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页
期刊信息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出版范围
学术伦理
出版社声明
获奖情况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专题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版
版权协议转让
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远程编辑
主编审稿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逆行性环咽肌功能障碍
李进让
摘要
(
923
)
PDF
(344KB)(
363
)
可视化
逆行性环咽肌功能障碍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疾病,以不能打嗝、恶心、胸痛、咽喉部咕噜声、腹部过度胀气及呕吐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环咽肌肉毒素注射多数可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使广大医患认识该病,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2023, 30 (7): 474-.
Select
本期封面
摘要
(
834
)
PDF
(336KB)(
279
)
可视化
2023, 30 (7): 477-.
Select
中耳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马思捷, 陈兴健, 赵瑜梨, 段世宏
摘要
(
818
)
PDF
(622KB)(
349
)
可视化
2023, 30 (8): 535-.
Select
本期封面
摘要
(
801
)
PDF
(309KB)(
292
)
可视化
2023, 30 (8): 550-.
Select
鼻咽部及翼腭窝畸胎瘤1例
朱鑫, 夏曦, 赵锐, 冯成敏, 吴俊志, 刘海
摘要
(
797
)
PDF
(620KB)(
324
)
可视化
2023, 30 (8): 533-.
Select
鼻窦CT评分联合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和白细胞介素6预测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br#
胡焱, 陈剑波
摘要
(
776
)
PDF
(448KB)(
454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鼻窦CT评分联合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收治的ECRSwNP患者92例,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根据术后1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9)和未复发组(n=63)。比较两组鼻窦CT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及组织Eos百分比(Eos%)与鼻窦CT评分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探究鼻窦CT评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IL-6对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前组筛窦评分、后组筛窦评分、鼻窦CT评分及筛窦与上颌窦评分比值(E/M比)均大于未复发组(P<0.05);组织Eos%与前组筛窦评分、后组筛窦评分及E/M比均呈正相关(r =0.305、0.381、0.642,P 均<0.05),外周血Eos%与前组筛窦评分、后组筛窦评分及E/M比亦呈正相关(r =0.272、0.346、0.525,P 均<0.05)。复发组哮喘患者占比、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组织Eos%、外周血Eos%及sIgE、IL-6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组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外周血Neu%则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清sIgE、IL-6及高E/M比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IgE、IL-6、E/M比及三者联合预测ECRSwNP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AUC分别为0.818、0.758、0.696、0.915,三项指标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高水平血清sIgE、IL-6及高E/M比是E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风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2023, 30 (8): 529-.
Select
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自发性纵隔气肿1例
马良, 李成文
摘要
(
771
)
PDF
(415KB)(
292
)
可视化
咽痛(pharyngalgia);纵隔气肿(Mediastinal Emphysema)
2023, 30 (7): 471-.
Select
颈交感链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
师娟, 贺凯璇, 刘玉和, 刘良发, 路承, 李万鑫
摘要
(
770
)
PDF
(805KB)(
329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术中是否保留颈交感链对颈交感链神经鞘瘤(cervical sympathetic chain neurilemmoma,CS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5例CSCL患者病例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经验、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 5例CSCL患者术中均先试行包膜内核除术,4例成功保留颈交感链,术后4~14 d出现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HS),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患者未有第一口综合征(first bite syndrome,FBS)并发症;1例切断颈交感链,术后3 d出现HS,随访21个月未恢复,患者出现严重的FBS并发症,随访21个月无明显减轻。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未发现复发。结论 CSCL手术时应首先尝试包膜内核除,如果能成功保留颈交感链,可以避免FBS并发症,尽管术后会出现HS,但仍可恢复。
2023, 30 (8): 524-.
Select
成人鳃裂畸形患者临床分析
王耀文, 谢奇伟, 程鹏, 胡慈浩, 陈旭东, 唐世雄
摘要
(
758
)
PDF
(734KB)(
302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成人鳃裂畸形的临床特征、检查手段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21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的25例成人鳃裂畸形患者,分析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成人鳃裂畸形男女比例为7∶18,病程(113.92±154.20)个月。囊肿型16例,瘘管型9例。第一鳃裂来源5例,第二鳃裂来源17例,第三鳃裂来源3例。就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8例、口腔科6例、甲状腺外科1例。MRI检查可显示病变及走行。术后复发7例(28%),其中囊肿型者1例,瘘管型者6例。3例累及腮腺、面神经;2例累及同侧甲状腺、颈鞘、喉返神经。所有患者均手术治愈,无面瘫、声嘶等并发症。结论 成人鳃裂畸形就诊科室分布广,涉及解剖复杂,相关科室提高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和外科处理能力,避免漏诊误诊,减少疾病复发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2023, 30 (8): 527-.
Select
本期目录
摘要
(
748
)
PDF
(916KB)(
273
)
可视化
2023, 30 (7): 478-.
Select
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的可视化分析
徐婷, 赵会玲
摘要
(
742
)
PDF
(2149KB)(
420
)
可视化
目的 了解国外头颈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12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HNC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6.1.R3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最终呈现该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 最终纳入1 663篇文献,近十年来HNC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文献发表呈上升趋势,Rogers SN是近年来发文最多的作者,德克萨斯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美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通过关键词突现并结合文献研读发现,HN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HNC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出现口干症和吞咽困难的原因及干预措施等是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趋势。结论 目前,HNC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可以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3, 30 (8): 539-.
Select
慢性鼻窦炎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对鼻窦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
卢书轩, 池万磊, 徐锦, 熊海丹
摘要
(
738
)
PDF
(350KB)(
231
)
可视化
目的 探究慢性鼻窦炎(CRS)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对鼻窦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的82例CRS患者,用简单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鼻内镜Messerklinger微创手术,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置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对照组则术后鼻药物喷剂给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鼻窦黏膜恢复(Lund-Kennedy评分)、鼻黏膜纤毛输送率、鼻腔鼻窦结果测量20条(SNOT-20),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68%,优于对照组的75.61%(P<0.05)。治疗后,两组息肉、水肿、鼻漏Lund-Kennedy评分低于治疗前,瘢痕、结痂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鼻黏膜纤毛传输率及SNOT-20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0.00% vs 2.44%)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置入CRS患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可促进鼻窦黏膜上皮化,纤毛传输率提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2023, 30 (5): 331-.
Select
基于不同算法预测模型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比较
刘康, 刘稳, 周鹏, 耿诗, 神平, 赵蕾
摘要
(
733
)
PDF
(418KB)(
344
)
可视化
目的 基于不同算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建模,比较四种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性,以建立自动筛选和诊断OSAHS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多导睡眠监测的277例患者,以人口学信息、病史、ESS作为预测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明显差异的变量,然后分别建立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模型、逻辑回归(LR)模型、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及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采用AUC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LR预测的准确率为0.91,AUC为0.97;XGBoost的预测准确率为0.94,AUC为0.97;LightGBM的预测准确率为0.93,AUC为0.98;SVM的准确率为0.89,AUC为0.95。结论 LR、SVM、XGBoost、LightGBM对OSAHS预测效果均较好,LightGBM的效果最佳。
2023, 30 (7): 467-.
Select
喉神经内分泌癌1例
张瑾, 丁德涛, 宋攀攀, 李岩, 张辉, 司梦, 韩思敏, 吴允刚
摘要
(
733
)
PDF
(885KB)(
325
)
可视化
2023, 30 (8): 537-.
Select
佩戴口器时气道结构变化预测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咽腔塌陷性的改善
李彦如, 施云瀚, 曹莉莉, 亢丹, 费南希, 曲晓霞, 杨庆文, 韩德民
摘要
(
726
)
PDF
(414KB)(
342
)
可视化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佩戴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简称口器)时咽腔形态结构变化与咽腔不同平面塌陷度改善的关系。探索佩戴口器能改善咽腔塌陷的患者特征。方法 31例OSAHS患者分别于平静呼吸和佩戴口器时,MRI获取上气道结构测量指标,药物诱导电子喉镜评估软腭后、口咽、舌根及会厌平面咽腔塌陷度。分析佩戴口器的气道结构变化与咽腔塌陷性改善间的关联性。对比咽腔塌陷改善者与未改善者的差异。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为(37.0±10.9)岁,AHI为(50.5±21.4)次/h。12例(38.7%)患者佩戴口器时软腭后/口咽区域塌陷显著改善,病情相对减轻,最低血氧更高(P =0.005);其佩戴口器时的腭后气道最小截面积、悬雍垂截面积和腭后气道体积增量优于改善不明显者(P =0.017,P =0.003,P =0.008)。22例存在舌后区塌陷者,11例(50%)改善者佩戴口器时舌后最小截面积的增大更加明显(P =0.008)。在会厌平面塌陷者,9例改善明显者悬雍垂和舌后最小截面积左右径增大更明显(P =0.004,P =0.018)。结论 OSAHS患者清醒时佩戴口器的咽腔结构扩大量与睡眠时对应气道平面的塌陷性改善程度关联。有助于评估佩戴口器对各平面咽腔塌陷的改善情况。
2023, 30 (8): 510-.
Select
388例儿童扁桃体肥大细菌学分析
左路杰, 耿江桥, 赫莉, 张爱英, 黄爱萍, 王丽, 刘莹莹
摘要
(
707
)
PDF
(455KB)(
381
)
可视化
目的 多因素研究分析儿童扁桃体肥大细菌学特点。方法 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扁桃体肥大患儿388例,术中留取扁桃体表面分泌物及扁桃体实体组织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养条件致病菌检出情况,比较患儿在性别、年龄、孕周、喂养方式等多个相关因素间的差异并分析其药敏特点。结果 扁桃体肥大患儿中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32.47%(126/38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为主。伴鼻窦炎患儿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43.52%(47/108),高于不伴鼻窦炎患儿条件致病菌检出率28.21%(79/28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325,P =0.004);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35.26%(116/329),高于不伴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条件致病菌检出率16.95%(10/5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684,P =0.006)。在性别、年龄、孕周、喂养方式、家庭宠物、生活环境、病史长短等因素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上常见细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及磺胺类耐药明显。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为儿童扁桃体肥大的菌群分布中主要的条件致病菌,鼻窦炎及腺样体肥大是影响儿童扁桃体肥大菌群的重要因素。在儿童扁桃体肥大及其相关疾病诊治中,头孢类抗生素仍是用药首选。
2023, 30 (8): 515-.
Select
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继发性出血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李云雁, 黎奥, 韩朝晖, 燕志强
摘要
(
705
)
PDF
(452KB)(
337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继发性出血风险因素,并探讨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38例接受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术后24 h后有无发生继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围术期相关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扁桃体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依据筛选的风险因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拟合度及预测效能评价。结果 本次入选的338例患儿术后继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0.95%(37/338),其中出血程度Ⅰ级35例(10.36%)、Ⅱ级2例(0.59%),无Ⅲ~Ⅳ级。所有出血情况均发生于术后2周内,其中术后6天发生9例,占总出血例数的比例最高(24.32%)。与未出血组比较,出血组患儿年龄、术后疼痛评分较高,监护人初中及以下学历、扁桃体炎发作频次≥3次/年、扁桃体全部切除、术后感染、术后进食不当的占比较高,扁桃体轻度包埋、术者工作经验≥6年、抗生素使用时间>3 d占比较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监护人初中及以下学历、扁桃体全部切除、术后感染、术后疼痛评分高、术后进食不当是影响术后继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继发性出血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0.125+0.315×监护人初中及以下学历+0.287×扁桃体全部切除+0.812×术后感染+0.418×术后疼痛评分+0.133×术后进食不当(χ2=24.192,P <0.001)。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Hosmer-Lemeshow χ2=1.987,P =0.22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术后继发性出血的AUC为0.893(95%CI:0.855~0.924,P<0.05),灵敏度89.19%、特异度80.40%、约登指数0.696。结论 监护人初中及以下学历、扁桃体全部切除、术后感染、疼痛评分高、进食不当是影响继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方程对于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继发性出血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2023, 30 (8): 519-.
Select
本期目录
摘要
(
705
)
PDF
(953KB)(
304
)
可视化
2023, 30 (8): 551-.
Select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
赵玮, 张志强, 肖士卿, 景丰, 沈立台, 赵文, 王朋, 刘小娜
摘要
(
703
)
PDF
(581KB)(
48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6年3月~2021年12月4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碘普罗胺泪囊造影,确定阻塞部位位于泪囊。选取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行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组患者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患者,经过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发现A组患者在术后2周和1个月内吻合口周围痂皮较少,吻合口上皮化程度较快,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吻合口无明显差异。结论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早期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诱导毛细血管胚芽形成与再上皮化,加速鼻腔泪囊吻合口的上皮化的进程。
2023, 30 (7): 464-.
Select
舌根来源碰撞癌1例
高文, 秦世成, 封丽菲, 张洋
摘要
(
687
)
PDF
(679KB)(
301
)
可视化
2023, 30 (7): 472-.
2025
第32卷 / 第2期
创刊:1994年
刊期:月刊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主编:韩德民
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
推荐编委意见调查表
编委(审稿人)信息登记表
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
相关链接
更多
作者投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远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