.72±0.12)的表达显著升高,CXCR4 mRNA
    (0.51±0.07)表达得到显著抑制(P <0.05)。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634显著降低CXCR4野生型质粒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和空白组相比,miR-634组CXCR4(0.37±0.04)蛋白显著降低(P<0.05),CXCR4-1组CXCR4(1.26±0.11)蛋白明显升高(P<0.05),和CXCR4-1组相比,CXCR4-2组中CXCR4蛋白表达得到显著抑制(P<0.05),CXCR4-2组中CXCR4蛋白水平高于miR-634组(P <0.05)。和空白组相比,miR-634组细胞的增殖速率及侵袭数目显著降低,而CXCR4-1组细胞的增殖速率显著升高(P<0.05);和CXCR4-1组相比,CXCR4-2组细胞的增殖速率及侵袭数目(46.21±5.83)得到明显抑制(P <0.05);
    和空白组相比,miR-634组细胞凋亡率(17.68±3.21)显著增加,而CXCR4-1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 <0.05);和CXCR4-1组细胞凋亡率相比较,CXCR4-2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miR-634组和顺铂组细胞增殖、侵袭、凋亡能力均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miR-634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与调控CXCR4蛋白有关。
  • 甘草甜素通过同源框基因D簇反义RNA1和微小RNA-30a-3p对鼻咽癌细胞的影响
    王晓晖
    2022, 29 (2): 85-.
    摘要 ( ) PDF ( 4331KB ) ( )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对鼻咽癌细胞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鼻咽癌细胞C666-1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甘草甜素(25、50、100 μmol/L)组,si-NC组,si-HOXD-AS1组,甘草甜素+pcDNA-HOXD-AS1组,甘草甜素+anti-miR-30a-3p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集落形成数;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Transwel 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数;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同源框基因D(homeobox D,HOXD)簇反义RNA 1(cluster antisense RNA1,HOXD-AS1)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30a-3p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HOXD-AS1和miR-30a-3p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甘草甜素组C666-1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集落形成数减少,迁移距离缩短,侵袭细胞数减少,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HOXD-AS1表达水平降低,miR-30a-3p表达水平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干扰HOXD-AS1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集落形成数减少,迁移距离缩短,侵袭细胞数减少,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P<0.05)。HOXD-AS1靶向调控miR-30a-3p,过表达HOXD-AS1或抑制miR-30a-3p减弱了甘草甜素对C666-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结论 甘草甜素可能通过调控HOXD-AS1/miR-30a-3p轴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伴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刘良烽, 林昶
    2022, 29 (2): 91-.
    摘要 ( ) PDF ( 587KB ) (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伴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3年8月~2019年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的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伴胆脂瘤19例(20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本组病例中,发病年龄为2~30岁,平均9.4岁。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20/20)、耳痛(17/20)、耳漏(12/20)、面瘫(2/20)。胆脂瘤位于外耳道骨部16耳,外耳道及中耳3耳,外耳道软骨部1耳。对本组患者进行2~75个月随访,发生耳道再狭窄6耳,胆脂瘤复发1耳。结论 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伴有耳痛、耳漏等表现时要高度怀疑其伴发胆脂瘤。胆脂瘤多见于外耳道骨部。一旦确诊胆脂瘤,应尽早手术。重建并尽量扩大耳道及术后耳道支撑以减少术后再狭窄。
  • 内镜引导下激素经导管法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短期疗效评估
    杨启梅, 韩想利, 杨晓蓉, 刘晖, 张文
    2022, 29 (2): 94-.
    摘要 ( ) PDF ( 666KB ) ( )   
    目的 探讨内镜引导下激素经导管法咽鼓管吹张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8年1~6月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110耳)SO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咽鼓管吹张给药组(A组)和咽鼓管吹张组(B组)。A组在单耳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和注射用α-糜蛋白酶(4000 IU)的混悬液,耳内镜观察鼓室给药前后情况;B组为传统导管法咽鼓管吹张,两组均配合使用鼻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剂)、口服黏液促排剂药物1个月。结果 A组治疗1个疗程、随访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94.6%vs 81.4%;91.1% vs 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P<0.05;χ2=6.8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9.37% vs18.7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及随访2个月的平均气导听阈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 =-1.63,P =0.106;t =-1.58,P =0.117)。结论 内镜引导下激素经导管法咽鼓管吹张给药治疗SOM短期疗效较好,具有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 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铭媛, 丁雷, 王嘉玺, 王冬梅
    2022, 29 (2): 97-.
    摘要 ( ) PDF ( 419KB ) ( )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相关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复发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21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730例原发性BPPV患者的数据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受累类型、双温试验半规管轻瘫CP值、复发与否,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PPV复发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复发患者256例,复发
    率为35.1%,由回归方程可知,复发与患者年龄、病程、受累类型及CP值呈正相关,仅性别与复发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对于原发性BPPV,年龄大、病程长、嵴帽型、CP值异常且双侧前庭不对称性差异大的患者,其复发的概率更高,帮助临床医师对其转归做出预判。
  • 同期与分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张梦君, 戴嵩, 唱得龙
    2022, 29 (2): 100-.
    摘要 ( ) PDF ( 513KB ) ( )   
    目的 比较同期与分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6月于东北国际医院诊治的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泪囊炎患者94例,按手术不同分为同期手术组(n=58)和分期手术组(n=36),同期手术组加以同期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和泪囊鼻腔造孔术,分期手术组一期加以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二期加以泪囊鼻腔造孔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鼻部症状、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同期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分期手术组,住院费用少于分期手术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 >0.05);手术后,两组患者鼻塞、头痛、黏脓鼻涕VAS评分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同期手术组手术后评分优于分期手术组(P <0.05);术后6个月,同期手术组慢性鼻-鼻窦炎好转率89.66%、泪囊炎好转率86.21%,与分期手术组91.67%、86.11%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同期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7.34%,与分期手术组16.67%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同期与分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泪囊炎患者总体疗效相当,同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以及术后患者鼻部症状更轻等优点。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浆对氧磷酶活性、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研究#br#
    王丽娜, 舒卫宁, 羡慕
    2022, 29 (2): 104-.
    摘要 ( ) PDF ( 418KB ) ( )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浆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活性、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间来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AR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86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中PON1、ECP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分析不同组别间、不同类型AR患者间的指标差异,并分析它们与氧化应激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  AR组血浆PON1活性、总抗氧化态(total antioxidant state,T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CP、嗜酸性粒细胞(Eos)、总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IgE)、总氧化态(total oxidation state,TOS)与氧化应激指数(oxidative stress index,OSI)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AR患者血浆PON1、TAS水平明显低于轻度AR患者(P<0.05),ECP、IgE、TOS与OSI高于轻度AR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R患者血浆PON1、ECP、IgE均与TOS、OSI、TAS呈现低度相关(P<0.05),而EOS与氧化应激指标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患者病发期有着低血浆PON1水平与高ECP水平,与高氧化应激状态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
  • 过敏性鼻炎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电子问卷依从性分析
    阮宇, 张媛, 赵亚丽, 高云博, 张罗
    2022, 29 (2): 107-.
    摘要 ( ) PDF ( 418KB ) ( )   
    目的 采用电子问卷推送方式探寻影响过敏性鼻炎患者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7月1日~2019年12月1日间接受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的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通过医院专用短信推送平台向每位患者发送电子问卷并进行依从性分析。结果 入组300例患者,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51份。应答患者中男性依从性好于女性,儿童患者依从性最佳,老年(>60岁)和低收入(月收入<5000元)人群依从性较差。脱落患者反馈中断治疗主要原因包括买药不方便、症状好转和不良反应三个方面。结论 电子问卷推送是进行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随访的有效途径。男性依从性略高于女性;儿童依从性良好;老年、低收入和外地患者依从性较差,需额外关注。
  • 变应性鼻炎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从百度指数到相关症状的研究
    马赟, 邱泽恒, 梁茂金, 田鹏, 陈秋坚, 党华, 刘翔, 邹华, 郑亿庆
    2022, 29 (2): 111-.
    摘要 ( ) PDF ( 655KB ) ( )   
    目的 研究变应性鼻炎(AR)患者咽鼓管功能状态。方法 利用百度指数,比较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和“咽鼓管”搜索量及搜索人群分布情况。同时,收集45例AR患者及36名健康志愿者,行鼻部症状及咽鼓管功能评估,AR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复查。结果 百度指数显示,“过敏性鼻炎”和“咽鼓管”的搜索量及人群分布呈正相关(P <0.001)。45例AR患者中20例(44.4%)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其中鼻塞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与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 <0.05);治疗后,AR患者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 <0.001)。结论 AR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其中咽鼓管功能与鼻塞症状关系最为密切。咽鼓管功能状态可随鼻部症状的减轻而改善。
  • 门诊以咽部不适就诊患者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王迪, 刘岩, 李爽, 马小雨, 于丹
    2022, 29 (2): 115-.
    摘要 ( ) PDF ( 414KB ) ( )   
    目的 调查门诊以咽部不适就诊患者中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disease,LPRD)的患病情况及症状特点,为LPRD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以咽部不适就诊于我院门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取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简化中文版,RSI>13分为阳性,可疑诊为LPRD,统计分析此类患者LPRD的患病情况、危险因素及症状特点。结果 共收
    集有效问卷936份,其中RSI>13分562份,此类患者中LPRD的占比为60.04%(562/936),其中男性占比为7.57%(251/436),女性占比为62.00%(310/500),女性高于男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岁、45~59岁、≥60岁3个年龄段占比分别为63.55%、62.90%、57.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率最高的症状为持续清嗓(92.53%),其次是咽部异物感(88.79%)、声嘶或发音障碍(74.91%)。持续清嗓与LPR相关性最大(r =0.513)。结论 以咽部不适就诊患者中LPRD占比为60.04%,以持续清嗓、咽部异物感、声嘶或发音障碍三个症状最为常见,LPRD与持续清嗓存在强相关性,LPRD的发生与性别有相关性,与年龄无相关性。
  •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400例临床诊治分析
    严尚, 姜鹏, 曾楠, 陈国威, 潘宏光, 李兰
    2022, 29 (2): 119-.
    摘要 ( ) PDF ( 614KB ) ( )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探讨特殊病例的诊疗方式。方法 将2018年10月~2021年10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的400例患儿纳入研究。将其性别、年龄、诱因、症状、异物种类、异物部位、异物滞留时间、异物史、并发症记录并加以分析。结果 气管异物常发生在0~2岁幼儿(89.8%),男性(70.2%),女性(29.8%),异物位于左侧支气管(43.8%),右侧支气管(48.0%),诱因主要为进食时玩耍230例(57.5%),哭闹111例(27.7%)。32例(8.0%)开通绿色通道行手术治疗,2例行气管切开治疗,除1例患儿来诊时已无生命体征,抢救同时取出异物后仍宣告死亡外,余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本研究客观反映深圳地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特征和诊疗方式。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婴幼儿意外伤害中极其重要的一类,对于危重病例,应当在多学科协作下立即迅速展开抢救治疗,同时应加强科普,提升大众对该疾病的防范意识,减少意外的发生。
  • 循证医学之窗
  • 基于贝叶斯算法关于透明质酸治疗鼓膜穿孔疗效评估
    黄钧涛, 胡时雨, 袁喆晨, 吕翠婷, 胡益, 沈毅
    2022, 29 (2): 123-.
    摘要 ( ) PDF ( 1995KB ) ( )   
    目的 系统性评价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在鼓膜穿孔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文献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日期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使用RevMan和GeMTC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使用比值比(odds ratio,OR)比较穿孔愈合率。结果 共1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提示,HA联合脂肪鼓膜修补术与鼓室成形术愈合效果相近,优于脂肪鼓膜修补术,且可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当直接作用于穿孔时,效果与安慰剂组相近。尚不能确定HA对术后听力重建有更好的改善。结论 HA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鼓膜修补材料。
  • 短篇论著
  • 慢性泪囊炎合并鼻腔鼻窦疾病的临床诊疗分析
    赵玮
    2022, 29 (2): 128-.
    摘要 ( ) PDF ( 382KB ) ( )   
    目的 探讨慢性泪囊炎同时合并有鼻腔鼻窦疾病的患者,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2009年3月~2020年12月32例慢性泪囊炎合并有鼻腔鼻窦疾病的患者,我们同期行鼻腔鼻窦手术和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定期进行鼻内镜观察及泪道冲洗。结果 32例慢性泪囊炎合并有鼻腔鼻窦疾病患者,鼻中隔偏曲14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炎4例,慢性鼻窦炎6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3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3例,霉菌性上颌窦炎2例。经过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观察,治愈30例,好转1例,无效1例。结论  慢性泪囊炎合并有鼻腔鼻窦疾病患者,同期手术并未影响鼻腔泪囊吻合手术的疗效,同时减轻了患者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利于术后的随访观察。
  • 会厌牵拉技术在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张蕾, 宋鹏龙, 赵治纲, 张安琪, 刘洋, 乌博
    2022, 29 (2): 130-.
    摘要 ( ) PDF ( 296KB ) ( )   
    目的 探讨会厌牵拉技术结合25°内镜在常规支撑喉镜下声门无法暴露患者喉部显微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术前评估为声门暴露困难48例,其中声带息肉27例、声带囊肿2例、声带白斑10例、声带角化6例、声带癌3例。22例常规手术无法暴露声门,改用会厌牵拉技术;26例术前评估为声门暴露困难,用会厌牵拉技术后顺利完成手术。结果 使用会厌牵拉技术后随访半年,未发现会厌及声带损伤、声带粘连等副损伤。48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因会厌反折引起的声门无法显露者15例,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3例小下颌伴喉体高的患者术后舌腭弓裂伤及舌体麻木感,4周后缓解,45例均无腭弓、咽壁、牙齿损伤及舌体感觉异常,无复发及声带粘连、声带损伤。结论 会厌牵拉技术结合25°内镜在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患者中操作简便,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推广使用。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防喷溅口罩在门诊电子喉镜检查中的应用
    王春燕, 赵励, 王建军, 罗凯, 王钰, 孙越, 刘欣
    2022, 29 (2): 132-.
    摘要 ( ) PDF ( 780KB ) ( )   
    目的 观察一种自制防喷溅口罩对电子喉镜检查的防喷溅效果。方法 采用体外试验用喷壶模拟喷嚏产生的飞沫,观察防喷溅口罩对飞沫的阻挡效果。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拟行电子喉镜检查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防喷溅组,对照组患者检查时无额外防护措施,防喷溅组患者检查时使用防喷溅口罩。记录两组患者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体外试验中,防喷溅口罩能有效的减少飞沫喷溅外溢,与无口罩遮挡相比,可显著减少飞沫喷溅几率。在实际内镜检查中,对照组和防喷溅组操作平均时间分别为(135.55±13.41)s和(133.2±11.9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6,P >0.05);患者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2.40±3.35)%和(91.15±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4,P>0.05)。结论 防喷溅口罩具有一定的阻挡飞沫喷溅的效果,且不增加电子喉镜检查难度,患者接受度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电子喉镜检查有积极作用。
  • 病例报道
  • 先天性鼻正中瘘管1例
    万贝贝, 胡乐农, 徐红伟
    2022, 29 (2): 134-.
    摘要 ( ) PDF ( 370KB ) ( )   
  • 本期封面
  • 本期封面
    2022, 29 (2): 137-.
    摘要 ( ) PDF ( 302KB ) ( )   
  • 本期目录
  • 本期目录
    2022, 29 (2): 138-.
    摘要 ( ) PDF ( 915KB ) ( )   
  • 病例报道
  • 颈椎前路术后持续性喉阻塞1例
    陆银萍, 徐家兔, 刘平, 王炜
    2022, 29 (2): 155-.
    摘要 ( ) PDF ( 516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