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论著
  • 经口CO2激光治疗侵及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22例
    董春光, 李利, 韩加辉, 肖祥, 张书嘉
    2022, 29 (10): 613-.
    摘要 ( ) PDF ( 771KB ) ( )   
    目的 探讨侵及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微创切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侵及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22例患者,T1级17例,T2级5例,均为N0级。均行经口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后随访观察1~5年,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声音恢复满意,随访1~5年,第1年复发2例,第2年复发1例,第3年复发2例,失访1例。复发后1例再次行激光手术,2例行喉部分切除术,2例行喉全切除术。结论 侵犯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经术前评估未侵犯甲状软骨、排除喉镜下暴露困难的病例,术中通过喉体按压及组织牵拉等暴露手段,扩大切除范围等方法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定期复查,局部复发后可再次行补救性手术治疗,整体疗效满意。术前评估和术中暴露是能否完成经口微创切除的关键。
  • 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钟美琦, 郭良, 楼建林, 赵佳正, 谭向荣, 郑文
    2022, 29 (10): 617-.
    摘要 ( ) PDF ( 1248KB ) ( )   
    目的 探讨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修复下咽11例、气管8例、头颈部皮肤6例、喉部3例、口腔2例、食管1例及咽瘘1例。制备皮岛大小约(3~7)cm×(3~10)cm,皮瓣蒂部的长度约10~20 cm。记录皮瓣存活情况、受区及供区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30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岛局部坏死。并发咽瘘6例(皮瓣均
    存活)。肩部供区皮肤均直接拉拢缝合,无切口感染、肩部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疗效可靠,适用范围较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Testin基因对鼻咽癌5-8F细胞放疗敏感性的研究
    钟准, 费永光
    2022, 29 (10): 622-.
    摘要 ( ) PDF ( 565KB ) ( )   
    目的 探讨Testin(TES)基因对鼻咽癌5-8F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鼻咽癌5-8F细胞系(未转染组)、稳定转染空载体的5-8F细胞系(空载体组)、稳定转染TES的5-8F细胞系(TES组),经过0、2、4、6、8、10 Gy放射剂量照射后,进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使用Linearquadratic模型计算拟合剂量生存曲线,计算放射增敏比(SER)。MTT实验检测放疗后细胞增殖能力,流式检测细
    胞凋亡变化。结果 分别行放射剂量 2、4、6、8、10 Gy照射后,TES组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间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157、47.429、78.641、45.215、16.751,P 均<0.01)。TES 组的生存曲线较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下移,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说明TES可提高鼻咽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MTT实验结果显示,经过6 Gy剂量放疗照射后,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比较,TES 组细胞增殖下降,且于第3天下降明显,显著低于其他两组(F =15.743,P<0.01),说明过表达TES 能够抑制放疗后鼻咽癌5-8F细胞株的增殖。流式实验结果: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和TES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43±0.679)%、10.143±0.415)%、
    (2 3.143±1.1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15.451,P<0.01),说明过表达TES能够有效增加放疗后5-8F细胞的凋亡。结论 TES基因可有效提高体外培养的鼻咽癌5-8F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 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和耳屏软骨膜修补鼓膜大穿孔疗效分析
    王莹, 关兵, 徐丽, 常玲美, 严齐
    2022, 29 (10): 626-.
    摘要 ( ) PDF ( 995KB ) ( )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和耳屏软骨膜修补鼓膜大穿孔的疗效。方法 回顾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接受鼓膜修补手术的97例(97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采用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穿孔48例和采用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修补鼓膜穿孔49例,术后1、3、6、12个月复查,至少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以上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软骨-软骨膜组鼓膜愈合率95.83%(46/48),软骨膜组鼓膜愈合率95.92%(47/49)(χ2=0.000,P >0.05);术后3个月平均气导阈值均较术前提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04,P >0.05)。结论 耳内镜下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穿孔与软骨膜修补疗效相当,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人工耳蜗术前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评估残余听力及术后效果分析
    王斌, 曹克利, 魏朝刚, 高志强, 王素菊, 吕威
    2022, 29 (10): 630-.
    摘要 ( ) PDF ( 709KB ) ( )   
    目的 探讨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人工耳蜗术前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系统(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检测听觉通路的方法及分析术后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5~2016年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21例,分析临床资料,人工耳蜗术前采用EABR检测听觉通路,随访术后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及调机结果,应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问卷评价术后听力和言语结果;另选择有残余听力耳聋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21例患者术前EABR的Ⅴ波阈值(178.23±14.18)CL,术后听力言语康复CAP(5.50±1.75)等各指标和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别(P <0.05);术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电听觉,开机测试NRT引出率(33%)低于对照组(90%);两组患者I/O曲线斜率和术后CAP直线相关分析统计学上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术前EABR可以评估残余听力,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差异较大,但显著好于术前。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陈萍, 王玉红
    2022, 29 (10): 634-.
    摘要 ( ) PDF ( 471KB ) ( )   
    目的 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收集在南京中医院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36例作为建模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听力损失将其分为正常听力组(137例)和听力损失组(99例)。再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验证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有效性及区分度。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年龄较大、低水平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高血压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列线图模型,以拟合度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建模组χ2=6.357,P =0.421,验证组χ2=6.124,P =0.357。以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1.24%、64.65%;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82%、61.31%。结论 年龄较大、低水平的PT、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高血压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有效性,可作为临床更加简洁、直观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工具。
  • 以视功能障碍为主诉的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的临床分析
    石鹏宇, 刘承耀, 魏洪政, 李云川
    2022, 29 (10): 638-.
    摘要 ( ) PDF ( 742KB ) ( )   
    目的 分析以视力障碍为主诉的蝶窦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取 2009年9月29日~2019年4月1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因视功能障碍为主诉的24例真菌球型蝶窦炎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研究。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视功能障碍,包括视力下降20例(24眼),复视9例(11眼),上睑下垂5例(7眼),视野缺损2例(2眼)。术前视力在无光到20/25之间。头痛(22例)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常出现在视功能障碍之前。经过平均44.6个月(1~10年)随访,20眼视力均有提高,4眼无明显改善。其他症状恢复。结论 当患者临床表现为视功能障碍时,如若伴随持续性头痛,应考虑蝶窦来源的疾病。在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尽早实行内镜手术。
  • 致敏花粉监测及浓度播报在花粉症防治中的作用
    隋利萍, 李健, 李清华, 赵运华, 郑家华, 郭有新, 欧阳昱晖
    2022, 29 (10): 641-.
    摘要 ( ) PDF ( 689KB ) ( )   
    目的 探讨承德市致敏花粉浓度对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应用重力沉降法于2020年3月1日~2021年10月15日连续两年在河北省承德市区进行每日花粉曝片监测,统计气传花粉数据,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气象局进行花粉浓度日播报。统计日过敏性疾病患者就诊人数、公众号阅读人数及血清过敏原特异性 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分析花粉浓度与就诊人数、公众号阅读人数以及血清sIgE检测数据的相关关系。结果 花粉监测数据显示承德市区花粉播散存在春季和夏秋季两个高峰段,春季主要花粉来源于松属植物,秋季主要来源于蒿属植物。春秋季的花粉浓度均与门诊就诊患者人数、公众号阅读人数密切相关。血清sIgE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表明花粉过敏原敏感人群占过敏性疾病患者的44.78%,其中蒿属花粉过敏患者占39.47%。结论 花粉浓度监测及播报可为临床过敏原检测种类的选择提供依据并对花粉过敏患者提供精准防护。
  • 多重致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分析
    姜涛, 李锐, 华娜, 李宪华
    2022, 29 (10): 645-.
    摘要 ( ) PDF ( 434KB ) ( )   
    目的 分析大连地区多重致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20年7月多重致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结果,按性别、年龄、变应原阳性例次、种类数量、检测时间等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变应原的分布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共460例,其中男性233例,女性227例。变应原阳性例数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23.39%)、艾蒿(20.13%)、猫(10.07%)。变应原种类最多的依次为双重(50.87%)、三重(25.22%)和四重(13.26%)。双重变应原患者中,屋尘螨/粉尘螨+艾蒿数量最多,其次为屋尘螨/粉尘螨+猫。男性对点青霉/分支孢霉/烟曲霉变应原阳性数量多于女性,而女性对狗、蛋清和羊肉的过敏数量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数量最高的月份依次为9月、8月、10月。结论 尘螨、艾蒿和猫是大连地区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常见变应原,秋季为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患者就诊高峰期。
  • 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信号途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炎性因子的表达#br#
    周明朗, 冀庆军, 柴伟, 黄辉, 何苗
    2022, 29 (10): 649-.
    摘要 ( ) PDF ( 1358KB ) ( )   
    目的 探讨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研究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CRSwNP)发病过程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方法 HE检测CRSwNP中的嗜酸细胞;免疫组织化学、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RSwNP中HMGB1的表达;qRT-PCR检测CRSwNP中IL-4和IL-13的表达;ELISA检测HMGB1(HMGB1/TLR4通路)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4和IL-13表达的影响。结果  CRSwNP中嗜酸细胞浸润增加(P <0.001),HMGB1表达上调(P <0.001),IL-4 mRNA和IL-13 mRNA的表达增加(P 均<0.01);HMGB1使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4和IL-13的表达增加(P 均<0.001);与HMGB1(100 ng/ml)孵育组比较,加入抗TLR4抗体孵育后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4和IL-13的表达水平降低(P 均<0.001)。结论 CRSwNP组织中HMGB1高表达。脂多糖刺激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HMGB1的产生,进而通过TLR4上调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4和IL-13的产生。
  • 基于手术视频儿童等离子扁桃体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病因分析
    黄涛, 夏菲, 夏忠芳
    2022, 29 (10): 654-.
    摘要 ( ) PDF ( 983KB ) ( )   
    目的 通过保存的扁桃体术中手术视频资料,分析儿童等离子扁桃体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并减少出血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行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116例,迟发性出血15例,通过患儿病历和术中手术视频资料,分析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病因。结果  8例术中手术视频资料和出血点无明显关系,感染因素4例,术后进食不当3例,原因不明1例;2例可能与三角皱襞淋巴滤泡切除及有咽喉反流症状有关;5例慢性扁桃体炎黏连切除后与术中操作有相关性,弥漫止血2例,扁桃体背膜处裸露小血管2例,突入扁桃体背膜肌层1例。结论 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粘连明显的不建议过多使用等离子止血,可考虑前后弓带肌层缝合;背膜处裸露小血管建议追踪血管走形,彻底止血;局部突入肌层处仍建议带肌层缝合。术前评估患儿是否有咽喉反流症状,术中减少下极三角皱襞及淋巴滤泡切除,术后预防性使用抑酸治疗且睡前2 h禁饮食。
  • 头位变化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影响
    李鸿光, 李彦如, 郜飞, 丁秀, 王慧君
    2022, 29 (10): 658-.
    摘要 ( ) PDF ( 404KB ) ( )   
    目的 分析睡眠时头部转动方向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并探讨仰卧位时将头部转向一侧的侧头位简称仰卧头侧转位(trunk supine-head lateral,TSHL)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改善的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整夜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为OSAHS且未经治疗的180例患者,男性140例,女性40例。根据同步视频监测将睡眠时仰卧位
    进一步分为TSHL和头部与躯干姿势一致的仰头位简称仰卧仰头位(trunk supine-head supine,TSHS)。比较患者在不同头部姿势下AHI的变化规律,并分析TSHL较TSHS的AHI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TSHL的AHI较TSHS降低,58.8[32.4,76.0]次/h vs 50.7[19.5,75.2]次/h(Z =-4.670,P<0.001),88例(48.9%)患者AHI明显改善,92例(51.1%)患者改善不明显,33.0[16.9,48.6]次/h vs 56.3[21.7,68.8]次/h(P =0.003)。仰卧位AHI是TSHL病情改善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P =0.014),体位依赖性(仰卧位AHI为侧卧位2倍以上)患者,TSHL的AHI改善比例更高(χ2=5.844,P =0.016)。结论 仰卧位时,向一侧转头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病情。TSHL能否改善AHI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轻度OSAHS患者更可能通过头位的变化获益。
  •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对间歇性缺氧导致的动脉损伤的作用探究
    徐翀, 易红良
    2022, 29 (10): 662-.
    摘要 ( ) PDF ( 1709KB ) ( )   
    目的 探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5,SFRP5)作为一类脂肪因子在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导致的动脉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利用HEK293T细胞,构建CIH细胞模型明确CIH刺激对SFRP5的表达水平影响。使用Sfrp5基因敲除小鼠构建CIH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结构性改变。结果 CIH的刺激可导致HEK 293T细胞
    中SFRP5基因的mRNA(0.293±0.0763)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 =16.05,P<0.0001)。在野生型小鼠中,在相同动脉管径下小鼠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CIH组(57.29±7.001)与常氧组(35.16±11.092)相比明显增加(t =7.156,P<0.0001)。常氧组Sfrp5敲除小鼠的主动脉IMT(48.74±10.316)较野生型小鼠(35.16±11.092)显著增厚(t =3.802,P<0.001),CIH刺激下Sfrp5敲除小鼠的主动脉IMT(67.31±12.642)比常氧条件下的敲除小鼠的主动脉IMT(48.74±10.316)显著增厚(t =4.827,P<0.0001),同时与野生型小鼠经CIH刺激后的主动脉IMT(57.29±7.001)相比亦明显增厚(t =2.941,P =0.006),损伤程度更重。结论  Sfrp5对CIH导致的动脉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短篇论著
  • 扁桃体周脓肿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对比分析
    赵慧贤, 刘鑫国, 谭建成, 田永远
    2022, 29 (10): 667-.
    摘要 ( ) PDF ( 243KB ) ( )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脓肿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扁桃体周脓肿患者80例,分为急性期手术组40例: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排脓,3~5 d脓液完全排除后行患侧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择期手术组40例: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排脓,待肿胀炎症消退2周后择期行患侧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疗效情况。结果 急性期手术组患者较择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术后创面感染率
    和全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行扁桃体切除术能缩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出血率、术后创面感染和全身感染的风险。
  • 高位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小泪囊型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玮
    2022, 29 (10): 669-.
    摘要 ( ) PDF ( 475KB ) ( )   
    目的 探讨小泪囊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高位鼻腔泪囊吻合并观察术后疗效。方法 对2016年3月~2021年12月2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造影,测量泪囊大小。根据泪囊CT造影,将造影剂充盈的最大水平径≤2 mm、最大矢状径≤4 mm判断为小泪囊。对入选的小泪囊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高位的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同时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23例小泪囊型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高位DCR,经过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治愈19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 小泪囊型慢性泪囊炎患者,由于泪囊较小,泪囊周围的骨质较厚,行高位DCR,可以更好的寻找泪囊,保护鼻腔外侧壁的黏膜瓣,经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观察,疗效确切。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造袋术治疗腭正中囊肿临床分析
    武俊男, 张福宏, 赖明, 史剑波
    2022, 29 (10): 671-.
    摘要 ( ) PDF ( 1016KB ) ( )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造袋术治疗腭正中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祈福医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收治的5例腭正中囊肿患者,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腭正中囊肿造袋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术腔恢复、术后并发症以及囊肿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鼻内镜检查囊肿壁黏膜上皮化良好,鼻塞症状消失;术后第6~24个月随访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腭正中囊肿造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囊肿未见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内镜下经鼻垂体腺瘤术后应用鼻腔清创术的临床效果及对鼻部症状、生活质量的中远期影响#br#
    王哲培, 聂晟, 赵继匡, 黄毅, 曾忆勇
    2022, 29 (10): 673-.
    摘要 ( ) PDF ( 357KB ) ( )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垂体腺瘤术后应用鼻腔清创术的临床效果及对鼻部症状、生活质量的中远期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宁波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4例拟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术后4周给予内镜下鼻腔清创术,对照组术后4周未进行鼻腔清创术。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采用12条鼻部症状评估量表(anterior skull base nasal inventory-12,ASK-12)、鼻阻塞评分(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估鼻部症状,中国气味识别测试(Chinese smell identification test,CSIT)评估嗅觉功能,健康调查12条简表(shor tform12-item health survey,SF-12)评估生活质量,并比
    较两组鼻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ASK-12、NOSE、SNOT-20评分逐渐下降(P<0.05),CSIT自评问卷(CSITself)、CSIT嗅觉识别(CSITOI)、SF-12生理(SF-12PCS)、SF-12心理(SF-12MCS)评分逐渐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ASK-12、NOSE、SNOT-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SIT self、CSITOI、SF-12PCS、SF-12M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蝶窦炎、萎缩性鼻炎、嗅觉障碍、鼻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腺瘤术后给予内镜下鼻腔清创术可改善鼻部症状,改善嗅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术后鼻部并发症发生率。
  • 病例报道
  • 咽喉部副神经节瘤1例
    陈晴, 徐允良
    2022, 29 (10): 677-.
    摘要 ( ) PDF ( 536KB ) ( )   
  • 后鼻孔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1例
    郭英伟, 熊宇, 唐隽
    2022, 29 (10): 679-.
    摘要 ( ) PDF ( 811KB ) ( )   
  • 本期封面
  • 本期封面
    2022, 29 (10): 681-.
    摘要 ( ) PDF ( 306KB ) ( )   
  • 本期目录
  • 本期目录
    2022, 29 (10): 682-.
    摘要 ( ) PDF ( 1185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