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论著
  • 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
    陈晓红, 丁一鸣, 周晶, 武骏, 刘宏飞, 井溢鑫
    2023, 30 (6): 341-.
    摘要 ( ) PDF ( 816KB ) ( )   
    目的 探究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例行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行术前穿刺活检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 h 39 min,平均出血量16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6 d,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未诉明显颈部不适。结论 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良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外观满意度高,颈部舒适感好。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体外对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
    孙红村, 胡建道, 邱小雯, 江文博, 方来福
    2023, 30 (6): 344-.
    摘要 ( ) PDF ( 1230KB ) ( )   
    目的 明确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5B,KDM5B)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121例喉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和60例癌旁组织标本,对KDM5B表达量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了解KDM5B表达与各临床因素间的关系。设计重组KDM5B-shRNA干扰表达质粒,并转染入Hep-2细胞内。研究分为空白组、NC-shRNA组和KDM5B-shRNA组。qRT-PCR检测KDM5B mRNA表达水平,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单克隆集落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KDM5B、H3K4me3、p21、p27、CyclinD1、CDK4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KDM5B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00),与病理类型(P =0.007)、临床分期(P =0.002)和淋巴结转移(P =0.000)均有关。KDM5B-shRNA组细胞内KDM5B mRNA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和NC-shRNA组(P <0.01)。随着转染时间的持续延长,KDM5B-shRNA组细胞的吸光度值与空白组和NC-shRNA组相比均有较大差异(P =0.000),且KDM5B-shRNA组细胞的单克隆集落数明显减少(P =0.000)。KDM5B蛋白表达被抑制后,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随转染时间延长均逐渐减少,而H3K4me3、p21和p27蛋白表达量则均逐渐升高。与空白组和NC-shRNA组相比,KDM5B-shRNA组细胞的G1期分布明显升高,而S期和G2期分布比例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P 均=0.000)。结论 KDM5B参与喉癌增殖的调控,可作为一个潜在治疗喉癌的靶点。
  • 钙电压门控通道辅助亚基蛋白作为喉鳞状细胞癌预后指标的临床相关分析
    杨文婧, 郭珊珊, 许丽萍, 陶倩, 王欢, 王书谦
    2023, 30 (6): 350-.
    摘要 ( ) PDF ( 1151KB ) ( )   
    目的 探讨钙电压门控通道辅助亚基α2δ1作为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预后评价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LSCC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喉黏膜组织样本中α2δ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α2δ1蛋白在LSCC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和正常喉黏膜组织中低表达(P <0.001)。LSCC患者癌组织中α2δ1蛋白表达在性别(P =0.559)、年龄(P =0.950)和是否存在吸烟史(P =0.314)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分级中低分化肿瘤的α2δ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P<0.05);T3、T4肿瘤组织中α2δ1蛋白值显著高于T1、T2肿瘤组织(P =0.005);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组织中,α2δ1蛋白表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P<0.05);临床分期越高的患者,其肿瘤组织中α2δ1蛋白表达越高(P =0.0001)。患者生存分析曲线显示α2δ1高表达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组患者预后差(P =0.01)。结论  α2δ1蛋白在LSCC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生存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预测指标。
  • Ki-67增殖指数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叶柳青, 朱慧能, 丁金旺, 郑伟慧
    2023, 30 (6): 355-.
    摘要 ( ) PDF ( 598KB ) ( )   
    目的 探讨Ki-67增殖指数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 2021年9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初治并手术的86例MT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TC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MT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评价其在MTC预后判断中的意义。结果 86例MTC中淋巴结转移51例(59.30%),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增殖指数与MTC病灶数目、病灶大小、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各参数、淋巴结结外侵犯以及TNM分期相关(P 均<0.05),而与MTC患者的性别、年龄、被膜侵犯、脉管侵犯以及是否达到生化治愈无关(P 均>0.0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向前LR法)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与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P =0.001)。本组患者随访6~1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出现复发或转移14例,死亡5例,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9.7%,5年总生存率为93.2%。采用Kaplan-Meie法分析生存数据显示,Ki-67增殖指数与MTC预后(复发转移、死亡)无显著相关(Log Rank P >0.05)。结论 Ki-67增殖指数与M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预测MTC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糖尿病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及倾向得分匹配分析
    谢三林, 洪拥军, 徐国华
    2023, 30 (6): 360-.
    摘要 ( ) PDF ( 473KB ) ( )   
    目的 研究糖尿病对突发性聋临床、预后的影响及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5月间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338例突发性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74例和非糖尿病组26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侧别、伴随疾病、住院时间、耳鸣、耳闷胀感及眩晕伴发率、原始损失听力、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类型以及听力结果。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分析评估糖尿病对突发性聋的影响。结果 在338例突发性聋患者中,有74例(21.9%)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组年龄大于非糖尿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糖尿病组患耳初始听力阈值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高血压、眩晕、耳闷胀感、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间听力恢复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 =0.000)。然而,当通过倾向得分匹配调整年龄、性别和患耳初始听力水平后,糖尿病组和匹配的对照组分析比较,二组的听力恢复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是突发性聋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常使患者听力损失更重,但对其整体预后并无影响。
  • 自动纯音测听在听力正常和不同程度听力损失者中的应用
    刘辉, 傅新星, 杜冰清, 李陌涵, 王硕
    2023, 30 (6): 365-.
    摘要 ( ) PDF ( 432KB ) ( )   
    目的 研究自动与手动纯音测听结果在听力正常和不同程度听力损失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受试者60例(120耳),年龄范围14~84岁,在标准隔声室内进行自动和手动纯音气导听阈测试,测试顺序随机。测试频率为0.25、0.5、1、2、4和8 kHz6个频率。结果 120耳均完成测试,获得705个有效听阈数据,在Bland-Altman图中超出95%置信区间的数据为33个,占全部数据的4.6%,表明手动和自动纯音测听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听力正常组、轻度、中度和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组两种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90、0.87、0.93和0.96,P 均<0.01。不同频率听阈的差值,在0.25和8 kHz处最大。40岁以下组、40~60岁组和60岁以上组,自动与手动纯音测听阈值的相关系数均>0.9,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同听力水平和不同年龄分组的受试者中,自动与手动纯音测听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情绪认知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贾若, 李凤, 李云, 李海洋, 吴玉彬, 刘博
    2023, 30 (6): 369-.
    摘要 ( ) PDF ( 474KB ) ( )   
    目的 了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186例原发性BPPV患者作为病例组和180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完成眩晕主观感觉症状、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等评价。结果 (1)病例组伴发情绪异常的比例为男性48.1%、女性46.2%,伴发焦虑的比例为男性35.2%、女性31.1%,伴发抑郁的比例为女性33.3%;对照组伴发情绪异常的比例为男性27.1%、女性23.8%,伴发焦虑的比例为男性14.6%、女性8.3%,伴发抑郁的比例为女性16.7%,患病率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 <0.05)。(2)情绪异常和焦虑与眩晕程度呈低度正相关性(P <0.05)。(3)睡眠和病程是BPPV患者情绪异常和焦虑的影响因素,性别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BPPV患者容易出现情绪异常,睡眠、病程和性别是影响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
  • 鼻内镜下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黄喜, 田淼, 陈沛, 刘卫红, 张鄂, 王陈荣
    2023, 30 (6): 373-.
    摘要 ( ) PDF ( 681KB ) ( )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0年5月~2021年5月50例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难治性AR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鼻部主观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结果 术后半年总有效率为98%,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18%,无效率为2%。术后1年总有效率为84%,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24%,无效率为16%。术后半年、术后1年鼻部主观症状的VAS评分及RQLQ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干眼、无泪、面唇及上腭麻木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单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难治性AR疗效确切,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空气细颗粒物通过补体C3a/C3aR轴诱导上皮细胞炎症
    梁爽, 闫冰, 王成硕, 张罗
    2023, 30 (6): 377-.
    摘要 ( ) PDF ( 520KB ) ( )   
    目的 探讨空气细颗粒物(PM2.5)诱导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潜在机制。方法 人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PM2.5(0、25、50、100 μg/ml)24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β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以及补体C3(complement component 3)、C3a及其受体C3aR表达水平。并利用C3aR拮抗剂处理Beas-2b细胞验证其对PM2.5诱导的炎症水平的抑制作用。结果 PM2.5暴露诱导上皮细胞中TSLP、IL-6、IL-8、IL-1β和GMCSF表达显著上调,并诱导细胞中补体C3、C3a和C3aR的基因和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而C3aR拮抗剂处理可显著抑制PM2.5诱导的Beas-2b细胞中TSLP、IL-6、IL-8和IL-1β的增加。C3aRA也可下调PM2.5诱导的GMCSF表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M2.5可能通过补体C3a/C3aR轴诱导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 鼻腔扩容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改善作用的回顾性分析#br#
    魏洪政, 高翔, 张媛, 李彦如, 徐文, 李云川, 韩德民, 张罗
    2023, 30 (6): 382-.
    摘要 ( ) PDF ( 731KB ) ( )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主客观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筛选并收集行鼻腔扩容手术的OSAHS患者共41例。收集患者术前基本临床特征,术前基线主观嗜睡程度(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和客观多导睡眠监测(PSG)数据,以及术后半年随访时的ESS评分和PSG数据。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分组主客观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影响改善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鼻腔扩容术后OSAHS患者的ESS评分显著改善(P =0.005),夜间睡眠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mean pulse oxygen saturation,MSpO2)显著改善(P =0.038)。轻度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改善率低于重度组(P =0.025),中等颈围组MSpO2改善量好于高颈围组(P =0.014)。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增加有使AHI改善率降低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OR =0.690,95%CI =0.496~0.96,P =0.028);术前AHI增高有使AHI改善率增加的可能,具有统计学意义(OR =1.175,95%CI =1.079~1.279,P <0.001);术前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SpO2)降低有使AHI改善率降低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OR =1.222,95%CI =1.023~1.460,P =0.027)。结论 鼻腔扩容手术可以改善OSAHS患者主观嗜睡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夜间睡眠MSpO2。BMI升高和LSpO2降低是影响AHI改善率的危险因素,而AHI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其保护性因素。
  • 急性期扁桃体切除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的诊治
    刘茉, 王洵, 王彦君, 葛鑫颖, 夏菲, 任媛媛, 王宁宇
    2023, 30 (6): 388-.
    摘要 ( ) PDF ( 895KB ) ( )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均行颈部CT平扫,示扁桃体周围软组织肿胀,间隙消失,其中2例颈深间隙出现积气征。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感染指标均明显增高。6例患者均行低温等离子患侧扁桃体切除术,其中2例因喉梗阻行气管切开术;1例脓肿扩散至上纵隔,加行颈侧切开引流术。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病情危重。颈部CT是首选的辅助检查,结合WBC计数、CRP和PCT等动态变化,可指导治疗。对于切开引流治疗效果欠佳,或者合并糖尿病控糖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急性期行患侧扁桃体切除,去除感染病灶尽早暴露脓腔,引流脓液,并联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 短篇论著
  • 中耳置管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张钦武, 高敏倩, 杨海弟
    2023, 30 (6): 393-.
    摘要 ( ) PDF ( 319KB ) ( )   
    目的 探讨中耳置管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eplasty,BET)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12月确诊为OME的患者90例,随机予以中耳置管联合BET或单纯中耳置管,观察并比较术前及术后9个月的平均气导阈值(PTA)、平均气-骨导差(A-B Gap)。结果 (1)45例中耳置管联合BET前PTA为(41.90±18.04)dB HL,术后9个月为(25.84±15.36)dB HL(t =8.771,P<0.05);术前平均A-B Gap为(23.99±9.67)dB HL,术后9个月为(8.75±7.52)dB HL(t =14.072,P<0.05);(2)45例单纯中耳置管术前PTA为(39.99±15.54)dB HL,术后9个月为(29.79±16.14)dB HL(t =10.536,P<0.05);术前平均A-B Gap为(22.70±8.73)dB HL,术后9个月为(15.71±11.39)dB HL(t =7.337,P<0.05);(3)术后9个月中耳置管联合BET组的PTA改善值(t=2.827,P<0.05)、平均A-B Gap改善值(t=-4.253,P<0.05)显著优于单纯中耳置管组;(4)中耳置管联合BET组总有效率为86.7%,单纯中耳置管组总有效率为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耳置管联合BET对OME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耳置管,可作为治疗OME的首选方案。
  • 基于3D打印预前设计的上颌窦壁骨折精准修复
    龚龙岗, 刘文军
    2023, 30 (6): 395-.
    摘要 ( ) PDF ( 1140KB ) ( )   
    目的 探讨3D打印预前设计在上颌窦壁骨折精准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结合3D打印模型,精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上颌窦壁骨折患者53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术后面部形态、功能矫正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运用3D打印头颅模型进行上颌窦壁骨折手术,可以再现手术过程,检验手术设计方法,预测手术效果,有利于个性化治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 呼出气一氧化氮对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鼻用激素治疗的指导价值
    徐娅冬, 李雅丽, 黄魏宁
    2023, 30 (6): 398-.
    摘要 ( ) PDF ( 358KB ) ( )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对变应性鼻炎(AR)伴哮喘患者应用鼻用激素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间收治的72例AR合并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FeNO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案进行鼻用激素治疗,FeNO组患者根据FeNO水平给予不同剂量鼻用激素治疗方案,比较FeNO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肺功能、鼻炎及哮喘控制情况及累积激素使用量。结果  治疗后FeNO组血清IgE、Eos计数、鼻炎及哮喘记分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IgE、Eos计数、鼻炎及哮喘记分均降低,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均升高(P<0.05)。FeNO组治疗期间哮喘轻中度发作、总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9、12个月FeNO组药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eNO组治疗9、12个月药物评分低于治疗3个月,且治疗12个月低于治疗9个月(P<0.05),对照组各治疗时间点药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组治疗期间累积吸入激素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哮喘良好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根据FeNO水平指导AR合并哮喘患者鼻用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鼻炎和哮喘症状,降低哮喘发作次数,提高临床效果,且有助于减少用药。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相关性研究
    贾璇, 徐幼
    2023, 30 (6): 401-.
    摘要 ( ) PDF ( 309KB ) ( )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诊治的睡眠障碍患儿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8岁。同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得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及Dx-ph监测得出直立位Ryan指数和卧位Ryan指数。结果 12例OSA患儿中Ryan指数阳性8例(7例直立位阳性,1例卧位阳性),阴性4例;10例非OSA患儿中Ryan指数阳性2例,阴性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HI与直立位Ryan值呈正相关关性(r =0.603,P =0.003)。结论 儿童OSA与LPRD有一定的相关性及共患率,且主要是直立位咽喉反流。
  • 短期内颈部迁移性鱼刺异物8例的临床诊治经验
    王宇, 廖红明, 胡晶, 蒋玉欢, 操金华, 颜风波, 何本超
    2023, 30 (6): 403-.
    摘要 ( ) PDF ( 632KB ) ( )   
    目的 探讨短期内颈部迁移性鱼刺异物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2016年2月~2023年2月在天门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8例短期颈部迁移性鱼刺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情况。结果 7例鱼刺成功取出,其中2例咽后间隙鱼刺经口入路黏膜切开取出,1例咽后壁黏膜下鱼刺在彩超定位下经口入路黏膜切开顺利取出,4例下咽及颈段食管腔外鱼刺经颈部切开取出,术后均无并发症。1例食管前壁内细小鱼刺颈部切开手术未成功取出,但随访至今近1年无不适。结论 有鱼刺异物摄入史,内镜检查阴性,但颈部疼痛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须高度警惕异物可能在短期内迁移至咽部及食管腔外组织内。根据异物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术前术中利用彩超辅助定位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食管壁内较小鱼刺异物,应谨慎选择手术治疗,亦可保守观察。
  • 病例报道
  • 以咽痛为首发表现的颈内动脉夹层1例
    杨丹丹, 徐丽, 关兵, 朱斌, 孙海勇, 焦成, 张柳燕
    2023, 30 (6): 406-.
    摘要 ( ) PDF ( 435KB ) ( )   
  • 成人颞骨先天性巨大胆脂瘤并发脑脓肿1例
    任丽瑶, 刘勇智
    2023, 30 (6): 407-.
    摘要 ( ) PDF ( 653KB ) ( )   
  • 本期封面
  • 本期封面
    2023, 30 (6): 409-.
    摘要 ( ) PDF ( 292KB ) ( )   
  • 本期目录
  • 本期目录
    2023, 30 (6): 410-.
    摘要 ( ) PDF ( 959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