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页
期刊信息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出版范围
学术伦理
出版社声明
获奖情况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专题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版
版权协议转让
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远程编辑
主编审稿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全年目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2 Vol.29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基于XGBoost算法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预测模型
李祖飞, 李彦如, 施云瀚, 韩德民
Select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性研究
杨军, 谢宇平, 周丽雅, 柳小平, 惠培林, 马薇, 马雪萍, 苏晓艳
Select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分布的临床特征
来佑青, 彭本刚, 杨静, 张宁, 王欣
Select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张初琴, 陈波蓓, 项海杰, 陈如如, 伊松
Select
网约车驾驶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及与交通事故的关系#br#
刘娟, 李俊义, 刘明秋, 吕峰
摘要
(
1153
)
PDF
(414KB)(
831
)
可视化
目的 调查网约车驾驶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在2020年9~12月对我市3家网约车公司登记在案全部符合标准的362名网约车驾驶员进行调查。调查网约车驾驶员
OSAHS发生情况,并收集可能引起网约车驾驶员OSAHS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的362名网约车驾驶员中共有347名驾驶员同意参加本调查,应答率为95.86%。OSAHS组网约车驾驶员年龄、BMI、嗜睡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及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非OSAHS组(P <0.05)。本次调查的网约车驾驶员中共有29人(8.36%)发生过交通事故,单因素基础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开车时长延长(OR =1.483,95%CI =1.079~2.037)、开车时间段为夜间(OR =1.474,95%CI =1.050~2.069)、嗜睡(OR =1.459,95%CI =1.036~2.056)、患OSAHS(OR=1.514,95%CI =1.081~2.121)为网约车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每日下车活动时长增加(OR=0.676,95%CI =0.467~0.977)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网约车驾驶员OSAHS患病率较高,与交通事故有相关性,此外每日开车时长、开车时间段、嗜睡及每日下车活动时间均与网约车驾驶员的交通事故发生有关系。
2022, 29 (1): 20-.
Select
NoSAS评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摘要
(
1238
)
PDF
(1600KB)(
780
)
可视化
目的 系统评价NoSAS评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关于NoSAS评分诊断OSAHS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间为2016年1月~2021年7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纳入研究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研究,包含19 0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oSAS评分诊断轻、中、重度OSAHS、中、重度OSAHS、重度OSAHS的合并敏感度(Sen)分别为0.71,95%CI(0.70-0.71)、0.78,95%CI(0.77-0.79)、0.83,95%CI(0.82-0.84);合并特异度(Spe)分别为0.70,95%CI(0.69-0.72)、0.58,95%CI(0.57-0.59)、0.50,95%CI(0.49-0.51);合并诊断比值比(DOR)分别为5.04,95%CI(4.45-5.70)、4.33,95%CI(3.73-5.03)、4.00,95%CI(3.12-5.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733、0.702。诊断准确性欧美人群优于亚洲人群。结论 NoSAS评分是一个快速简洁的筛查工具,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一定的特异度,对OSAHS的临床初步筛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2, 29 (1): 24-.
Select
中耳乳突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的分析及临床处理
鲁兆毅, 熊欣潞, 潘滔
摘要
(
1051
)
PDF
(623KB)(
1207
)
可视化
目的 研究中耳乳突手术后出现严重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分析其发生病因、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为中耳乳突术后严重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中耳乳突手术、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38例中耳乳突手术病例中,3例出现严重感染,占比为1.26%,其中包括切口及术腔深部感染2例,并发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1例。临床表现包括早期耳痛,术区红肿、渗出,甚至软骨液化坏死等。经病原微生物培养,更换敏感抗生素、切开引流、病变组织清创以及充分换药等处理措施后,上述病例均痊愈,治疗时间2周~4个月,其中1例遗留严重听力下降,1例遗留耳廓畸形。结论 中耳乳突手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低,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措施复杂。术后注意观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避免感染后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2022, 29 (1): 30-.
Select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因内耳畸形发生“井喷”的危险因素分析
邓忠, 龙志清, 罗铭华, 刘中武, 谭东辉, 伍伟景
摘要
(
1037
)
PDF
(488KB)(
1107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内耳畸形中发生“井喷”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2010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5例内耳畸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8例患者术后出现“井喷”,其中植入右侧6例、左侧2例。畸形类别:双侧耳蜗内听道相通伴Mondini畸形或前庭导水管扩大分别为4例、2例,双侧耳蜗内听道不相通+前庭导水管扩大1例,右侧耳蜗内听道相通+左侧Michel畸形右侧Mondini畸形1例。2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听力。结论 内耳畸形中前庭导水管扩大、Mondini畸形和耳蜗听道相通是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常见危险因素,术前需行影像学检查,全面评估“井喷”发生风险,降低其发生率,确保手术效果及人工耳蜗听觉建立。
2022, 29 (1): 33-.
Select
主观视觉垂直线/水平线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器功能的评估作用
汪晓锋, 周燚, 苏文玲, 何静, 黄江峰, 骆献阳
摘要
(
933
)
PDF
(698KB)(
1040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主观视觉垂直线/水平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ubjective visual horizontal,SVV/SVH)。方法 选取90例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的原发性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为实验组,以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成功行Epley/Semont复位治疗,并根据复位后有无残余症状分为有残余症状组和无残余症状组,分别在复位前、复位后1天及复位后2周、3个月行直立位SVV/SVH检测,两组均记录其偏离值(d±SD)。结果 所有BPPV患者
成功复位后有残余症状者35例,无残余症状者55例,残余症状的发生率约39%;两组患者复位前直立位SVV/SVH偏离值均大于对照组(P <0.05),且方向偏向患侧;复位后1天偏离值均明显减小,与复位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复位后1天的偏离值与对照组之间仍存在差异(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直立位SVV/SVH偏离值逐渐减小,呈动态变化。无残余症状组复位后2周偏离值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 >0.05);有残余症状组复位2周偏离值与对照组之间仍有差别(P <0.05),
直至复位3个月后有残余症状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 >0.05)。结论 BPPV患者在复位前耳石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成功复位后两组患者耳石器功能改善但均未完全恢复,随着病程和前庭功能的代偿建立,两组患者SVV/SVH的偏离角度逐渐变小,呈动态变化;约2周后无残余症状组患者耳石器的代偿功能逐渐建立,有残余症状组患者的耳石器代偿功能建立较慢,约需3个月的时间;主观视觉重力线(SVV/SVH)对BPPV患者耳石器功能及代偿状态的评估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 29 (1): 37-.
Select
气传花粉播报平台在过敏性鼻炎预防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刘晓佳, 黄海云, 梁红宇, 邓卓怡, 王宏宇, 王冲, 李椿莹, 刘晓玲
摘要
(
769
)
PDF
(719KB)(
867
)
可视化
目的 利用气传花粉播报平台进行花粉浓度播报及AR防治措施普及,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为患者对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于2019及2020年的3~10月进行花粉采集及阅片计数,通过播报平台进行花粉浓度日播报,统计同期AR患者门诊就诊情况及平台用户流量,分析以上数据寻找本地区花粉分布规律与AR患者就诊相关性,为今后指导患者预防治疗打好前期工作基础。结果 呼和浩特地区花粉浓度存在春季和夏秋季两个高峰期,浓度变化趋势与门诊AR就诊人次及平台用户流量呈正相关。结论 借助本地区建立的气传花粉播报平台,在发布实时花粉浓度预警的同时可以指导AR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性治疗,对减轻症状,降低严重并发症起到较好辅助作用。
2022, 29 (1): 41-.
Select
经鼻内镜鼻后神经切断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的短期疗效观察
张彬, 徐明, 王卢莎, 陈漫漫
摘要
(
739
)
PDF
(476KB)(
761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结合鼻后神经切断术(posterior nasal nerve, PNN)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ECR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ECRS患者34例。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单纯采取经内镜鼻窦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17例采用经内镜鼻窦手术结合PNN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鼻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及DIP内镜评分、Lund-Mackay鼻窦CT扫描病变范围评分来对术前、后随访资料收集分析评估,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随访情况做自身对比,记录治疗前、手术后1年的数据。结果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例治疗前主客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病例流涕症状VAS评分(1.72±0.89)较对照组(2.89±1.08)显著好转(P<0.01),DIP内镜评分中分泌物评分(2.33±1.14)和鼻窦黏膜水肿或息肉评分(3.22±1.52)分别较对照组(3.56±1.65、4.33±1.41)显著好转(P<0.05),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结合PNN是治疗ECRS安全、有效的方法。
2022, 29 (1): 45-.
Select
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分级评估及预后判断
米彦芳, 宋云韬, 郭小艳, 李志刚
摘要
(
652
)
PDF
(607KB)(
944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评估预后的观察指标,指导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2020-06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病例,以半年后是否手术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检查斜视度、牵拉试验、眼眶影像学等,分级评估损伤程度。结果 13例患者,非手术组(9例):眼球内转-1~-2级,斜视度≤20 PD,被动牵拉(-),主动收缩(+)。眼眶影像示内直肌完整,周围软组织受损。手术组(4例):眼球内转-3~-4级,外转0~-2级,斜视度>20 PD,被动牵拉(+),主动收缩(-)。眼眶影像示内直肌后段不同程度离断损伤。结论 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应结合斜视度、牵拉试验、眼眶影像学等特征分级评估严重程度,行针对性处理。
2022, 29 (1): 48-.
Select
老年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与生活质量评估
费永光, 岑瑞祥
摘要
(
583
)
PDF
(399KB)(
896
)
可视化
目的 研究老年非变应性鼻炎(non-al lergic rhinitis,NAR)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方法 病例组为老年NAR患者82例,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75名为对照组。病例组在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RQLQ)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58.75±7.67)与SDS(54.86±6.81)评分指数均高于治疗后(49.07±6.89,48.91±6.08)和对照组(41.93±7.27,40.16±5.97)且治疗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指数仍高于对照组(P 均<0.01);病例组患者治疗前RQL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且治疗后评分仍高于对照组(P 均<0.01);与老年NAR患者焦虑情绪相关的生活质量维度包括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实际问题、非鼻眼症状、睡眠、日常生活、情感;与老年NAR患者抑郁情绪相关的生活质量维度包括睡眠、日常生活、情感。结论 NAR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均造成了明显负面影响,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均有所改善但不能完全缓解。
2022, 29 (1): 52-.
Select
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分析
赵亲明, 胡贤杰, 许中友
摘要
(
702
)
PDF
(302KB)(
637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276例,分为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170例和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106例,记录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第1天,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患者血钙、血PTH水平水平低于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P<0.05)。术后,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VI区淋巴结清扫、术前维生素D水平较低、肿瘤最大直径≥4 cm是甲状腺全切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是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经
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可减少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相较于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可能是一种更理想的手术方式。
2022, 29 (1): 56-.
Select
外耳道胆脂瘤致鼓膜穿孔的预后观察
何观文, 陈丽文, 刘接威, 陈艳丽, 宋鹏, 张茂华, 朱忠寿
摘要
(
611
)
PDF
(728KB)(
690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致鼓膜穿孔病例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34例外耳道胆脂瘤致鼓膜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根据是否一期修补穿孔的鼓膜,分为修补组12例,未修补组22例,除彻底切除病灶外,根据病变累及外耳道、乳突的不同程度,相应的加行外耳道成形或耳道壁重建术、乳突气房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前修补组平均气导和气骨导差分别为(53.0±12.1)dB HL和(32.7±12.3)dB HL,未修补组分别为(52.6±16.9)dB HL和(34.1±12.2)dB HL。结果 术后随访发现胆脂瘤复发3例,外耳道软组织狭窄1例,鼓膜未愈合3例。两组病例穿孔鼓膜的最终愈合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修补组平均气导和气骨导差分别为(30.6±7.0)dB HL和(9.7±4.2)dB HL,未修补组分别为(33.5±16.1)dB HL和(14.7±8.2)dB HL,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气导及气骨导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累及鼓膜所致的中小程度穿孔许多可以自愈,对乳突、鼓室内病变及破坏的外耳道,术者应根据术中所见采用灵活的手术方式来处理。
2022, 29 (1): 59-.
Select
慢性肥厚性鼻炎术后鼻声反射结果分析
陈静, 孟庆翔, 谢景华, 苏娟
摘要
(
603
)
PDF
(281KB)(
764
)
可视化
目的 利用鼻声反射测量观察慢性肥厚性鼻炎术后鼻腔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5~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并行下鼻甲手术的患者共45例,其中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者15例,黏骨膜下下鼻甲骨质部分切除术者15例,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者15例,利用鼻声反射仪记录手术治疗前、术后第1个月时、术后第3个月时、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鼻腔容积等客观数值,以及患者自身对鼻塞感觉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动态分析不同治疗手段在术后1年内的效果。结果 术后第1周,鼻声反射各参数及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各组鼻腔容积、VAS评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开始,下鼻甲骨折外移组的鼻声反射各参数及VAS评分较术前差异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温等离子消融组和黏膜下骨质部分切除组在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参数值与术前相比,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鼻甲手术效果需1周后才显现,其中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及黏膜下下鼻甲骨质切除术的效果至少可以维持1年。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手术效果仅能维持半年。
2022, 29 (1): 62-.
Select
蝶窦异物1例
王亚玲, 沈志豪
摘要
(
517
)
PDF
(275KB)(
695
)
可视化
蝶窦(Sphenoid Sinus);异物(Foreign Bodies)
2022, 29 (1): 65-.
Select
鼻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
任昱, 肖旭平, 杨慕, 袁康龙, 周恩
摘要
(
500
)
PDF
(428KB)(
618
)
可视化
2022, 29 (1): 66-.
Select
鼻窦颅底肿瘤相关型低磷骨软化症1例
钟华, 黎燕, 曹宸, 文卫平, 陈合新
摘要
(
495
)
PDF
(770KB)(
669
)
可视化
2022, 29 (1): 67-.
Select
经口CO2激光治疗侵及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22例
董春光, 李利, 韩加辉, 肖祥, 张书嘉
摘要
(
649
)
PDF
(771KB)(
382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侵及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微创切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侵及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22例患者,T1级17例,T2级5例,均为N0级。均行经口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后随访观察1~5年,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声音恢复满意,随访1~5年,第1年复发2例,第2年复发1例,第3年复发2例,失访1例。复发后1例再次行激光手术,2例行喉部分切除术,2例行喉全切除术。结论 侵犯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经术前评估未侵犯甲状软骨、排除喉镜下暴露困难的病例,术中通过喉体按压及组织牵拉等暴露手段,扩大切除范围等方法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定期复查,局部复发后可再次行补救性手术治疗,整体疗效满意。术前评估和术中暴露是能否完成经口微创切除的关键。
2022, 29 (10): 613-.
Select
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钟美琦, 郭良, 楼建林, 赵佳正, 谭向荣, 郑文
摘要
(
650
)
PDF
(1248KB)(
464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修复下咽11例、气管8例、头颈部皮肤6例、喉部3例、口腔2例、食管1例及咽瘘1例。制备皮岛大小约(3~7)cm×(3~10)cm,皮瓣蒂部的长度约10~20 cm。记录皮瓣存活情况、受区及供区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30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岛局部坏死。并发咽瘘6例(皮瓣均
存活)。肩部供区皮肤均直接拉拢缝合,无切口感染、肩部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疗效可靠,适用范围较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22, 29 (10): 617-.
Select
Testin基因对鼻咽癌5-8F细胞放疗敏感性的研究
钟准, 费永光
摘要
(
655
)
PDF
(565KB)(
529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Testin(TES)基因对鼻咽癌5-8F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鼻咽癌5-8F细胞系(未转染组)、稳定转染空载体的5-8F细胞系(空载体组)、稳定转染TES的5-8F细胞系(TES组),经过0、2、4、6、8、10 Gy放射剂量照射后,进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使用Linearquadratic模型计算拟合剂量生存曲线,计算放射增敏比(SER)。MTT实验检测放疗后细胞增殖能力,流式检测细
胞凋亡变化。结果 分别行放射剂量 2、4、6、8、10 Gy照射后,TES组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间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157、47.429、78.641、45.215、16.751,P 均<0.01)。TES 组的生存曲线较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下移,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说明TES可提高鼻咽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MTT实验结果显示,经过6 Gy剂量放疗照射后,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比较,TES 组细胞增殖下降,且于第3天下降明显,显著低于其他两组(F =15.743,P<0.01),说明过表达TES 能够抑制放疗后鼻咽癌5-8F细胞株的增殖。流式实验结果: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和TES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43±0.679)%、10.143±0.415)%、
(2 3.143±1.1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15.451,P<0.01),说明过表达TES能够有效增加放疗后5-8F细胞的凋亡。结论 TES基因可有效提高体外培养的鼻咽癌5-8F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2022, 29 (10): 622-.
Select
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和耳屏软骨膜修补鼓膜大穿孔疗效分析
王莹, 关兵, 徐丽, 常玲美, 严齐
摘要
(
559
)
PDF
(995KB)(
47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和耳屏软骨膜修补鼓膜大穿孔的疗效。方法 回顾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接受鼓膜修补手术的97例(97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采用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穿孔48例和采用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修补鼓膜穿孔49例,术后1、3、6、12个月复查,至少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以上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软骨-软骨膜组鼓膜愈合率95.83%(46/48),软骨膜组鼓膜愈合率95.92%(47/49)(χ2=0.000,P >0.05);术后3个月平均气导阈值均较术前提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04,P >0.05)。结论 耳内镜下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穿孔与软骨膜修补疗效相当,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2022, 29 (10): 626-.
Select
人工耳蜗术前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评估残余听力及术后效果分析
王斌, 曹克利, 魏朝刚, 高志强, 王素菊, 吕威
摘要
(
636
)
PDF
(709KB)(
39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人工耳蜗术前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系统(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检测听觉通路的方法及分析术后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5~2016年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21例,分析临床资料,人工耳蜗术前采用EABR检测听觉通路,随访术后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及调机结果,应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问卷评价术后听力和言语结果;另选择有残余听力耳聋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21例患者术前EABR的Ⅴ波阈值(178.23±14.18)CL,术后听力言语康复CAP(5.50±1.75)等各指标和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别(P <0.05);术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电听觉,开机测试NRT引出率(33%)低于对照组(90%);两组患者I/O曲线斜率和术后CAP直线相关分析统计学上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术前EABR可以评估残余听力,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差异较大,但显著好于术前。
2022, 29 (10): 630-.
Select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陈萍, 王玉红
摘要
(
575
)
PDF
(471KB)(
410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收集在南京中医院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36例作为建模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听力损失将其分为正常听力组(137例)和听力损失组(99例)。再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验证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有效性及区分度。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年龄较大、低水平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高血压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列线图模型,以拟合度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建模组χ2=6.357,P =0.421,验证组χ2=6.124,P =0.357。以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1.24%、64.65%;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82%、61.31%。结论 年龄较大、低水平的PT、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高血压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有效性,可作为临床更加简洁、直观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失的工具。
2022, 29 (10): 634-.
Select
以视功能障碍为主诉的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的临床分析
石鹏宇, 刘承耀, 魏洪政, 李云川
摘要
(
666
)
PDF
(742KB)(
444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以视力障碍为主诉的蝶窦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取 2009年9月29日~2019年4月1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因视功能障碍为主诉的24例真菌球型蝶窦炎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研究。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视功能障碍,包括视力下降20例(24眼),复视9例(11眼),上睑下垂5例(7眼),视野缺损2例(2眼)。术前视力在无光到20/25之间。头痛(22例)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常出现在视功能障碍之前。经过平均44.6个月(1~10年)随访,20眼视力均有提高,4眼无明显改善。其他症状恢复。结论 当患者临床表现为视功能障碍时,如若伴随持续性头痛,应考虑蝶窦来源的疾病。在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尽早实行内镜手术。
2022, 29 (10): 638-.
Select
致敏花粉监测及浓度播报在花粉症防治中的作用
隋利萍, 李健, 李清华, 赵运华, 郑家华, 郭有新, 欧阳昱晖
摘要
(
565
)
PDF
(689KB)(
543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承德市致敏花粉浓度对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应用重力沉降法于2020年3月1日~2021年10月15日连续两年在河北省承德市区进行每日花粉曝片监测,统计气传花粉数据,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气象局进行花粉浓度日播报。统计日过敏性疾病患者就诊人数、公众号阅读人数及血清过敏原特异性 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分析花粉浓度与就诊人数、公众号阅读人数以及血清sIgE检测数据的相关关系。结果 花粉监测数据显示承德市区花粉播散存在春季和夏秋季两个高峰段,春季主要花粉来源于松属植物,秋季主要来源于蒿属植物。春秋季的花粉浓度均与门诊就诊患者人数、公众号阅读人数密切相关。血清sIgE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表明花粉过敏原敏感人群占过敏性疾病患者的44.78%,其中蒿属花粉过敏患者占39.47%。结论 花粉浓度监测及播报可为临床过敏原检测种类的选择提供依据并对花粉过敏患者提供精准防护。
2022, 29 (10): 641-.
Select
多重致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分析
姜涛, 李锐, 华娜, 李宪华
摘要
(
637
)
PDF
(434KB)(
479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大连地区多重致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20年7月多重致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结果,按性别、年龄、变应原阳性例次、种类数量、检测时间等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变应原的分布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共460例,其中男性233例,女性227例。变应原阳性例数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23.39%)、艾蒿(20.13%)、猫(10.07%)。变应原种类最多的依次为双重(50.87%)、三重(25.22%)和四重(13.26%)。双重变应原患者中,屋尘螨/粉尘螨+艾蒿数量最多,其次为屋尘螨/粉尘螨+猫。男性对点青霉/分支孢霉/烟曲霉变应原阳性数量多于女性,而女性对狗、蛋清和羊肉的过敏数量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数量最高的月份依次为9月、8月、10月。结论 尘螨、艾蒿和猫是大连地区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常见变应原,秋季为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患者就诊高峰期。
2022, 29 (10): 645-.
Select
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信号途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炎性因子的表达#br#
周明朗, 冀庆军, 柴伟, 黄辉, 何苗
摘要
(
531
)
PDF
(1358KB)(
447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研究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CRSwNP)发病过程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方法 HE检测CRSwNP中的嗜酸细胞;免疫组织化学、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RSwNP中HMGB1的表达;qRT-PCR检测CRSwNP中IL-4和IL-13的表达;ELISA检测HMGB1(HMGB1/TLR4通路)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4和IL-13表达的影响。结果 CRSwNP中嗜酸细胞浸润增加(P <0.001),HMGB1表达上调(P <0.001),IL-4 mRNA和IL-13 mRNA的表达增加(P 均<0.01);HMGB1使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4和IL-13的表达增加(P 均<0.001);与HMGB1(100 ng/ml)孵育组比较,加入抗TLR4抗体孵育后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4和IL-13的表达水平降低(P 均<0.001)。结论 CRSwNP组织中HMGB1高表达。脂多糖刺激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HMGB1的产生,进而通过TLR4上调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中IL-4和IL-13的产生。
2022, 29 (10): 649-.
Select
基于手术视频儿童等离子扁桃体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病因分析
黄涛, 夏菲, 夏忠芳
摘要
(
652
)
PDF
(983KB)(
454
)
可视化
目的 通过保存的扁桃体术中手术视频资料,分析儿童等离子扁桃体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并减少出血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行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116例,迟发性出血15例,通过患儿病历和术中手术视频资料,分析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病因。结果 8例术中手术视频资料和出血点无明显关系,感染因素4例,术后进食不当3例,原因不明1例;2例可能与三角皱襞淋巴滤泡切除及有咽喉反流症状有关;5例慢性扁桃体炎黏连切除后与术中操作有相关性,弥漫止血2例,扁桃体背膜处裸露小血管2例,突入扁桃体背膜肌层1例。结论 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粘连明显的不建议过多使用等离子止血,可考虑前后弓带肌层缝合;背膜处裸露小血管建议追踪血管走形,彻底止血;局部突入肌层处仍建议带肌层缝合。术前评估患儿是否有咽喉反流症状,术中减少下极三角皱襞及淋巴滤泡切除,术后预防性使用抑酸治疗且睡前2 h禁饮食。
2022, 29 (10): 654-.
Select
头位变化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影响
李鸿光, 李彦如, 郜飞, 丁秀, 王慧君
摘要
(
676
)
PDF
(404KB)(
416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睡眠时头部转动方向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并探讨仰卧位时将头部转向一侧的侧头位简称仰卧头侧转位(trunk supine-head lateral,TSHL)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改善的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整夜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为OSAHS且未经治疗的180例患者,男性140例,女性40例。根据同步视频监测将睡眠时仰卧位
进一步分为TSHL和头部与躯干姿势一致的仰头位简称仰卧仰头位(trunk supine-head supine,TSHS)。比较患者在不同头部姿势下AHI的变化规律,并分析TSHL较TSHS的AHI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TSHL的AHI较TSHS降低,58.8[32.4,76.0]次/h vs 50.7[19.5,75.2]次/h(Z =-4.670,P<0.001),88例(48.9%)患者AHI明显改善,92例(51.1%)患者改善不明显,33.0[16.9,48.6]次/h vs 56.3[21.7,68.8]次/h(P =0.003)。仰卧位AHI是TSHL病情改善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P =0.014),体位依赖性(仰卧位AHI为侧卧位2倍以上)患者,TSHL的AHI改善比例更高(χ2=5.844,P =0.016)。结论 仰卧位时,向一侧转头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病情。TSHL能否改善AHI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轻度OSAHS患者更可能通过头位的变化获益。
2022, 29 (10): 658-.
Select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对间歇性缺氧导致的动脉损伤的作用探究
徐翀, 易红良
摘要
(
541
)
PDF
(1709KB)(
386
)
可视化
目的 探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5,SFRP5)作为一类脂肪因子在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导致的动脉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利用HEK293T细胞,构建CIH细胞模型明确CIH刺激对SFRP5的表达水平影响。使用Sfrp5基因敲除小鼠构建CIH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结构性改变。结果 CIH的刺激可导致HEK 293T细胞
中SFRP5基因的mRNA(0.293±0.0763)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 =16.05,P<0.0001)。在野生型小鼠中,在相同动脉管径下小鼠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CIH组(57.29±7.001)与常氧组(35.16±11.092)相比明显增加(t =7.156,P<0.0001)。常氧组Sfrp5敲除小鼠的主动脉IMT(48.74±10.316)较野生型小鼠(35.16±11.092)显著增厚(t =3.802,P<0.001),CIH刺激下Sfrp5敲除小鼠的主动脉IMT(67.31±12.642)比常氧条件下的敲除小鼠的主动脉IMT(48.74±10.316)显著增厚(t =4.827,P<0.0001),同时与野生型小鼠经CIH刺激后的主动脉IMT(57.29±7.001)相比亦明显增厚(t =2.941,P =0.006),损伤程度更重。结论 Sfrp5对CIH导致的动脉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22, 29 (10): 662-.
Select
扁桃体周脓肿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对比分析
赵慧贤, 刘鑫国, 谭建成, 田永远
摘要
(
659
)
PDF
(243KB)(
431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脓肿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扁桃体周脓肿患者80例,分为急性期手术组40例: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排脓,3~5 d脓液完全排除后行患侧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择期手术组40例: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排脓,待肿胀炎症消退2周后择期行患侧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疗效情况。结果 急性期手术组患者较择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术后创面感染率
和全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行扁桃体切除术能缩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出血率、术后创面感染和全身感染的风险。
2022, 29 (10): 667-.
Select
高位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小泪囊型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玮
摘要
(
597
)
PDF
(475KB)(
364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小泪囊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高位鼻腔泪囊吻合并观察术后疗效。方法 对2016年3月~2021年12月2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造影,测量泪囊大小。根据泪囊CT造影,将造影剂充盈的最大水平径≤2 mm、最大矢状径≤4 mm判断为小泪囊。对入选的小泪囊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高位的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同时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23例小泪囊型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高位DCR,经过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治愈19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 小泪囊型慢性泪囊炎患者,由于泪囊较小,泪囊周围的骨质较厚,行高位DCR,可以更好的寻找泪囊,保护鼻腔外侧壁的黏膜瓣,经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观察,疗效确切。
2022, 29 (10): 669-.
Select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造袋术治疗腭正中囊肿临床分析
武俊男, 张福宏, 赖明, 史剑波
摘要
(
1130
)
PDF
(1016KB)(
387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造袋术治疗腭正中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祈福医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收治的5例腭正中囊肿患者,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腭正中囊肿造袋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术腔恢复、术后并发症以及囊肿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鼻内镜检查囊肿壁黏膜上皮化良好,鼻塞症状消失;术后第6~24个月随访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腭正中囊肿造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囊肿未见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2022, 29 (10): 671-.
Select
内镜下经鼻垂体腺瘤术后应用鼻腔清创术的临床效果及对鼻部症状、生活质量的中远期影响#br#
王哲培, 聂晟, 赵继匡, 黄毅, 曾忆勇
摘要
(
656
)
PDF
(357KB)(
58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垂体腺瘤术后应用鼻腔清创术的临床效果及对鼻部症状、生活质量的中远期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宁波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4例拟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术后4周给予内镜下鼻腔清创术,对照组术后4周未进行鼻腔清创术。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采用12条鼻部症状评估量表(anterior skull base nasal inventory-12,ASK-12)、鼻阻塞评分(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估鼻部症状,中国气味识别测试(Chinese smell identification test,CSIT)评估嗅觉功能,健康调查12条简表(shor tform12-item health survey,SF-12)评估生活质量,并比
较两组鼻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ASK-12、NOSE、SNOT-20评分逐渐下降(P<0.05),CSIT自评问卷(CSITself)、CSIT嗅觉识别(CSITOI)、SF-12生理(SF-12PCS)、SF-12心理(SF-12MCS)评分逐渐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ASK-12、NOSE、SNOT-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SIT self、CSITOI、SF-12PCS、SF-12M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蝶窦炎、萎缩性鼻炎、嗅觉障碍、鼻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腺瘤术后给予内镜下鼻腔清创术可改善鼻部症状,改善嗅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术后鼻部并发症发生率。
2022, 29 (10): 673-.
Select
咽喉部副神经节瘤1例
陈晴, 徐允良
摘要
(
625
)
PDF
(536KB)(
375
)
可视化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梨状窝(piriform fossa)
2022, 29 (10): 677-.
Select
后鼻孔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1例
郭英伟, 熊宇, 唐隽
摘要
(
596
)
PDF
(811KB)(
378
)
可视化
2022, 29 (10): 679-.
Select
本期封面
摘要
(
620
)
PDF
(306KB)(
336
)
可视化
2022, 29 (10): 681-.
Select
本期目录
摘要
(
602
)
PDF
(1185KB)(
373
)
可视化
2022, 29 (10): 682-.
跳至
页
第1页
共6页
共236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2025
第32卷 / 第2期
创刊:1994年
刊期:月刊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主编:韩德民
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
推荐编委意见调查表
编委(审稿人)信息登记表
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
相关链接
更多
作者投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远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