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内镜鼻颅底外科专题
  • 内镜鼻颅底外科发展思考[述评]
    王成硕, 张罗
    2022, 29 (4): 205-.
    摘要 ( ) PDF ( 281KB ) ( )   
  • 内镜经眶外侧壁进路中颅窝手术的解剖学研究[论著]
    王奎吉, 赵国强, 王平, 王成硕, 张罗
    2022, 29 (4): 207-.
    摘要 ( ) PDF ( 3007KB ) ( )   
    目的 探讨内镜经眶外侧壁到达中颅窝的解剖进路,明确入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方法 观察10例颅骨标本,定位重要的骨性解剖标志。内镜下解剖5例(10侧)新鲜冷冻尸头标本,采用经眶进路到达颅中窝。结果 内镜下经眼眶外眦切口进路,磨除蝶骨大翼可以获得进入中颅窝的通道,清晰显露颞叶、海绵窦外侧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Meckel腔、三叉神经半月结及其分支神经、岩尖部、脑膜中动脉、岩浅大神经等重要结构。解剖定位标志包括眶骨缘、泪孔、眶上裂、眶下裂、颞肌、海绵窦外侧壁、颞骨岩尖等。结论 内镜经眶外侧壁进路可以进入中颅窝,显露海绵窦外侧壁、颞极、颞骨岩尖等重要结构,为处理中颅窝及颅眶沟通区域病变提供新的选择。
  • 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的临床应用[论著]
    薛凯, 刘全, 张焕康, 赵可庆, 顾晔, 宋小乐, 孙希才, 余洪猛
    2022, 29 (4): 212-.
    摘要 ( ) PDF ( 3363KB ) ( )   
    目的 探索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自2021年7月~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内镜下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手术的11例患者,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并附4例典型病例。结果  11例患者为接受单纯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或联合其他手术入路的病例,其中8例(72.3%)为恶性肿瘤转移至咽后淋巴结,1例(9.1%)为鼻咽癌累及咽旁间隙,1例(9.1%)为原发于咽旁间隙的良性病变,1例(9.1%)为良性病变累及咽旁间隙。9例(81.8%)患者实现了肿瘤全切,1例(9.1%)为肿瘤近全切除,1例(9.1%)为咽后淋巴结部分切除。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可安全有效处理累及咽旁间隙、咽后间隙、颞下窝及颅底的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内镜经口椎前进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术37例临床分析[论著]
    于龙刚, 王琳, 姜彦, 颜旭东, 姜立伟, 张增潇, 郑春歌, 徐冰清
    2022, 29 (4): 217-.
    摘要 ( ) PDF ( 1574KB ) ( )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椎前进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7例行该术式的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一般情况、手术方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内镜下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轻,疼痛评分2~6分,平均3.5分,术后住院天数3~10 d,平均6.6 d。术后1例(2.7%)患者出现迷走神经损伤,其余患者未出现术腔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12~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肿瘤均无复发。结论 内镜经口椎前进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和美观的手术方式。
  • 经鼻内镜修补非肿瘤性脑脊液鼻漏的效果分析[论著]
    危维, 刘俊其, 杨晓彤, 齐岩, 严波, 王振霖, 张秋航
    2022, 29 (4): 221-.
    摘要 ( ) PDF ( 1280KB ) ( )   
    目的 分析内镜经鼻修补手术治疗非肿瘤性脑脊液鼻漏的效果和影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2011年6月~2021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114例非肿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行内镜经鼻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治疗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一次修补成功。4例患者一期手术失败,其中3例行二次修补,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均获得成功。在随访6个月~10年中,2例患者复发,再次修补获得成功。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脑膜炎的病史明显增加了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OR=24.324,95%CI 2.994~197.599)。结论 对于非肿瘤性脑脊液鼻漏的患者,内镜经鼻手术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长期效果。术前脑膜炎史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内镜经鼻颅底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单中心225例回顾性分析[论著]
    赵建辉, 李锐, 刘剑锋, 赵宇, 杨大章, 张黎, 于炎冰
    2022, 29 (4): 225-.
    摘要 ( ) PDF ( 3932KB ) ( )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颅底外科中心近5年的内镜经鼻颅底手术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颅底外科中心2016年8月1日~2021年8月1日间接受内镜经鼻颅底手术患者共225例,调阅纳入研究患者的病历和相关影像学资料,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结果  在225例内镜经鼻颅底手术患者中有6例(2.7%)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大血管损伤3例(颈内动脉损伤2例,大脑前动脉损伤1例),爆发性颅内感染1例,颅内多发性肿瘤种植转移1例, 颅底重建移植物大面积坏死1例。结论 内镜经鼻颅底手术对于有经验的颅底外科团队而言是安全的,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几率低,严重并发症的处理仍具有挑战性。
  • 鼻颅底恶性肿瘤磁共振成像特征及颅底改变特点分析[论著]
    齐草源, 鲜军舫
    2022, 29 (4): 231-.
    摘要 ( ) PDF ( 1426KB ) ( )   
    目的 分析鼻颅底恶性肿瘤MRI特征及颅底改变特点,为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52例鼻颅底恶性肿瘤的MRI资料,其中横纹肌肉瘤17例、鳞状细胞癌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3例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比较分析4种肿瘤的侧别、T1WI信号、T2WI信号、囊变坏死、DWI信号、强化方式、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眼眶受累情况、颅底受累部位、程度及颅内肿块形态特点有无差异。结果 肿瘤的T2WI信号(P=0.001)、DWI信号(P <0.001)、TIC类型(P =0.005)、颅底受累部位(P =0.012)及颅内肿块形态特点(P<0.001)在鼻颅底4种恶性肿瘤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鼻颅底恶性肿瘤MRI表现和颅底改变不同,分别具有一定特征,可有助于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 内镜辅助治疗咽旁间隙肿瘤研究进展[综述]
    郑春歌, 姜彦
    2022, 29 (4): 236-.
    摘要 ( ) PDF ( 306KB ) ( )   
    咽旁间隙是颈侧上部潜在的组织间隙,其组织多形性和解剖位置深在使得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治疗较为困难。作为咽旁间隙最常用的术式,颈侧入路及其变式已在长期的临床应用得到巩固,但此入路创伤大,并发症多也是临床上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内镜系统的发展既打开了传统入路的局面,也开拓了崭新的手术入路。本文针对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的内镜辅助入路进行概述,旨在为临床上治疗难治性咽旁间隙肿瘤提供诊疗思路。
  • 论著
  • 喉癌N6-甲基腺嘌呤甲基化修饰差异基因的初步筛查与验证
    赵学辉, 李秋影, 阚轩, 王婧婷, 孙亚男
    2022, 29 (4): 239-.
    摘要 ( ) PDF ( 722KB ) ( )   
    目的 分析喉癌中N 6 - 甲基腺嘌呤(N 6 -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修饰差异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喉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m6A-mRNA表观转录组芯片检测3对喉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6A甲基化修饰差异表达基因,并选择显著差异表达的含有6个跨膜BAX抑制子基序(transmembrane BAX inhibitor motif containing 6,TMBIM6)基因行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
    、甲基化RNA免疫沉淀定量PCR(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qPCR,MeRIP-qPCR)及免疫组织化验证,最后检测其甲基化位点。结果 在差异表达基因和m6A甲基化基因的联合分析中,共获得135个高甲基化高表达基因,2958个高甲基化低表达基因,129个低甲基化高表达基因,682个低甲基化低表达基因。对显著高表达的TMBIM6基因行RT-qPCR、MeRIP-qPCR和免疫组化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鉴定出TMBIM6基因甲基化位点位于3'非编码区的2222碱基位。结论 TMBIM6基因通过m6A修饰机制在喉癌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可望成为喉癌的分子标记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 喉癌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微小核糖核酸-21-5p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br#
    贾园静, 诸葛盼, 尤慧华
    2022, 29 (4): 243-.
    摘要 ( ) PDF ( 664KB ) ( )   
    目的 研究喉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来源外泌体及其微小核糖核酸-21-5p(miR-21-5p)的变化,探讨喉癌细胞通过miR-21-5p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的机制。方法 收集正常人群血清以及喉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及6个月血清样本,分离外泌体,纳米流式细胞仪揭示粒子粒径和数量,BCA和Western blot分析外泌体的含量和标记分子表达。建立人喉癌细胞系AMC-HN-8和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
    以及外泌体处理巨噬细胞体系,流式分析巨噬细胞极化情况,qRT-PCR检测外泌体和细胞中miR-21-5p水平。结果  喉癌术前和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来源外泌体CD9、CD63和CD81阳性表达,术前喉癌血清来源外泌体数量和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而患者术后血清来源外泌体数量和蛋白浓度均比术前低。细胞水平发现AMC-HN-8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或者其来源外泌体处理巨噬细胞均降低了M1型巨噬细胞比例,提升M2型细胞比例。分子水平检测发现术前喉癌血清来源外泌体中miR-21-5p水平升高,术后则明显下降,AMC-HN-8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或其来源外泌体处理巨噬细胞均能升高巨噬细胞中miR-21-5p水平。抑制AMC-HN-8中miR-21-5p水平,其分泌的外泌体中miR-21-5p也受到抑制,处理巨噬细胞后,巨噬细胞中miR-21-5p水平和M2型细胞比例下降,而M1型细胞比例有所恢复。结论  喉癌患者血清外泌体含量以及miR-21-5p水平较高,喉癌细胞可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1-5p作用于巨噬细胞,促进巨噬
    细胞M2极化。
  • 上皮膜蛋白1调控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张虹, 张春, 肖志勇, 林梦兰, 唐典
    2022, 29 (4): 247-.
    摘要 ( ) PDF ( 1891KB ) ( )   
    目的 探讨上皮膜蛋白1(epithelial membrane protein 1,EMP1)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简称CNE-1)分别进行pcDNA3.1(+)空载体质粒和pcDNA3.1(+)-EMP1过表达重组质粒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记技术检测转染CNE-1与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简称HNEpC)中EMP1的表达水平。后续实验分
    3组,分别为CNE-1组(对照组)、pcDNA3.1(+)空载体质粒转染CNE-1(空载体组)和pcDNA3.1(+)-EMP1过表达重组质粒转染CNE-1(过表达组),进行CCK8、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与侵袭实验,比较3组中EMP1的表达对肿瘤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结果  EMP1 mRNA和EMP1在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过表达组和HNE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活力、集落形成率、细胞迁移及侵袭数,对照组均显著
    高于过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MP1在CNE-1和HNEpC中表达有差异,体外实验证实了上调EMP1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生物学行为。
  • 内耳道和桥小脑角区脂肪瘤10例
    王翰菁, 李永新
    2022, 29 (4): 252-.
    摘要 ( ) PDF ( 613KB ) ( )   
    目的 分析内耳道(internal auditory canal,IAC)和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脂肪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5~2019年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0例IAC和CPA脂肪瘤患者。结果 10例患者中,5例病变位于IAC,4例位于CPA,1例位于IAC及CPA。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2例合并内耳畸形。听力下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眩晕。结论 脂肪瘤是IAC和CPA的罕见肿瘤。影像学检查特别是核磁的压脂序列可以清楚明确的进行诊断。对于无症状或症状不严重的患者,随诊观察并且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治疗选择。如果患者症状严重保守且治疗无效,在充分权衡手术获益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 左氧氟沙星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实验研究
    闫福林, 宋若会, 陈晓红, 屠彦红
    2022, 29 (4): 255-.
    摘要 ( ) PDF ( 1823KB ) ( )   
    目的 探究左氧氟沙星(Levof loxacin,LVFX)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OM)的治疗作用,从而为ROM提供更多的临床用药可能。方法 C57BL/6J小鼠头颈部接受X线放射源17 Gy一次性照射,1%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体溃疡情况,HE染色观察舌组织病理学特征,Ki-67免疫组化检测角化上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与照射对照组相比,LVFX给药后的小
    鼠舌溃疡在大体(t =3.759,P =0.0094)、溃疡长度(t =3.132,P =0.0074)、上皮厚度(q =3.797,P =0.0012)方面都有明显改善,角化上皮细胞增殖明显(q =2.723,P =0.0420),以舌背最为显著(t =4.227,P =0.0165)。结论 LVFX照后连续给
    药可以有效减轻ROM的严重程度,可能对ROM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弹性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
    张涛, 余琼, 袁外, 项锦银
    2022, 29 (4): 259-.
    摘要 ( ) PDF ( 423KB ) ( )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颈动脉弹性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6月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接诊的老年OSAHS患者93例作为病例组,以性别进行1∶1配对选择体检的非OSAHS老年人93名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颈动脉弹性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病例组分为3组,比较不同
    严重程度患者颈动脉弹性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并对颈动脉弹性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管扩张度(vascular expansion,VE)和顺应性系数(compli-ance coefficient,CC)均低于对照组,僵硬度系数β、脉搏波传播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丙二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VE、CC、丙二醛均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僵硬度系数β、PWV、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丙二醛与VE和CC均呈显著负相关(r =-0.582、-0.615,P 均<0.05),与僵硬度系数β、PWV呈显著正相关(r =0.533、0.720,P 均<0.05),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与VE、CC呈显著正相关
    (r =0.527、0.395、0.511、0.382,P 均<0.05),与僵硬度系数β、PWV呈显著负相关(r=-0.581、-0.624、-0.602、-0.705,
    P 均<0.05)。结论 老年OSAHS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反应及颈动脉弹性改变且患者颈动脉弹性与氧化应激反应呈一定的相关性。
  • 儿童先天性第二鳃裂畸形38例诊治分析
    陈伟, 徐蓉, 徐梦柔, 周宜龙, 陈佳瑞, 陈淑梅, 王颖, 徐宏鸣, 李晓艳
    2022, 29 (4): 263-.
    摘要 ( ) PDF ( 1002KB ) ( )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第二鳃裂畸形(congenital second branchial cleft anomalies,CSBCAs)的临床诊治方法,为规范CSBCAs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6月~2021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8例CSBCAs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的项目包括年龄、性别、部位、起病年龄、主要症状和体征、感染史、手术史、病程、畸形类型、影像学检查、手术年龄、Bailey分型、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等。结果 囊肿型9例,瘘管型29例。24例患者术前有感染史,14例无感染史。16例曾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1例曾行次颈部肿物切除术。主要症状包括颈侧皮瘘29例,颈侧炎性肿物6例和颈侧无痛性肿物3例。病程1个月~14.4年,中位数25.5个月。1例行瘘管切除术及同侧扁桃体切除术。BaileyⅠ型9例,Ⅱ型24例,Ⅲ型2例,Ⅳ型3例。随访25个月,无并发症,无复发。结论 儿童颈侧三角区肿物或皮瘘,颈部增强CT显示胸锁乳突肌前缘内侧、颌下腺后方、颈动脉鞘外侧单房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囊内未见分隔、气体,未累及舌骨、甲状腺、腮腺、外耳道或者面神经时,应考虑CSBCAs可能。高位结扎足以避免复发,不推荐同时行患侧扁桃体切除术。
  • 短篇论著
  • 超声引导下颈部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疗效分析
    邢宇轩, 高松, 刘稳, 张旭
    2022, 29 (4): 268-.
    摘要 ( ) PDF ( 693KB ) (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6例颈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超声组(25例)与传统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拔管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12.90、9.98、13.84、13.42、5.37、5.27,P 均<0.05)。超声组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传统组3例(14.29%)术后创面感染,1例(4.76%)术后创面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部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创伤小、疼痛感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 病例报道
  • 咽后间隙结节性甲状腺肿致喉梗阻1例
    陶逍遥, 汪东, 刘业海, 童步升
    2022, 29 (4): 270-.
    摘要 ( ) PDF ( 987KB ) ( )   
  • 鼻腔鼻窦孤立性纤维瘤侵及颅底1例
    王代红, 刘磊峰, 姚俊, 邱海涛, 黎琪, 李诗华
    2022, 29 (4): 271-.
    摘要 ( ) PDF ( 582KB ) ( )   
  • 本期封面
  • 本期封面
    2022, 29 (4): 273-.
    摘要 ( ) PDF ( 274KB ) ( )   
  • 本期目录
  • 本期目录
    2022, 29 (4): 274-.
    摘要 ( ) PDF ( 1039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