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2025, Vol. 32 ›› Issue (2): 94-.

• 听力健康专题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颅内压状态下乙状窦沟骨板缺损性耳鸣的脑脊液流场及体积变化特征[论著]

  

  • 出版日期:2025-02-28 发布日期:2025-04-14

  • Online:2025-02-28 Published:2025-04-14

摘要: 目的 基于MRI探讨不同颅内压状态下乙状窦沟骨板缺损性耳鸣(SSWD-PT)患者的脑脊液流场和体积变化特征。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0月~2023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颅内压增高状态SSWD-PT患者35例、正常颅内压状态SSWD-PT患者25例,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5名。记录人口统计学特征。通过横窦狭窄指数(ITSS)和形态学评估颅内压。基于磁共振相位对比成像(PC-MRI)对中脑导水管水平脑脊液流场进行分析。基于T1加权3D梯度场回波序列(T1-TFE)通过ITK-SNAP软件分割脑脊液并计算体积。比较三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 三组间的平均流量、反流分数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其中颅内压增高组的平均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7),而反流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7)。正常颅内压组的平均流量、反流分数与颅内压增高组、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17)。三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正向流量、反向流量、平均流速、峰值流速、每搏输出量、脑脊液体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SSWD-PT患者存在脑脊液异常改变,并且伴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更明显。这些改变可能与乙状窦内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耳鸣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耳鸣, 颅内压, 磁共振成像, 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沟骨板缺损, 脑脊液, 磁共振相位对比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