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戴峥, 陈丽云, 王蔡蜜.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原因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 32(5): 279-. |
| [2] |
孙效松, 魏郑超, 雒毅强, 郑颖, 王明. 利用二代基因测序Panel提高甲状腺癌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 32(5): 284-. |
| [3] |
潘苡晴, 郑捷, 方庆全, 丁丽红. BRAF V600E突变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 32(4): 210-. |
| [4] |
董怿, 崔顺九, 黄谦, 孙炎. 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 32(4): 229-. |
| [5] |
宋指玉, 闫才刚. 鼻内镜术后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致患者视物模糊1例[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 32(4): 268-. |
| [6] |
陈恺蓓, 刘玲玉, 杨婧, 汤佳美. 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模量值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的相关性[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 32(2): 109-. |
| [7] |
汪洁, 张行.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 32(1): 13-. |
| [8] |
李妍, 孙琳, 武梦晓, 寇翠敏, 李正江, 范改萍, 李霞, 尹楠, 吕青.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早期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4, 31(8): 485-. |
| [9] |
谈爱蓉, 许月娥.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虑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4, 31(7): 421-. |
| [10] |
刘杰, 于景超, 王猛, 李卫, 鲁金乐, 陈雅婷.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图像表现在预测颈部VI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度的临床价值[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4, 31(7): 470-. |
| [11] |
张天昊, 郝志伟, 安杰, 李金, 李锦行, 姜战武. 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4, 31(6): 351-. |
| [12] |
王霞, 张万红, 吕高峰. 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与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br#[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4, 31(4): 263-. |
| [13] |
何光智, 李洲, 张松, 杨少胜, 陈美兰, 卢淑贞, 陆燕虹, 高建珠, 卢小利.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微波消融术后气管损伤并穿孔1例[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4, 31(4): 271-. |
| [14] |
朱毅凡, 洒娜, 赵婉君, 刘会, 徐伟, 吕正华. cN0级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临床特征的Meta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4, 31(3): 197-. |
| [15] |
薄少军, 贾晨晖, 王田田, 李清艳, 徐唯哲, 徐先发. 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4, 31(2):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