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论著
  •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任刚, 马兵良, 徐珏, 王建秋, 兰龙江
    2023, 30 (10): 613-.
    摘要 ( ) PDF ( 3390KB ) ( )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相关基因1(thyroid cancer gene-1,TC-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喉癌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喉黏膜中TC-1的表达水平。Lenti-GFP-Puro(对照质粒)、Lenti-TC-1-GFP-Puro、siRNA N-CTL(阴性对照)及siRNA TC-1转染喉癌细胞,分别命名为Control组、TC-1组、siRNA-Control组及siRNA-TC-1组。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喉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c-Myc及MMP-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TC-1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χ2=15.875,P <0.001)。喉癌组织中TC-1的表达强度与肿瘤部位(χ2=8.261,P =0.041)、TNM临床分期(χ2=8.308,P =0.040)及病理分级(χ2=15.808,P =0.015)相关。与Control组比较,TC-1组喉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t =-4.671、-8.179、-26.130,P <0.001、P =0.004、P <0.001),c-Myc与MMP-7蛋白表达升高(t =-7.391、-4.793,
    P =0.018、0.041)。与siRNA-Control组比较,siRNA-TC-1组喉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减弱(t =9.144、4.213、6.684,
    P <0.001、P =0.015、P =0.004),c-Myc与MMP-7蛋白表达降低(t =15.989、13.021,P =0.004、0.006)。结论 TC-1在喉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强度与肿瘤发生部位、TNM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相关。过表达TC-1或干扰TC-1的表达能增强或减弱喉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为TC-1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基因的表达有关。
  • LncRNA SNHG12靶向结合miR-206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增殖、凋亡及AKT3蛋白的作用机制#br#
    颜景旺, 杜太平, 郭伟华, 王海鹏
    2023, 30 (10): 619-.
    摘要 ( ) PDF ( 638KB ) ( )   
    目的 研究lncRNA SNHG12靶向结合miR-206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增殖、凋亡及AKT3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各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细胞分成3组:实验组(TPC-1常规培养无处理组)、转染组(SNHG12基因沉默组)和对照组(转染不相关序列组)。RT-PCR检测lncRNA SNHG12、miR-206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AKT3,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lncRNA SNHG12靶向miR-206,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向miR-206靶向AKT3。结果 lncRNA SNHG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t =11.240,P <0.05),miR-20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t =6.795,P <0.05)。lncRNA SNHG12在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在TPC-1中的表达量高于在K1、BCPAP细胞中的表达(t =5.753,P <0.05)。miR-206在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TPC-1细胞中的表达低于在K1、BCPAP细胞中的表达(t =11.000,P <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lncRNASNHG12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AKT3蛋白表达降低(t =5.306,P <0.05;t =19.850,P <0.001;t =12.440,P <0.001),而miR-206表达升高(t =2.504,P <0.05),转染组在24、48、72 h的细胞增殖低于对照组(F =42.000、69.740、52.510,P <0.01)。结论 低表达的lncRNA SNHG12通过靶向上调miR-206表达、抑制AKT3蛋白,从而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甘氨酸受体α1亚单位在单侧聋大鼠耳蜗核不同发育时间的表达
    原晶晶, 王鑫, 张明生, 葛鑫颖, 闫占峰
    2023, 30 (10): 625-.
    摘要 ( ) PDF ( 754KB ) ( )   
    目的 观察单侧耳蜗毁损后1、2、4周甘氨酸受体α1亚单位(glycine receptor alpha1 subunit,GlyRα1)在大鼠耳蜗核的表达变化,为探讨单侧聋听觉中枢重组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SD大鼠在出生后12 d,随机分为实验组(左侧耳蜗毁损)及对照组,术后1、2、4周取耳蜗核,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lyRα1的表达变化。结果 GlyRα1在两组双侧耳蜗核中的表达在造模后2周出现升高,4周降低;实验组术后2周双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周及对照组各时间段双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左侧与实验组术侧相比术后1、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右侧术后1、2、4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侧听觉剥夺导致大鼠双侧耳蜗核接收不对称的信息,观察到的耳蜗核GlyRα1在发育中的不对称改变可能为初级听觉中枢重组所必需。
  • Toll样受体2及其信号通路在大鼠面神经夹挫伤后的机制研究
    李立恒, 远洋
    2023, 30 (10): 629-.
    摘要 ( ) PDF ( 1918KB ) ( )   
    目的 探究面神经损伤对大鼠Toll样受体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面神经损伤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手术损伤后自然恢复的观察组,C组:手术后腹腔注射Pam3CSK4(TLR2激动剂)观察恢复。电镜比较3组面神经的表现;HE染色脑干组织观察神经元的凋亡,PCR观察TLR2、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TLR2、NF-κB的荧光表达。结果 面瘫造模顺利,电镜下面神经损伤明显,C组大鼠髓鞘较B组更为破碎;脑区内神经元也表现为胶质细胞变性更多;PCR显示A组TLR2及NF-κB p65 mRNA表达低于B组和C组;免疫荧光显示B组表达的TLR2、NF-κB荧光强于A组。结论 注射Pam3CSK4激活TLR2/NF-κB信号通路,加重炎症的表现使面神经功能障碍。
  • 桥小脑角-内耳道小血管与搏动性耳鸣相关性的研究
    韩晓伊, 刘兆会
    2023, 30 (10): 633-.
    摘要 ( ) PDF ( 553KB ) ( )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及内耳道内血管与搏动性耳鸣的关系,寻找引起搏动性耳鸣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侧搏动性耳鸣患者和无耳鸣对照组各44例的三维双激发平衡式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C)MRI,对比分析耳鸣组患侧、健侧和对照组血管袢在桥小脑角区和(或)内耳道内出现的部位以及血管与前庭蜗神经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不同侧别和性别的血管袢出现部位类型和血管与神经关系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耳鸣组患侧、健侧和对照组血管袢部位分型(Ⅰ~Ⅳ型)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8.501,P =0.000),其中患侧与健侧之间和患侧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患侧血管袢的显示率(Ⅱ~Ⅳ型)最高93.2%(41/44),其次是健侧56.8%(25/44),显示率最低的是对照组39.7%(35/88)。患侧、健侧和对照组血管袢与前庭蜗神经关系类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9.357,P =0.000),其中患侧与对照组之间和健侧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耳鸣组患侧C型的发生率最高,高达53.7%,而A型发生率仅12.2%;对照组A型的发生率最高,高达91.4%,而C型发生率仅5.7%;耳鸣组健侧三型的发生率相似。结论 血管压迫神经(C型)是引起搏动性耳鸣的可能有关因素,而内耳MR 3D-FIESTA-C是显示该异常的重要方法。
  • 不同年龄段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10年前后吸入性过敏原分布变化分析
    王广阔, 王建伟, 李彤, 杨玉娟, 张宇, 宋西成
    2023, 30 (10): 637-.
    摘要 ( ) PDF ( 512KB ) ( )   
    目的 探究变应性鼻炎(AR)合并哮喘患者10年前后的吸入性过敏原分布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66例和2018~2019年416例AR合并哮喘患者15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结果 两个时间点各年龄段患者均为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最高(40%~80%)。对于不同过敏原阳性率及过敏级别变化,<6岁患者豚草、葎草、艾蒿、榆科、柳树、白杨、藜科显著上升,狗上皮显著下降;6~11岁患者葎草、榆科、藜科显著上升,屋尘螨、刺槐、猫上皮显著下降;≥12岁患者豚草、榆科、柳树、白杨显著上升,粉尘螨、屋尘螨、刺槐显著下降。结论 粉尘螨和屋尘螨一直是主要气道过敏原,草花粉和树木花粉成为次级重要致敏原。
  • 北京地区环境因素对变应性鼻炎与非变应性鼻炎日门诊量的比较分析
    青卉, 张媛, 张罗
    2023, 30 (10): 642-.
    摘要 ( ) PDF ( 447KB ) ( )   
    目的 比较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AR)与非变应性鼻炎(NAR)日门诊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2017年因鼻部症状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后鼻炎患者信息,回顾分析环境因素对鼻炎日门诊量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 7 681例AR与6 783例NAR患者的高发年龄均在30~39岁,AR较NAR低龄化,AR以男性多,NAR以女性多,AR秋季就诊率高,NAR春季就诊率高。两者日门诊量均与臭氧(O3)呈正相关,每升高10 μg/m3致AR和NAR日门诊量增加2.40%(95%CI:0.94%~3.48%)、3.49%(95%CI:2.03%~4.97%),不同性别、年龄分层的单日效应存在差异。结论 AR与NAR日门诊量分布在年龄、性别、时间等存在差异,与O3呈正相关,通过环境因素变化可预测鼻炎日门诊量分布趋势,对鼻炎防治有临床意义。
  • GATA-3小干扰RNA载体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功能的体内调节机制#br#
    李玉晓, 贺铭, 王天蓉, 王雨
    2023, 30 (10): 646-.
    摘要 ( ) PDF ( 550KB ) ( )   
    目的 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介导的GATA-3小干扰RNA载体(si-GATA-3)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辅助性T细胞1(T-helper 1,Th1)和Th2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构建si-GATA-3,用卵清蛋白构建BALB/c AR模型,si-GATA-3组、si-NC组(无目标基因小干扰RNA的空白对照组)分别用si-GATA-3和si-NC腹腔注射干预AR小鼠,AR组和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干预结束抽取其外周血,分离PBMCs和血浆。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BMCs中GATA-3和T-bet 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量;用ELISA技术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 si-GATA-3滴度为5×108 TU/ml。成功制备BALB/C小鼠AR模型。si-GATA-3能明显改善AR小鼠的症状。si-GATA-3组PBMCs中GATA-3 mRNA表达明显低于AR组和si-NC组(P <0.01),AR组和si-NC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BMCs中GATA-3蛋白和血浆中IL-4的表达量与GATA-3 mRNA表达相似。si-GATA-3组PBMCs中T-bet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均明显高于AR组和si-NC组(P <0.01),AR组和si-NC组二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i-GATA-3组血浆中IFN-γ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R组与si-NC组中IFN-γ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i-GATA-3组(P<0.01)。结论 si-GATA-3能有效改善AR小鼠症状,下调AR小鼠PBMCs中Th2细胞中GATA-3 mRNA、GATA-3蛋白和IL-4的表达,同时上调Th1细胞中T-bet mRNA和T-bet蛋白的表达,纠正Th2/Th1的免疫失衡。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IL4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机制研究
    杨晓喆, 赵妍, 王向东, 张罗
    2023, 30 (10): 652-.
    摘要 ( ) PDF ( 1153KB ) ( )   
    目的 探究IL4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机制。方法 选取符合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标准的9例患者标本,根据鼻息肉组织病理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程度,分为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和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CRSwNP,NECRSwNP)两组,比较两组样本不同炎症细胞计数差异。设计DNA甲基化引物,MassARRAY法进行IL4基因CpG位点DNA甲基化检测。运用线性拟合回归探究Eos计数和IL4基因CpG位点甲基化程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 ECRSwNP组Eos计数高于NECRSwNP组(P =0.0043),其他炎症细胞数目相比无统计学差异。DNA甲基化检测显示,ECRSwNP组CpG位点5(CpG-5)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NECRSwNP组(P =0.0311)。我们还发现IL4基因CpG-5甲基化率和组织Eos浸润有着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2=0.53,P =0.0261)。通过回归模型拟合得到Eos=496.25-5.13×CpG-5(DNA甲基化率),结果表明随着IL4基因CpG-5甲基化水平的降低,鼻息肉中Eos浸润增加。结论 IL4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与Eos浸润程度相关,为CRSwNP发病机制提供表观遗传学证据。
  • 轻中度睡眠呼吸障碍儿童疾病进展的风险因素分析
    吴云肖, 周喆, 郑莉, 许志飞
    2023, 30 (10): 656-.
    摘要 ( ) PDF ( 494KB ) ( )   
    目的 研究轻中度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包括原发鼾症(primary snoring,PS)和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儿,在保守治疗情况下的自然转归及影响疾病进展的风险因素,为轻中度SDB患儿的治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PSG)且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10次/h的3~14岁打鼾儿童。在纳入研究时及随访6个月时完成PSG检查,在纳入研究时、随访3个月、6个月及1年时完成儿童睡眠问卷-睡眠相关呼吸紊乱分量表(PSQ-SRBD)。监测PSG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对影响疾病进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09例轻中度SDB患儿完成1年PSQ-SRBD的随访,随访过程中PSQSRBD分数逐渐降低。共55例(男43例,女12例)轻中度SDB患儿在随访6个月时返院复查PSG,纳入研究时,患儿平均年龄为(5.7±2.0)岁,PS组23例,轻度OSA组21例,中度OSA组11例。半年后PSG结果显示,PS组中34.8%(8/23)的患儿仍为PS,47.8%(11/23)进展为轻度OSA,17.4%(4/23)进展为中度OSA;轻度OSA组中,14.3%(3/21)进展为重度OSA;中度OSA组中,18.2%(2/11)进展为重度OSA。在PS组中,扁桃体肥大在疾病进展与非进展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在中度OSA组中,腺样体肥大在疾病进展与非进展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约66.7%的PS患儿在随访6个月后进展为OSA,16%的轻中度OSA患儿进展为重度OSA。扁桃体肥大可能是PS患儿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应对学龄前期伴有扁桃体肥大、保守治疗的原发鼾症儿童定期监测,以发现疾病进展情况。
  • 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及儿童睡眠问卷在学龄前儿童OSA中的应用研究
    王莹莹, 孟黎平, 季慧, 刘敏, 洪琴
    2023, 30 (10): 662-.
    摘要 ( ) PDF ( 444KB ) ( )   
    目的 评估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diseas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for childr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18 items survey,OSA-18)量表及简体中文版儿童睡眠问卷(pediatric sleep questionnair,PSQ)在学龄前打鼾儿童中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141例患者,有打鼾伴张口呼吸问题并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了鼻咽部侧位片和整夜便携式睡眠监测(portable monitoring,PM),根据腺样体大小(A/N比值)及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将患者进行分组。由患儿家长填写OSA-18量表及PSQ。比较不同分组患儿的OSA-18量表及PSQ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分析PM和A/N比值与OSA-18及PSQ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结果 OSA组及低氧血症组OSA-18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非OSA组及非低氧血症组,OSA组及低氧血症组PSQ除嗜睡及其他维度,其余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非OSA组及低氧血症组;腺样体病理性肥大组OSA-18除身体症状及日间功能维度,其余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腺样体非病理性肥大组,PSQ总分及呼吸评分高于腺样体非病理性肥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N比值与OSA-18除日间功能外其他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PSQ总分、呼吸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OAHI与OSA-18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PSQ除其他外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LSaO2与OSA-18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PSQ总分、呼吸、行为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 <0.05)。PSQ总分评价是否是OSA及是否存在低氧血症的最佳临界点均为6.5分,OSA-18总分评价是否是OSA及是否存在低氧血症的最佳临界点均为46.5分。结论 OSA-18量表及PSQ可作为筛查学龄前儿童OSA、评估缺氧程度及推测腺样体肥大程度的可靠辅助检查。
  • 短篇论著
  •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声门型喉癌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br#
    孙亚萍, 朱萍, 朱晓燕
    2023, 30 (10): 668-.
    摘要 ( ) PDF ( 374KB ) ( )   
    目的 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ADAM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与声门型喉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确诊及治疗的声门型喉癌患者50例(观察组),另取相对喉癌组织切缘0.5 cm以上部位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ADAM10和HMGB1在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阳性表达与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关系。单因素分析影响声门型喉癌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声门型喉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DAM10和HMGB1在观察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声门型喉癌组织中的ADAM10与淋巴结转移和T分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分化程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HMGB1与分化程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淋巴结转移、T分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T分级、分化程度、ADAM10、HMGB1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T3+T4分级、低分化程度、ADAM10阳性、HMGB1阳性为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ADAM10和HMGB1可作为声门型喉癌不良预后的风险评估指标。
  •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Toll样受体3和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br#
    车勇军, 连蕾, 侯钰, 曹海波
    2023, 30 (10): 671-.
    摘要 ( ) PDF ( 1096KB ) ( )   
    目的 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收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30例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标本,其中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43例,HT标本47例,HT合并PTC标本40例,分析TLR3和NF-κB在正常甲状腺组织、HT组、HT合并PTC组中的表达,分析HT合并PTC组中TLR3和NF-κB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TLR3和NF-κB的关系。结果 TLR3在正常甲状腺组织、HT组、HT合并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3)、80.85%(38/47)、90.00%(36/40);NF-κB在以上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3)、68.09%(32/47)、85.00%(34/40)。TLR3和NF-κB在HT组、HT合并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 <0.05),TLR3和NF-κB表达与性别、年龄、HT合并PTC病理学特征、病灶类型、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包膜侵犯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TLR3和NF-κB呈显著正相关(r =0.589,P <0.05)。结论 TLR3和NF-κB在HT合并PTC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 33例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诊治经验
    曹星亮, 熊园平, 曾亮, 朱恒涛, 江红群
    2023, 30 (10): 674-.
    摘要 ( ) PDF ( 478KB ) ( )   
    目的 总结分析33例不同病因引起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不同病因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患者33例,分析总结病因及诊治经验。结果 33例患者中行药物保守治疗者9例,治疗后9例均痊愈,未出现耳廓畸形等并发症;行局麻下脓肿切开引流治疗者4例,治疗后4例均痊愈,未出现耳廓畸形等并发症;行全麻下耳廓软骨清创缝合术者20例,术后痊愈20例,出现耳廓“菜花样”畸形1例。33例患者,取得脓液样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者24例,微生物检出者20例,4例培养后未见微生物生长,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检出率45%,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2例,检出率60%,真菌均未检出。检出微生物舒普深均敏感。结论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病因较多,诊断相对简单,治疗上首选针对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病情较轻的可行药物保守治疗,病变严重时则应切开引流及清除病变的软骨,同时超短波辅助治疗也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 以鼻旁组织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根尖周炎诊治经验
    邓晶, 司马国旗, 孙栋勋
    2023, 30 (10): 676-.
    摘要 ( ) PDF ( 653KB ) ( )   
    目的 总结以鼻旁组织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根尖周炎诊治经验。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10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治疗的以鼻旁皮肤反复感染或形成窦道为主要表现的根尖周炎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共计5例,均行患牙拔除及抗感染治疗,期间有3例先行脓肿切开探查术。结果 随访6~20个月,5例鼻旁组织感染均无复发,3例伴有鼻旁窦道患者局部表面皮肤均愈合,5例均在术后1个月口腔科门诊继续治疗。结论 根尖周炎的主要诊断是依靠上颌骨CT及三维重建检查,根尖周炎并发鼻旁面部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在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先予以患牙的治疗包括根管治疗或拔牙治疗,切忌先行鼻旁组织切开排脓。
  • 病例报道
  • 扁桃体息肉状纤维脂肪瘤1例
    李凤英, 罗光耀, 郭彤彤, 王体鹏, 姜宪
    2023, 30 (10): 678-.
    摘要 ( ) PDF ( 492KB ) ( )   
  • 原发性甲状腺滤泡性淋巴瘤合并甲状腺癌1例
    李洁, 凌泽毅, 冯明亮, 张应龙, 江洪
    2023, 30 (10): 679-.
    摘要 ( ) PDF ( 641KB ) ( )   
  • 本期封面
  • 本期封面
    2023, 30 (10): 681-.
    摘要 ( ) PDF ( 372KB ) ( )   
  • 本期目录
  • 本期目录
    2023, 30 (10): 682-.
    摘要 ( ) PDF ( 976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