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 论著
  • 中国人群吸烟与口腔癌关系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饶远生,郭永丽,黄育北,葛文彤,张杰,彭晓霞,韩书婧,初平,鲁洁,邰隽
    2014, 21 (10): 505-510.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吸烟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及关联强度。方法 系统检索CNKI、万方、维普,及Pud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研究。结果 共有19篇(1篇队列研究,18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章纳入最终分析,包括患者4971例,对照182 7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者相对不吸烟者发生口腔癌的风险为3.87(95% CI ,2.60-5.76)。吸烟年份长(>15年)相对吸烟年份短(≤15年)的吸烟者发生口腔癌的风险为2.19(95% CI ,1.10-4.35)。每天吸烟支数多(>20支/d)相对于每天吸烟支数少(≤20支/d)的吸烟者发生口腔癌风险为2.61(95% CI,1.34-5.09)。结论 在中国吸烟可显著增加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同时口腔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吸烟年份或每天吸烟量的增加显著增加。
  • 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Bcl-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刘学军,陈波蓓,凡启军,倪丽艳,高金建,黄赛瑜,黄加云
    2014, 21 (10): 511-514.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Bcl-2表达的关系,探讨Livin在LSCC
    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LSCC标本42例,声带息肉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SCC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Livin、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LSCC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71.4%(30/42),显著高于声带息肉组织(χ 2=27.679,P <0.01)。临床分期Ⅲ+Ⅳ期L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χ 2=7.087,P <0.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L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 2=5.458,P <0.05)。Livin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665,P <0.05),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657,P <0.05)。结论 Livin在LSCC组织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LSCC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凋亡相关基因p53与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喉癌癌变中起协调作用。
  • 亚砷酸联合LY294002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抑制作用
    杨甫文,伍娟英,黄慧芳,陈贤明
    2014, 21 (10): 515-519.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亚砷酸(As2O3)联合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简称CNE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CNE细
    胞对As2O3和LY294002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TEN、p-AktSer473、p-AktThr308、p-PDK1等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As2O3与LY294002均可显著抑制CNE细胞的生长,而且该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As2O3与LY294002的联合应用对CNE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LY294002(10 μmol/L)处理4 h即可使CNE细胞内p-AktSer473、p-AktThr308、p-PDK1蛋白表达下调,p-PTEN蛋白表达上调。As2O3(4 μmol/L)单独作用12 h后,CNE细胞内蛋白p-AktSer473表达下调,p-AktThr308、p-PDK1、p-PTEN蛋白变化不明显。LY294002(10 μmol/L)与As2O3(4 μmol/L)联合处理12 h,CNE细胞内p-AktSer473、p-AktThr308、p-PDK1等信号分子的下调水平与p-PTEN蛋白的上调强度显著强于LY294002或As2O3的单独作用。结论 As2O3联合LY294002对CNE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
  • 人甲状腺离体射频消融的实验观察
    石文媛,朱强,马腾,胡敏霞,陈晓红
    2014, 21 (10): 520-523.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对人离体甲状腺组织进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了解消融形态、大小和消融区域的病理变化。方法 采用单针双极式电极,设
    定5 W功率,RFA人离体甲状腺新鲜标本18块,观察消融形态,测量消融区大小(长径和宽径),记录消融时间,观察消融区病理改变。结果 消融区长径0.7~1.5 cm,平均(1.15±0.21)cm,宽径0.4~0.9 cm,平均(0.64±0.14)cm。消融时间8~88 s,平均(50.5±20.0)s。肉眼观察显示各标本消融区形态稳定一致,呈椭圆形,剖面上从中心向外周依次是针道区、消融区、消融周围区。镜下显示消融区发生凝固性坏死,细胞结构被破坏,核减少和核变形明显。结论 采用低功率(5W)单针双极式电极RFA人甲状腺离体组织,可获得椭圆形的凝固性坏死的消融区。
  • 病例报道
  • 耳廓血管平滑肌瘤1例
    程波,张志茂,张晓波,裴智,徐晓翔,刘宇飞
    2014, 21 (10): 524-524.
    摘要 ( ) PDF ( 0KB ) ( )   
  • 论著
  •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对症处理
    吴俊,邱建新
    2014, 21 (10): 525-527.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2年10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72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4例。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及处理的措施。结果 44例并发症中,轻度并发症34例,包括骨膜下血肿15例;眩晕19例;重度并发症10例,包括面神经损伤2例;感染2例;植入体周围积液2例;耳蜗骨化电极误植入上半规管,后再次植入1例;磁铁移位及磁力消失各1例;植入体移位1例。无电极耳蜗内扭曲,电极移位,永久性面瘫发生等。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不容忽视,尤其是要防治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 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基因突变分析
    王莹,关兵,徐英,徐丽,吴晶涛,大山
    2014, 21 (10): 528-530.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调查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对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72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遗传性聋病基因问卷调查、耳鼻咽喉专科检查及纯音测听及声导抗听力学评估。采集静脉血作为抽提基因组DNA的血样进行聋病易感基因如线粒体12SrRNA、GJB2基因、GJB3基因和SLC26A4(PDS)基因检测。结果 1例(1.39%)存在线粒体12SrRNA基因1555A﹥G突变,3例(4.17%)存在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3例(4.17%)存在GJB2基因235delC杂合突变,1例(1.39%)GJB2 299delAT纯合突变,1例(1.39%)GJB2 299delAT杂合突变,1例(1.39%)GJB2 235delC/176del 16复合杂合突变,4例(5.56%)GJB2 235delC/299delAT复合杂合突变,2例(2.78%)SLC26A4 IVS7-2A>G杂合突变型,1例(1.39%)SLC26A4 IVS7-2A及2168A>G复合杂合突变,1例(1.39%)SLC26A4 IVS7-2A>G及2162C>T复合杂合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基因突变者18例(25%,
    18/72)。结论 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聋发生率,通过聋病基因诊断,可达到明确病因,指导聋病患者家庭的生育等积极效果。
  • 河南两地区聋儿教育机构患者大前庭水管相关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筛查分析
    朱运华,能玲玲,李梅生,董明敏
    2014, 21 (10): 531-534.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分析河南郑州和南阳地区聋儿教育机构儿童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发生频率,初步探讨大前庭水管相关的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在河南地区聋病残疾人群中的分子诊断意义,为地区聋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南阳聋校、郑州聋儿康复中心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76例,进行聋病病因问卷调查、听力学测试,抽取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运用直接测序法对SLC26A4基因的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进行检测,对突变阳性者行颞骨CT检查,并对其发生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热点突变基因检测显示,在76例聋病患者中,携带SLC26A4基因IVS7-2A>G和2168A>G突变的例数共计21例,总阳性检出率为27.63%(21/76)。IVS7-2A>G纯合突变5例,IVS7-2A>G杂合突变12例,2168A>G杂合突变2例,2168A>G/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2例。研究对象中SLC 26A4基因2168A>G/IVS7-2A>G双等位基因的突变率为9.21%(7/76),IVS7-2A>G突变率为25.00%(19/76),2168A>G突变率为5.26%(4/76),对所有检测到突变的患者行颞骨CT检查,17例存在前庭导水管扩大,前庭导水管扩大率为80.95%(17/21)。结论 河南地区聋儿教育机构的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存在较高的IVS7-2A>G、2168A>G遗传性聋发生率;IVS7-2A>G和2168A>突变检测阳性对患儿父母的婚配、生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蝶窦良性侵袭性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杨东辉,梁敏志,谭向杲,夏广生
    2014, 21 (10): 535-537.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蝶窦良性侵袭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蝶窦良性侵袭性病变的临床资料。19例均行内镜下经蝶入路病变切除。结果 内
    翻性乳头状瘤6例,骨化纤维瘤7例,软骨瘤2例,嗜酸性肉芽肿4例。临床症状以头痛及视觉障碍多见。影像学共同特征是蝶窦骨壁破坏,周围结构受不同程度侵袭。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I期修复成功。术后全部患者无眶内及颅内并发症。随访3~5年,手术全切除15例无复发;次全或大部分切除4例,1例病灶无增大;3例复发,其中1例再次手术治愈,2例恶变并颅内转移死亡。结论 蝶窦良性侵袭性病变呈恶性肿瘤样行为,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性。内镜下彻底切除病变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有别于恶性肿瘤,应注意避免扩大切除范围。
  • 常规避免吸入性变应原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彭华,汪建,陈勇挺,陈国强
    2014, 21 (10): 538-541.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日常避免变应原的措施对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对吸入性变应原过敏的AR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无治疗+不避免变应原;B组,避免变应原;C组,药物治疗;D组,药物治疗+避免变应原。对各组在第0、1、4周时进行症状评分(combined symptom score,CSS)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结果 ①第1周末时,A、B两组患者在CSS及VAS改善程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C、D两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A、B组(CSS:C组与A组:P =0.02,C组与B组:P =0.03,D组与A组:P =0.00,D组与B组:P =0.00;VAS:P 均=0.00)。而D组患者优于C组(CSS:P =0.04;VAS:P =0.00)。②第4周末时,A组与B组及C组与D组在CSS及VAS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避免吸入性变应原能有效提高抗过敏药物对AR的疗效,避免变应原不能作为AR治疗中的单一的治疗措施。
  •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杨酉,刘仲燕,张罗
    2014, 21 (10): 542-545.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血管运动性鼻炎25例,行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鼻阻力、鼻声反射、鼻腔及下气道NO的测量。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观察治疗后1、2、3、4周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鼻用糠酸莫米松治疗后,除嗅觉减退外(t =-0.336,P =0.656),鼻堵(t =7.900,P =0.000)、喷嚏(t =13.129,P =0.000)、鼻痒(t =10.140,P =0.000)、流涕(t =11.8,P =0.000)症状较前好转;患者鼻NO(t =1.528,P =0.14)和下气道NO(t =1.755,P =0.092)表现为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鼻腔阻力(t =17.384,P =0.000)有明显改变;鼻声反射参数鼻腔容积(t =-2.915,P =0.008)、鼻腔最小横截面积(t =-4.179,P =0.000)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血管运动性鼻炎,短期鼻喷激素治疗就可达到较好的症状以及通气功能的改善,但这是鼻部炎症受控制表现的第一步,其改善并不等于气道黏膜炎症的彻底恢复,鼻腔NO仍未回归正常,仍有继续治疗的必要。
  • 布地奈德对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鼻黏膜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李晓华,詹志荣,孙建设,曾斌,薛艳平,王诗琦
    2014, 21 (10): 546-549.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对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鼻内镜术后鼻黏膜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3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CRSsNP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布地奈德组20例(术后布地奈德喷鼻3个月),对照组10例(术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后3个月随访时留取筛区黏膜标本,并对患者行视觉模拟量表主观症状评分及Lund-Kennedy法鼻内镜评分,所有标本行Masson三色(MT)胶原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鼻黏膜基底膜区及黏膜内固有层ECM胶原沉积及成分等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MP-9的表达。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布地奈德组的VAS评分及鼻内镜评分均明显降低(t =-2.489,P =0.019;t =-3.318,P =0.003)。②布地奈德组鼻黏膜在基底膜区及黏膜内固有层ECM胶原沉积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t =15.242,P =0.000;t =7.179,P =0.000)。③两组ECM沉积的胶原均以Ⅰ型胶原纤维为主,Ⅲ型、Ⅳ型胶原较少。④布地奈德组鼻黏膜内MMP-9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 =9.173,P =0.000)。结论 布地奈德能减少CRSsNP鼻内镜术后鼻黏膜ECM胶原的沉积,改善鼻内镜术后疗效,降低MMP-9的表达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 儿童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手术间隔Logistic回归分析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刘国钧,陈波蓓,凡启军,刘学军,陈迎迎,张初琴
    2014, 21 (10): 550-552.
    摘要 ( ) PDF ( 0KB ) ( )   
    目的 探讨儿童复发性喉乳头状瘤(juvenile onset 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JORRP)手术间隔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JORRP患儿共行289次手术的完整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年龄段的JORRP患者手术间隔时间、临床表现及其手术的危险性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年龄增大,手术间隔时间逐渐延长,而声带粘连及肿瘤生长范围广泛明显缩短手术间隔时间。呼吸困难III~IV度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II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3.327,P <0.0001)结论 不超过II度呼吸困难可作为JORRP的手术时机,患者的年龄,肿瘤生长范围及声带有无粘连影响手术间隔时间。
  • 临床经验
  • 全身麻醉鼻内镜下隐蔽部位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
    李良波,龚成,廖勇,谭君武
    2014, 21 (10): 553-554.
    摘要 ( ) PDF ( 0KB ) ( )   
  • 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分析
    费捷,袁媛,张亚娟,李继红,周卫东
    2014, 21 (10): 555-556.
    摘要 ( ) PDF ( 0KB ) ( )   
  • 内镜下切除中耳胆脂瘤
    王进,王晋
    2014, 21 (10): 557-558.
    摘要 ( ) PDF ( 0KB ) ( )   
  •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
    韩旭,崔志春,李海洋,成雷,孙凤新
    2014, 21 (10): 559-560.
    摘要 ( ) PDF ( 0K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