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页
期刊信息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出版范围
学术伦理
出版社声明
获奖情况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专题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版
版权协议转让
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远程编辑
主编审稿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粗针穿刺活检明确误诊为甲状腺原发肿瘤的晚期食管癌1例
袁杰, 章书铭, 范天苗, 张丹峰, 黄军, 艾勇彪, 杨丽
摘要
(
1789
)
PDF
(474KB)(
756
)
可视化
甲状腺肿瘤(Thyroid Neoplasms);误诊(Diagnostic Errors);食管肿瘤(Esophageal Neoplasms);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
2022, 29 (12): 804-.
Select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一种新的延误注射剂量调整方案在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于青青, 唐隽, 王跃建, 王凯, 刘悦胜, 刘美华
摘要
(
1613
)
PDF
(429KB)(
982
)
可视化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期间一种新的延误注射剂量调整方案在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AR)患者常规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0-01-01~2020-06-01新冠感染疫情期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行阿罗格常规SCIT延误注射的AR患者,将其数量与2017~2019年同期延误注射的AR患者数量进行比较;并将2020-01-01~2020-06-01疫情期间不伴哮喘的早期延误注射患者(剂量累加阶段延误2~4周以及维持阶段延误6~8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本团队设计的新剂量调整方案,对照组采用阿罗格常规SCIT参考剂量调整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剂量调整时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剂量调整前及调整后治疗6个月时患者鼻眼部总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差异;患者对所采用剂量调整方案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2020-01-01~2020-06-01疫情期间阿罗格常规SCIT延误注射患者共83例,显著高于2017~2019年同期数量。疫情期间不伴哮喘且完成连续6个月及以上治疗的早期延误注射患者60例,共发生72次延误注射,其中观察组30例,共发生37次延误注射,对照组30例,共发生35次延误注射,两组延误注射患者进行剂量调整时均无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86);两组患者剂量调整前、调整后6个月时症状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424,P =0.773),相应时间的药物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593,P =0.571);观察组对新剂量调整方案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参考剂量调整方案的满意度评分(P =0.000)。结论 疫情期间阿罗格常规SCIT延误注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新剂量调整方案在延误注射患者中应用安全性高、满意度评分高,其安全性、调整后短期临床疗效与参考剂量调整组相当。当延误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当次注射可以重复使用末次耐受剂量,将注射液平分两臂先后注射,之后常规步伐继续免疫治疗,避免减量、重新剂量累加的过程,达到治疗效率和安全性的良好平衡,但该方案仅适用于很好耐受末次注射剂量的患者。
2022, 29 (12): 775-.
Select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耳蜗大小及形态的CT研究
孟娟, 张帆, 秦兆冰
摘要
(
1498
)
PDF
(738KB)(
783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耳蜗大小及形态评估对微小耳蜗畸形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意义。方法 42例(84耳)CT示耳蜗结构正常的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为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组,42名(84耳)听力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在耳蜗标准坐标系统上测量耳蜗大小:耳蜗底转长径、底转宽径、耳蜗高度、不同位置(180°、270°、360°、720°)耳蜗长度及耳蜗全长;耳蜗形态:耳蜗底转倾斜角、一二转间夹角及底转形状。比较各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CI组耳蜗大小参数均小于对照组(P <0.05)。耳蜗形态参数两组间无差异(P >0.05)。结论 耳蜗大小评估对诊断微小耳蜗畸形及人工耳蜗电极个性化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耳蜗形态评估有助于预测人工耳蜗手术难易。
2022, 29 (12): 767-.
Select
基于磁共振灌注指标构建晚期鼻咽癌缓解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研究
徐开睿, 王小飞, 章誉耀, 黄武
摘要
(
1435
)
PDF
(436KB)(
711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缓解效果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磁共振灌注指标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诊疗方案优化及个体化应用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共150例,记录临床病理、磁共振检查及缓解效果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价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缓解效果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用于患者放化疗缓解效果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150例患者放化疗后缓解104例,未缓解4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磁共振扫描证实肿瘤最大径、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序列扫描下肿瘤组织血流量均与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缓解效果有关(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磁共振ASL序列扫描下肿瘤组织血流量均是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缓解效果独立影响因素(P <0.05)。基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磁共振ASL序列扫描下肿瘤组织血流量构列线图模型C指数=0.90(95%CI : 0.84~0.97),提示此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列线图模型用于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缓解效果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CI :0.81~0.9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5%和74.39%。结论 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缓解效果除受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类型影响外,还与磁共振灌注指标关系密切,而基于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缓解效果预测方面具有良好效能。
2022, 29 (12): 754-.
Select
听神经瘤临床听力学特征分析
郭翠翠, 王现蕾, 夏寅
摘要
(
1409
)
PDF
(356KB)(
783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临床听力学特征,为听神经瘤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的394例单侧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和颅脑增强MRI。结果 患侧听力正常者54例,轻度听力损失58例,中度63例,中重度45例,重度45例,极重度31例,全聋者98例;高频听力损失最多见。24.7%患者言语识别率和纯音测听下降不成比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正常者8例,波形缺失者228例和其他波形异常者158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诊断听神经瘤的敏感度:内听道内肿瘤85.7%,内听道外98.5%。结论 听神经瘤的听力学表型多样,听力正常者不能排除听神经瘤;听力损失程度不能预判肿瘤大小;纯音测听与言语识别率不一致应警惕蜗后病变;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诊断听神经瘤敏感度随肿瘤增大而增加。
2022, 29 (12): 763-.
Select
老年性聋患者听力损失、认知功能下降和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分析[论著]
王瑶, 高雨婷, 张悦, 刘思奇, 杨静, 赵敏, 胡鑫, 马文, 高飞
Select
本期封面
摘要
(
1378
)
PDF
(277KB)(
687
)
可视化
2022, 29 (12): 817-.
Select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指标[综述]
徐孟宇, 韩德民
摘要
(
1339
)
PDF
(303KB)(
798
)
可视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人群中非常普遍的睡眠呼吸疾病,因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气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可出现睡眠打鼾、呼吸暂停、日间嗜睡等症状,增加患者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近年来,几项大项队列研究均未能显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在OSAHS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益处,更多研究者对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能否充分反映OSAHS患者病理生理损害程度、衡量其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出质疑,并从间歇性缺氧、反复觉醒等OSAHS的主要病理生理损害机制入手,提出许多新型风险预测指标,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对于OSAHS患者的精准化治疗。
2022, 29 (9): 573-.
Select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人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论著]
张景华, 李沫, 傅新星, 吕继辉, 王媛, 王松建, 刘怡, 王硕
Select
改良内镜辅助眶内外壁减压治疗活动期难治性Graves眼病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张海霞, 田鹏, 刘翔, 曾鹏, 党华, 邹华, 王梅
摘要
(
1324
)
PDF
(1278KB)(
81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改良内镜辅助眶内外壁减压治疗活动期难治性Graves眼病视神经病变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2017年3月~2019年3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眼病多学科诊疗组收治的9例激素冲击后视力恶化的患者行急诊减压手术,采用内镜辅助内壁减压联合经重睑延长切口的内镜辅助深外侧壁减压的个体化手术。观察术后1年患者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视力、眼内压、眼球突出度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应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年以上,患者CAS分值、视力、眼压、眼球突出度及生活质量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仍有复视3例,斜视3例。结论 个体化改良内镜辅助的深外侧壁联合内侧壁减压手术对活动期难治性Graves眼病视神经病变具有肯定疗效。
2022, 29 (12): 771-.
Select
儿童颞骨乳突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
房宏伟, 曹波, 崔艳, 李亮, 刘广平
摘要
(
1316
)
PDF
(792KB)(
751
)
可视化
2022, 29 (12): 806-.
Select
重视老年听力损失的研究 强化主动健康工作的推进[述评]
刘博, 傅新星
Select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分析模型
李晨曦, 刘英, 方昌, 刘慧, 龚忠诚
摘要
(
1290
)
PDF
(462KB)(
999
)
可视化
目的 基于癌症统计数据库(SEER)构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患者列线图模型并预后分析。方法 利用SEER肿瘤登记注册数据库,提取2010~2017年诊断为SACC的所有患者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累及腺体、组织学分型、肿瘤分期(TNM)、手术情况等分类数据。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并对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平衡进行研究。对训练队列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模型。最后,采用后向归纳法并利用绩效评价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确定最终预测模型。结果 将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累及腺体等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确定预测模型。结果显示,≥80岁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OR=0.610,95%CI : 0.424~0.877),临床Ⅱ期SACC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低于Ⅰ期(OR=0.422,95%CI : 0.237~0.750)。在模型预测能力方面,训练队列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
(95%CI : 0.829~0.873),验证队列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 : 0.813~0.885),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1(95%CI :0.779~0.804)、0.803(95%CI : 0.759~0.846)和0.790(95%CI :0.777~0.804)。结论 SEER分析表明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接受手术与否是SACC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CC患者整体预测效果良好。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诊断后应给予更多关注,这些发现可能为SACC患者的筛查和治疗提供预防指南。
2022, 29 (12): 749-.
Select
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通道调节慢性鼻窦炎上皮细胞自噬及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作用探究
王丽, 黄永阳, 张义, 綦彬, 万龙, 陈才盛
摘要
(
1286
)
PDF
(3446KB)(
860
)
可视化
目的 探究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 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1,TRPA1)对慢性鼻窦炎(CRS)上皮细胞自噬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lar-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RPA1在对照组、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nasal-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及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各组患者鼻黏膜组织内自噬水平;分离培养鼻黏膜上皮细胞,利用细胞角蛋白AE1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上皮细胞;将鼻黏膜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TRPA1抑制剂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TRPA1在mRNA和蛋白上的表达水平,以自噬双标腺病毒mRFP-GFP-LC3感染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自噬情况,并使用透射电镜观测各组细胞自噬小体形成,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ICAM-1在mRNA和蛋白上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CRSsNP与CRSwNP患者鼻黏膜上TRPA1平均光密度值升高,其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上调(P<0.05),且LC3-II平均光密度值升高,LC3-II/LC3-I比值升高,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P<0.05),组织内自噬水平升
高。成功分离到生长密集、形状为梭形或多边形以及AE1呈阳性表达的鼻黏膜上皮细胞;与LPS组比较,经过LPS与TRPA1抑制剂共处理的鼻黏膜上皮细胞TRPA1 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调(P <0.05),自噬溶酶体红色荧光减弱,自噬小体也明显减少,同时,ICAM-1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调(P<0.05)。结论 CRS中TRPA1表达异常增加,自噬水平也升高,靶向抑制TRPA1能够抑制CRS上皮细胞自噬以及ICAM-1表达的升高。
2022, 29 (12): 780-.
Select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主客观鼻塞的相关性研究[论著]
施云瀚, 李彦如, 娄鸿飞, 王慧君, 周怡, 王蠡, 韩德民
Select
国产III型睡眠呼吸监测设备在非复杂成人受试者中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准确性研究[论著]
杨诗垠, 郭文彬, 袁捷, 许华俊, 黄炜峻, 刘玉璞, 朱华明, 孟丽丽, 关建, 易红良, 殷善开
摘要
(
1268
)
PDF
(510KB)(
1035
)
可视化
目的 在非复杂成人受试者中,评价国产Ⅲ型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共纳入121例疑患OSA、且无严重基础疾病的非复杂成年人,研究对象在睡眠实验室同步完成Ⅰ型(Philips Respironics,Alice 5/6)及Ⅲ型(怡和嘉业,PolyWatch YH-600B)睡眠呼吸监测。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Kendall相关系数、Kappa
值等统计方法,评价两者监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基于Ⅲ型监测仪判读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Ⅰ型监测结果相关性佳(r =0.904,P <0.001),但显著低于Ⅰ型监测结果(28.1次/h vs 37.2次/h,P<0.01), 做Bland-Altman图分析,AHI之间差值为4.50±11.85)次/h,一致性界限为-18.73~27.72。区分OSA严重程度时(无、轻度、中度、重度),Kendall相关系数为0.92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31,均提示诊断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诊断中-重度OSA时,III型监测仪的敏感度93.9%,特异度93.2%,阳性似然比13.8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 在非复杂成人受试者中,国产Ⅲ型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PolyWatch
诊断OSA、尤其是中重度OSA时具有较好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同其他Ⅲ型设备一样,其倾向于低估OSA病情。
2022, 29 (9): 563-.
Select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继发嗅觉障碍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贺星华, 李静波, 王俊杰, 陈文明, 陈璐璐
摘要
(
1254
)
PDF
(410KB)(
713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继发嗅觉障碍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中医院2016年1月~2020年6月收治行鼻内镜手术治疗CRSwNP患者共176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嗅觉障碍分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RSwNP患者继发嗅觉障
碍独立影响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临床效能。结果 两组左侧/右侧/双侧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评分总分、双侧总吸气、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评分总分和BUN水平是CRSwNP患者继发嗅觉障碍独立影响因素(P <0.05);描绘ROC曲线计算预测模型AUC=0.88(95%CI : 0.81~0.9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7.26%和91.60%。结论 CRSwNP患者继发嗅觉障碍发生与改良鼻窦CT双侧嗅区评分总分和BUN水平密切相关;同时基于可能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临床效能。
2022, 29 (12): 787-.
Select
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孙红村, 曹澄, 江文博, 胡建道
摘要
(
1245
)
PDF
(423KB)(
740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收治的78例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分为治疗有效和无效两组。比较血液学检验相关参数的差异。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对于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 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治疗有效组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P 分别为0.001和0.02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纤维蛋白原水平能显著影响其预后(P =0.032)。而且,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有显著的预测价值(P =0.001),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4%和60.0%。结论 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临床应用指标。
2022, 29 (12): 759-.
Select
创新技术驱动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述评]
叶京英, 李彦如, 韩德民
Select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论著]
刘岩, 于丹, 张慧慧, 郭海仙, 刘悦, 张悦, 聂帅, 靳凤颖, 文连姬
摘要
(
1209
)
PDF
(948KB)(
821
)
可视化
目的 通过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并分析差异蛋白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纳入10例OSAHS患者和1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训练组,对外周血清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有差异表达显著的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继续纳入33例OSAHS患者和25名健康受试者作为验证组,检测外周血清中差异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已有文献,分析有意义的差异蛋白对临床诊断的价值。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OSAHS患者血清表达上调蛋白32个,表达下调蛋白44个。与健康受试者相比,OSAHS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免疫功能、细胞分泌和金属离子结合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唾液分泌(salivary secretion)和胃酸分泌(gastric acid secretion)通路中。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预测OSAH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95%CI=0.788~0.967),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758;过氧化氢酶(CAT)预测OSAHS的AUC为0.845(95%CI=0.731~0.959),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788。结论 OSAHS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与免疫功能、细胞分泌和金属离子结合等相关。OSAHS患者血清SOD和CAT表达均显著下降,SOD和CAT对OSAHS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2022, 29 (9): 568-.
2025
第32卷 / 第2期
创刊:1994年
刊期:月刊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主编:韩德民
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
推荐编委意见调查表
编委(审稿人)信息登记表
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
相关链接
更多
作者投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远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