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与头颈肿瘤
周明珠 李云程
摘要2789)      PDF (365KB)(1957)   
细胞周期进展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明确的联系,其中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在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的异常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头颈肿瘤中发现此通路的异常失活与头颈肿瘤的细胞增殖、转移、血管生成等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p16INK4a/CDKs/Rb/E2F信号通路与头颈肿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022, 46 (3): 145-.
头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进展
王朝阳 桂琳 何小慧 安常明
摘要2740)      PDF (401KB)(2504)   
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被诊断时多数处于中晚期,传统治疗后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免疫治疗的出现有效改善了复发/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现状,多个指南已经将相关药物作为二线或一线治疗推荐。诱导化疗在器官保留及减少远处转移的价值已经得到重视,以新辅助免疫治疗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愈发被人们所关注。本文旨在结合目前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头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总结和探讨。
2022, 46 (3): 134-.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头颈肿瘤中的应用现状
滕爽 孙亚男
摘要2636)      PDF (452KB)(1342)   
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全球发病率在最近十年明显上升。头颈肿瘤的病理类型超过90%为鳞状细胞癌,临床上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早期识别诊断头颈肿瘤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蛋白质组学到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再到空间蛋白质组学的出现,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有望被发现用于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
2022, 46 (5): 292-.
缺氧诱导因子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综述]
周思含 肖洋 王军
摘要2620)      PDF (387KB)(1305)   
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可以选择性地感染皮肤和黏膜上皮,引起良、恶性增生性病变。缺氧诱导因子是一种缺氧环境下被诱导表达,发挥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在HPV感染导致的良恶性肿瘤中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介导肿瘤代谢重编程、加速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等,从不同角度在HPV感染所致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综述缺氧诱导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在HPV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HPV感染所致肿瘤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2022, 46 (5): 266-.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评估及其诊断预测模型建立[论著]
李晨曦 冯计萍 孙家琳 吾甫尔·依马尔
摘要2614)      PDF (519KB)(1595)   
目的 评价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及其组分与甲状腺结节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其诊断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539例18周岁以上MetS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指标、血液生化检查指标以及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数据纳入单变量分析,并用LASSO算法进行变量优化的选择分析。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和绘制列线图。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以森林图表示。通过自举迭代法(1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用C统计量确定预测模型的判别能力,应用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估预测模型的校正能力。结果 MetS患者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1.33%(115/539)。预测模型列线图包括六个变量,即性别、年龄、甲状腺疾病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血压诊断和甲状腺体积。C统计量为0.75,表明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校准图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正能力(Hosmer-Lemeshow检验,P =0.228)。决策曲线分析图显示,该列线图的应用与临床实践中的净收益相关,有助于临床决策。结论 女性、年龄、甲状腺病史、HbA1c%、高血压诊断和甲状腺体积过大是MetS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可以有效预测MetS患者发生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因此可以指导减少MetS患者罹患甲状腺癌的预防工作。
2023, 47 (1): 6-.
基于SEER数据库的老年下咽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论著]
陈绪清 廖红明 颜风波 何本超
摘要2593)      PDF (628KB)(1527)   
目的 分析老年原发下咽癌的预后因素,构建并验证老年下咽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年龄>60岁诊断为下咽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00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 =845)和验证组(n =255),采用LASSO回归优化筛选变量进行临床特征选择,使用10倍交叉验证生成5个有意义的变量:年龄、T分级、M分级、婚姻状态、手术类型;利用Cox回归模型对建模组及验证组进行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度评估,列线图展示建模组预测结果,根据构建的模型风险评分,按中位数分为高低风险组,绘制出建模组及验证组
生存分析曲线图。结果 年龄、T分级、M分级、婚姻状态、手术类型是老年下咽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建模组C指数为0.652(95%CI : 0.625~0.679),验证组C指数为0.64(95%CI : 0.597~0.683);建模组中12个月及36个月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8及0.785,验证组中12个月及36个月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及0.64;预测12个月及36个月生存曲线的校准度及临床决策曲线与实际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风险评分绘制出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预后较差。结论 老年下咽癌患者预后与年龄、分期、婚姻状态及手术有关,手术治疗能够改善老年下咽癌患者的预后生存。
2023, 47 (1): 13-.
嗜酸性粒细胞性中耳炎研究进展
余维 李谦 邓安春
摘要2592)      PDF (388KB)(2103)   
嗜酸性粒细胞性中耳炎是一种难治性中耳炎,其主要特点是中耳积液中富含有嗜酸 性粒细胞,患者常伴有哮喘和/或鼻息肉。对中耳炎的常规治疗,如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切 开、鼓室置管等治疗方式效果欠佳。最新的研究发现局部或全身使用类固醇激素及生物靶向治 疗的效果好于传统治疗方式。嗜酸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较复杂,容易因误诊、漏诊等原因错过最 佳的治疗时机。本文就嗜酸性粒细胞性中耳炎的可能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为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2022, 46 (3): 172-.
儿童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病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赵青 窦训武 樊明月 张海港 赵兴贺
摘要2588)      PDF (416KB)(1241)   
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病(recurrent laryngeal papillomatosis,RLP)是儿童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病变易复发、生长迅速,患儿往往需要在短期内接受多次手术。手术治疗的重点是尽可能切除乳头状瘤的根部,以降低复发率。长期以来根除RLP一直是治疗过程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多种辅助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RLP的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可以延长患者手术治疗间隔,减少麻醉次数,显著改善RLP患者的预后。本文对RLP在儿童患者中发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和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探讨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和辅助治疗方式,突出阐述全身或局部注射α-干扰素、病变内注射西多福韦和近年来推出的四价HPV疫苗接种及静脉注射贝伐珠单抗等辅助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2, 46 (5): 275-.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评估方法[综述]
何敏 陈国威
摘要2581)      PDF (298KB)(0)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鼻内镜和X线检查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腺样体评估方法,两种检查方法对腺样体肥大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相关性。鼻内镜检查不但可以观察腺样体情况,还可以了解腺样体与周围解剖结构毗邻以及鼻腔情况;而X线检查仅能了解腺样体体积。对于因上气道梗阻就诊并怀疑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建议优先考虑硬性鼻内镜检查评估腺样体情况。若患儿不能配合鼻内镜检查,可考虑X线检查。本综述着重于探讨鼻内镜和X线检查技术在腺样体肥大评估中的使用情况,便于主诊医师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估手段。
2022, 46 (5): 289-.
西部某重点高校教师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论著]
刘亮亮 庄鹏晖 马明 郝锦霞 杨琦
摘要2572)      PDF (520KB)(1579)   
目的 分析西部某重点高校教师群体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管理方法提供有利的临床证据。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西部某重点高校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教师3196名,对其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4.77%(1431/3196),其中女性检出率为59.11%(707/1196),男性检出率为36.20%(724/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P<0.01),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激素检查结果:正常组与结节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结节组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比正常组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节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组血尿酸含量高于结节组(P<0.01)。问卷调查结果:正常组与结节组在碘摄入情况、每周在外就餐次数、海产品摄入嗜好、焦虑及抑郁倾向、运动习惯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重点高校教师群体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相关生化指标及生活方式均与其发病有关。为此该高校应建立健全针对教师的动态健康监测机制,针对教师开展个体化的健康保健宣传和建立疾病早期筛查的预警机制,同时合理安排工作,调节膳食结构及重视健康管理理念。
2023, 47 (1): 1-.
膨体聚四氟乙烯填塞结合隆鼻手术治疗严重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观察#br#
曾京宇 李育广 周磊 罗立斌 章斯 张杰
摘要2558)      PDF (787KB)(1767)   
目的 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简称膨体)填塞结合隆鼻手术综合治疗鼻中线低平的严重萎缩性鼻炎,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疾患。方法 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确诊为萎缩性鼻炎患者50例,A组25例患者全部采用羟基磷灰石填塞法治疗,B组25例患者全部采用膨体填塞结合隆鼻手术综合治疗。采用鼻小柱切口,翻盖式手术切口暴露鼻中隔及鼻底部,在鼻腔内、下壁黏膜下填塞膨体及抬高鼻尖缩窄前鼻孔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术后3个月、3~6个月除感染、外露手术失败者,A、B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12个月后随诊B组满意率显著高于A组,鼻腔通气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膨体填塞结合隆鼻手术综合治疗鼻中线低平的严重萎缩性鼻炎,较唇龈切口黏骨膜下填入羟基磷灰石,长期效果稳定,患者满意度高,使用范围及前景更大,值得临床推广。
2022, 46 (3): 131-.
糖酵解途径在头颈鳞状细胞癌顺铂耐药的相关研究
田开赛 乔培培 陈晓平 张燚
摘要2533)      PDF (487KB)(1997)   
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疾病之一。糖酵解是一种糖的分解代谢途径,高度活跃的糖酵解代谢是肿瘤细胞的特征之一,异常增加的葡萄糖摄取和乳酸堆积赋予了肿瘤细胞更好的生长优势。但其在HNSCC恶性进展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免疫微环境、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顺铂是HNSCC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原因。以往肿瘤耐药的机制研究显示细胞糖酵解水平降低,本文着重探讨HNSCC顺铂耐药的糖酵解特征,以阐明糖酵解对抗肿瘤药物耐药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2022, 46 (3): 14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参数与白天嗜睡、睡眠质量及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论著]
陈丽 朱斌 张文韬 关兵 焦成
摘要2528)      PDF (468KB)(1283)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监测指标与白天嗜睡、睡眠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以睡眠打鼾、呼吸暂停为主要症状就诊于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多道睡眠图(PSG)监测,整理数据后筛选出符合要求者216例。根据睡眠监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5例(AHI<5次/h)、轻度OSAHS组52例(5次/h≤AHI<15次/h)、中度OSAHS组48例(15次/h≤AHI<30次/h)、重度OSAHS组91例(AHI≥30次/h)。比较各组PSG相关指标、ESS总分、PSQI总分及BMI,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ESS总分、PSQI总分、BMI与PSG指标相关性。结果 ①各组体位改变次数、俯卧位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PSG研究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受试者ESS总分和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HI、ODI、体位改变次数与ESS总分呈正相关(r =0.272、0.287、0.141,P<0.01),平均血氧饱和度(average oxygen saturation,A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与ESS总分呈负相关(r =-0.333、-0.299,P<0.01),平均心率(average heart rate,AHR)与ESS总分无显著相关性(r =0.009,P =0.894);AHI、ODI与BMI呈正相关(r =0.317、0.363,P<0.01),ASaO2、LSaO2与BMI呈负相关(r =-0.273、-0.271,P<0.01),体位改变次数、AHR与BMI无显著相关性(r =0.055、0.038,P =0.422、0.574);PSQI总分与所研究的PSG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ESS和BMI均能在各自层面反映OSAHS严重程度。AHI、ODI越高,LSaO2、ASaO2越低,则ESS总分越高,BMI越大,OSAHS越严重;夜间体位改变次数越多,ESS总分越高,患者白天嗜睡越严重。虽然PSQI总分与PSG监测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但可反映OSAHS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大部分患者带有抑郁或焦虑情绪,造成OSAHS患者不良预后。三者联合可作为OSAHS的初筛,评估其严重程度,为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2022, 46 (5): 249-.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临床依从性对比及分析[论著]
张燕影 刘业海 马燕 邱建新
摘要2525)      PDF (428KB)(1685)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临床依从性,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法。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开始治疗截止到2021年6月统计时间为止,登记在案愿意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specific immunotherapy,ASIT)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坚持ASIT时间达到或超过2年视为依从性好,未满2年者视为依从性差。结果 共收集ASIT患者424例,成功随访311例,SLIT依从性为40.22%,SCIT依从性为70%,两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1,P<0.05)。坚持2年以上治疗者,年龄5~14岁者67例,年龄≥14岁者70例,不同年龄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49,P <0.05)。SCIT与SLIT依从性差的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 >0.05),坚持不到1年放弃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觉效果不明显,1~2年放弃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觉症状缓解或控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19,P<0.05)。结论 AR患者的SCIT依从性高于SLIT,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自觉治疗效果不明显。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是提高依从性的关键。
2022, 46 (4): 187-.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综述]
陈勇超 贾得声 王一萍 潘宏光 滕以书
摘要2490)      PDF (367KB)(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儿童中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虽然目前OSAHS诊疗指南推荐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但许多儿童并没有从中获益。儿童药物诱导睡眠内镜(drug induced sleep endoscopy,DISE)是在药物诱导接近于人的生理睡眠状态下进行的一种内镜检查,能较好地反映患儿上气道阻塞情况,发现检查中遗漏的梗阻部位,从而有助于为患儿提供更加精确的个体化治疗。本文回顾和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就DISE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麻醉方案、评分系统、对OSAHS治疗的作用、与其他诊断模式的比较及局限性做一综述。
2022, 46 (5): 280-.
211例三、四期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功能检查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br#
杨思琪 时晨 张云美 于亚峰
摘要2489)      PDF (388KB)(1763)   
目的 探讨三、四期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前庭功能检查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211例三、四期MD患者行前庭功能检查和DHI评分,检查包括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oVEMP)。分析各项检查的异常率,并分析检查参数与DH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三、四期MD患者冷热试验和cVEMP检查的异常率明显高于oVEMP。患耳冷热试验的CP值、cVEMP阈值以及oVEMP阈值与DHI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三、四期MD患者的水平半规管和球囊功能下降最明显,前庭功能检查主要参数和症状明显相关。
2022, 46 (3): 125-.
电子喉镜检查中自主抬头前屈法对环后区的显露效果评价[论著]
董雅红 刘春苗 孙丽慧
摘要2475)      PDF (627KB)(1259)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检查中自主抬头前屈法对环后区的显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80例行电子喉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吹喇叭法、头位转动法及自主抬头前屈法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比较观察各方法对环后区的显露效果。结果 吹喇叭法、头位转动法、自主抬头前屈法的环后区总显露率明显高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头位转动法、自主抬头前屈法的总显露率明显高于吹喇叭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位转动法与自主抬头前屈法总显露率相同。而在完全显露率上,自主抬头前屈法较头位转动法、吹喇叭法及常规法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电子喉镜检查中应用自主抬头前屈法可提高环后区显露效果,有助于早期发现咽喉部病变,准确判断病变范围,评估病变情况,值得推广。
2022, 46 (5): 255-.
中学生噪声性听力损失调查分析探讨
刘春苗 孟昭君
摘要2468)      PDF (354KB)(1571)   
目的 探讨中学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听力损失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在天津市某两所中学随机抽取7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中学生听力损失情况,并进行纯音测听,量表评估。结果 完成问卷调查者756人,存在听力损失者41人(5.42%),其中噪声性听力损失者29人(3.8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学习压力、睡眠、手机耳机、手机耳机音量、每天持续使用耳机时间是中学生听力损失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机耳机是中学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 耳机对中学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害较大,应加强噪声防护的宣教,提高中学生听力保健意识,以减少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2022, 46 (3): 128-.
长链非编码RNA MIAT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李彤 李晓瑜
摘要2452)      PDF (391KB)(1540)   
MIAT作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明星分子之一,其异常表达存在于不同的肿瘤中,如甲状腺乳头状癌、鼻咽癌和喉癌等。与其他lncRNA一样,MIAT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在肿瘤的发病和进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巨大,有望成为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MIAT在头颈肿瘤发展中的异常表达、生物学功能、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022, 46 (3): 149-.
高脂饮食诱导肠道菌群改变参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王惟一 张贵玲 时蕾 张志玉 时光刚
摘要2429)      PDF (464KB)(1386)   
肠道菌群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大量研究表明气道变应性疾病同样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存在关联。肠道菌群菌属以及其代谢物均可参与气道变应性疾病进程,影响其发生发展。另一方面,高脂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结构甚至可导致肠道菌群的紊乱,其部分代谢产物参与了疾病发展的过程,影响了疾病的炎症程度。本文重点对肠道菌群、变应性鼻炎以及高脂饮食三者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同时提供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应用的方法思路,旨在为高脂饮食对肠道菌群的改变以及如何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022, 46 (4):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