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页
期刊信息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出版范围
学术伦理
出版社声明
获奖情况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专题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版
版权协议转让
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远程编辑
主编审稿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诊疗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和未来
陈晓红, 井溢鑫, 黄志刚
摘要
(
636
)
PDF
(346KB)(
600
)
可视化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olecular tumor board,MTB)诊疗模式应运而生。MTB诊疗模式通过全方位解读基因检测结果及多学科会诊,精确制定满足不同肿瘤患者实际需求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策略。MTB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临床需求,已成为精准肿瘤学领域不可避免的热门话题。但MTB诊疗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大规模基因检测技术尚未普及和临床应用费用高等问题。本文简述MTB诊疗模式的定义,并阐述目前MTB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实施的必要性,以期MTB能够为肿瘤精准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
2023, 30 (9): 610-.
Select
正常听力儿童事件相关电位P1波及失匹配负波随年龄的变化规律
赵诗扬, 蒋妍, 吴文静, 张秋敏, 王媛, 费文轩, 王硕
摘要
(
610
)
PDF
(733KB)(
492
)
可视化
目的 探究正常听力儿童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中P1波及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以及听觉皮层的发育情况。方法 招募2~11岁儿童,在排除听力问题后,于隔声室内静坐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分析随年龄变化P1波以及MMN的振幅和潜伏期的发展趋势。结果 P1波以及MMN的潜伏期均与儿童年龄增长存在显著负相关,P1波的潜伏期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而MMN的潜伏期仅在2~3岁小龄组存在显著性延后。结论 伴随儿童年龄的增长,由言语声诱发的P1波和MMN的潜伏期存在逐渐缩短的趋势,听觉皮层的功能不断发育,因此在临床听觉康复中的效果应根据年龄进行评估。
2023, 30 (7): 430-.
Select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
赵玮, 张志强, 肖士卿, 景丰, 沈立台, 赵文, 王朋, 刘小娜
摘要
(
703
)
PDF
(581KB)(
48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6年3月~2021年12月4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碘普罗胺泪囊造影,确定阻塞部位位于泪囊。选取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行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组患者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患者,经过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发现A组患者在术后2周和1个月内吻合口周围痂皮较少,吻合口上皮化程度较快,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吻合口无明显差异。结论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早期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诱导毛细血管胚芽形成与再上皮化,加速鼻腔泪囊吻合口的上皮化的进程。
2023, 30 (7): 464-.
Select
鼻窦CT评分联合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和白细胞介素6预测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br#
胡焱, 陈剑波
摘要
(
776
)
PDF
(448KB)(
454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鼻窦CT评分联合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收治的ECRSwNP患者92例,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根据术后1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9)和未复发组(n=63)。比较两组鼻窦CT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及组织Eos百分比(Eos%)与鼻窦CT评分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探究鼻窦CT评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IL-6对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前组筛窦评分、后组筛窦评分、鼻窦CT评分及筛窦与上颌窦评分比值(E/M比)均大于未复发组(P<0.05);组织Eos%与前组筛窦评分、后组筛窦评分及E/M比均呈正相关(r =0.305、0.381、0.642,P 均<0.05),外周血Eos%与前组筛窦评分、后组筛窦评分及E/M比亦呈正相关(r =0.272、0.346、0.525,P 均<0.05)。复发组哮喘患者占比、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组织Eos%、外周血Eos%及sIgE、IL-6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组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外周血Neu%则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清sIgE、IL-6及高E/M比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IgE、IL-6、E/M比及三者联合预测ECRSwNP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AUC分别为0.818、0.758、0.696、0.915,三项指标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高水平血清sIgE、IL-6及高E/M比是E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风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2023, 30 (8): 529-.
Select
耳廓再造术后听觉植入皮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处理策略
王丹妮, 任冉, 陈沛维, 杨劲松, 赵守琴
摘要
(
515
)
PDF
(1280KB)(
437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耳廓再造术后听觉植入手术患者的皮瓣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人工听觉植入体取出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4~36岁,中位年龄20岁。均为耳廓再造术与人工听觉植入术分期进行者,间隔时间为2~21年。听觉植入术后2~4个月后出现植入体暴露。所有患者均取出植入体,充分清创并减张后,将清洁骨粉填入骨床后分层减张缝合伤口。结果 术后7~10 d间断拆线、切口一期愈合;经过6~70个月随访,未再发生皮瓣并发症。结论 耳廓再造术后患者行人工听觉植入,需充分考虑覆盖植入体表面皮瓣的张力及血供情况;出现植入体暴露后需取出植入体并对骨床进行填塞修复、促进愈合。
2023, 30 (8): 484-.
Select
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的可视化分析
徐婷, 赵会玲
摘要
(
742
)
PDF
(2149KB)(
420
)
可视化
目的 了解国外头颈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12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HNC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6.1.R3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最终呈现该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 最终纳入1 663篇文献,近十年来HNC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文献发表呈上升趋势,Rogers SN是近年来发文最多的作者,德克萨斯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美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通过关键词突现并结合文献研读发现,HN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HNC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出现口干症和吞咽困难的原因及干预措施等是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趋势。结论 目前,HNC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可以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3, 30 (8): 539-.
Select
甲磺酸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位置试验眼震的影响
刘晶, 孙怡, 张小莉, 佘万东
摘要
(
613
)
PDF
(459KB)(
413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位置试验眼震的影响。方法 2022年1~6月就诊的头晕患者并且予BPPV位置试验检查,其中61例检查前24 h内仅口服过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199例检查前24 h内口服其他药物或者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其停药前、后BPPV位置试验眼震变化情况:检查前24 h内有用药史者,先予第1次BPPV位置试验,记录眼震情况;若第1次位置试验为阴性,嘱其停药24 h后再予第2次BPPV位置试验,记录眼震情况;若第1次位置试验为阳性,予手法复位治疗,1 h后复查,若复位效果欠佳,嘱其停药24 h后再予第2次BPPV位置试验,记录眼震情况。位置试验眼震均通过视频眼罩观察。结果 检查前24 h内仅口服过甲磺酸倍他司汀的患者中,第1次BPPV位置试验眼震阳性者占16.39%(10/61),停药24 h后第2次BPPV位置试验眼震阳性者占49.02%(25/51),停药前、后BPPV位置试验眼震阳性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8.89,P =0.003)。第1次位置试验眼震阳性者中,有5例(50%)在停药24 h后第2次位置试验中眼震强弱程度发生变化,导致定位患侧半规管发生变化:2例左水平半规管BPPV修正为右水平半规管BPPV;1例左水平半规管嵴帽型BPPV修正为右水平半规管嵴帽型BPPV;2例水平半规管嵴帽型BPPV,从第1次位置试验无法根据眼震强弱程度辨别患侧,到第2次位置试验可以根据眼震强弱程度明确患侧。结论 甲磺酸倍他司汀对BPPV位置试验的精确性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患者发病时原有的眼震,建议停药24 h后再做位置试验,有助于BPPV精准诊疗。
2023, 30 (9): 562-.
Select
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及儿童睡眠问卷在学龄前儿童OSA中的应用研究
王莹莹, 孟黎平, 季慧, 刘敏, 洪琴
摘要
(
460
)
PDF
(444KB)(
382
)
可视化
目的 评估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diseas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for childr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18 items survey,OSA-18)量表及简体中文版儿童睡眠问卷(pediatric sleep questionnair,PSQ)在学龄前打鼾儿童中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141例患者,有打鼾伴张口呼吸问题并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了鼻咽部侧位片和整夜便携式睡眠监测(portable monitoring,PM),根据腺样体大小(A/N比值)及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将患者进行分组。由患儿家长填写OSA-18量表及PSQ。比较不同分组患儿的OSA-18量表及PSQ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分析PM和A/N比值与OSA-18及PSQ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结果 OSA组及低氧血症组OSA-18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非OSA组及非低氧血症组,OSA组及低氧血症组PSQ除嗜睡及其他维度,其余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非OSA组及低氧血症组;腺样体病理性肥大组OSA-18除身体症状及日间功能维度,其余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腺样体非病理性肥大组,PSQ总分及呼吸评分高于腺样体非病理性肥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N比值与OSA-18除日间功能外其他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PSQ总分、呼吸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OAHI与OSA-18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PSQ除其他外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LSaO2与OSA-18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PSQ总分、呼吸、行为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 <0.05)。PSQ总分评价是否是OSA及是否存在低氧血症的最佳临界点均为6.5分,OSA-18总分评价是否是OSA及是否存在低氧血症的最佳临界点均为46.5分。结论 OSA-18量表及PSQ可作为筛查学龄前儿童OSA、评估缺氧程度及推测腺样体肥大程度的可靠辅助检查。
2023, 30 (10): 662-.
Select
388例儿童扁桃体肥大细菌学分析
左路杰, 耿江桥, 赫莉, 张爱英, 黄爱萍, 王丽, 刘莹莹
摘要
(
707
)
PDF
(455KB)(
381
)
可视化
目的 多因素研究分析儿童扁桃体肥大细菌学特点。方法 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扁桃体肥大患儿388例,术中留取扁桃体表面分泌物及扁桃体实体组织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养条件致病菌检出情况,比较患儿在性别、年龄、孕周、喂养方式等多个相关因素间的差异并分析其药敏特点。结果 扁桃体肥大患儿中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32.47%(126/38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为主。伴鼻窦炎患儿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43.52%(47/108),高于不伴鼻窦炎患儿条件致病菌检出率28.21%(79/28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325,P =0.004);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35.26%(116/329),高于不伴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条件致病菌检出率16.95%(10/5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684,P =0.006)。在性别、年龄、孕周、喂养方式、家庭宠物、生活环境、病史长短等因素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上常见细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及磺胺类耐药明显。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为儿童扁桃体肥大的菌群分布中主要的条件致病菌,鼻窦炎及腺样体肥大是影响儿童扁桃体肥大菌群的重要因素。在儿童扁桃体肥大及其相关疾病诊治中,头孢类抗生素仍是用药首选。
2023, 30 (8): 515-.
Select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临床分析
李晓华, 王凯, 赵忠燃, 李建华, 黄立桂, 李育广
摘要
(
604
)
PDF
(519KB)(
380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患者术后出血临床特征,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574例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出血临床特点及可能危险因素,探讨不同出血部位与出血程度的关系,分析不同年龄组术后出血特征区别。结果 术后总出血率为5.40%(31/574),以继发性出血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4岁组和≤14岁组患者术后出血率分别为8.30%(22/265)和2.91%(9/30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扁桃体切除术+UPPP患者术后出血率为10.77%(7/65),比单纯扁桃体切除术患者(6.45%,16/248)及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患者(3.07%,8/261)明显增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术后出血呈显著相关(r =1.522,P <0.01);7例扁桃体下极出血中严重出血4例,明显高于扁桃体中段出血(0例)和扁桃体上极出血(1例),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年龄组在出血类型、出血程度及出血部位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年龄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扁桃体下极出血与术后严重出血显著相关。
2023, 30 (9): 579-.
Select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发病因素的研究
张贵玲, 刘明, 时蕾, 张志玉, 时光刚
摘要
(
619
)
PDF
(483KB)(
378
)
可视化
目的 探寻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IFRS)的发病原因,总结IFRS的临床特点,提高IFRS的诊断率和生存率,为IFRS治疗的临床选择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25例IFR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入院的5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及50例真菌球样鼻窦炎(fungal bulbous sinusitis,FBS)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回顾性收集三组患者相应的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寻找IFRS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 IFRS组共25例,平均年龄64.1岁,合并糖尿病22例,高血压12例;CRSwNP组共50例,平均年龄48.5岁,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11例;FBS组共50例,平均年龄50.2岁,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压1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RS组的血葡萄糖水平、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D-二聚体值、尿糖阳性比均高于CRSwNP组和FBS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CRSwNP组和F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年龄、高血压、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血葡萄糖水平、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是IFRS发病的影响因素,糖尿病、白细胞计数是IFRS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2023, 30 (8): 500-.
Select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研究
韩笑, 孙庆斌, 杨玉娟, 连培文, 姚尧, 杨欣, 于国华, 张宇, 宋西成
摘要
(
472
)
PDF
(491KB)(
374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MSCs)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表示为:致敏/激发/治疗):对照组(PBS/PBS/PBS),对照+HP-MSCs组(PBS/PBS/HP-MSCs),AR+PBS组(OVA/OVA/PBS),AR+HP-MSCs组(OVA/OVA/HP-MSCs)。建立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诱导的小鼠AR模型,在造模的第20天尾静脉注射0.2 ml PBS或HP-MSCs。评估各组小鼠AR鼻部症状变化;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外周血IgE、IgG1水平及鼻黏膜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水平。结果 AR+HP-MSCs治疗组AR组小鼠AR行为症状学评分显著减轻(6.25±0.89vs. 3.38±0.74,P<0.00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降低[(1.63±1.03)% vs.(4.13±2.57)%,P<0.05)];外周血IgE、IgG1水平明显降低[(36.89±2.34)ng/ml vs.(57.23±2.81)ng/ml,(21.35±0.80)ng/ml vs.(27.23±0.55)ng/ml,P 均<0.05];鼻黏膜IL-4、IL-5、IL-13水平降低[(229.64±12.23)pg/ml vs.(364.17±18.81)pg/ml;(48.70±3.87)pg/ml vs.(68.36±6.88)pg/ml;(41.27±2.48)pg/ml vs.(60.60±4.75)pg/ml,P 均<0.05]。结论 静脉注射HP-MSCs可以有效治疗小鼠AR,为进一步治疗人AR提供新思路与理论基础。
2023, 30 (5): 311-.
Select
吸烟和饮酒对成年人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影响: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杨晓喆, 赵金铭, 司马宇彤, 赵妍, 王向东, 张罗
摘要
(
656
)
PDF
(506KB)(
370
)
可视化
目的 研究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对过敏性鼻炎(AR)和非过敏性鼻炎(non allergic rhinitis,NAR)发病的影响。方法 我们开展一项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共获得1 964份有效问卷。统计志愿者(包括796名AR,542名NAR和626名对照)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居住地和文化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及基线资料,另外收集吸烟、饮酒、合并症等信息。按年龄、性别进行配对获得两项1∶1病例对照研究(579对AR vs.对照,506对NAR vs.对照)。利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吸烟饮酒等影响因素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饮酒[OR=1.42(95%CI: 1.057-1.908),P =0.0199]和吸烟[OR=1.496(95%CI: 1.046-2.14),P =0.0272]是AR发病的危险因素,乡镇居住为保护因素[OR=0.665(95%CI: 0.444-0.996),P =0.0476],职业分类与AR发病无显著关联。男性患AR风险高于女性[OR=1.485(95%CI: 1.104-1.997),P =0.0089]。分层分析后发现偶尔饮酒、吸烟史5~10年、饮酒史5~10年是AR发病的确证危险因素。但是否饮酒和吸烟均不构成NAR发病的显著的危险因素(P =0.1404和0.9751),分层分析后,也无其他确证危险和保护因素的发现。结论 本研究发现饮酒和吸烟是AR发病的确证危险因素,且此危险因素对AR发病的影响大于NAR,限制饮酒和吸烟作为预防AR发病的手段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2023, 30 (7): 438-.
Select
治疗前血小板长链非编码RNA重编程调节因子与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br#
刘莉萍, 李菁, 徐俊艳, 马萍
摘要
(
461
)
PDF
(549KB)(
365
)
可视化
目的 分析治疗前血小板长链非编码RNA重编程调节因子(lncRNA ROR)与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I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共75例接受IC+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病例资料,另纳入8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血小板lncRNA ROR水平。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评估IC肿瘤反应。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对数秩检验比较2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并进行多变量生存率分析以研究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 局部晚期鼻咽癌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lncRNA RO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27(1.57,3.02)vs. 0.92(0.66,1.50),Z =-7.798,P<0.001]。其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95%CI:0.803~0.914)。中位随访时间为24(3~28)个月,28例(37.33%)患者全因死亡。依据治疗前血小板lncRNA ROR水平的中位值(2.27)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亚组分析,高水平亚组患者OS时间明显短于低水平亚组(Log Rank χ2=27.930,P<0.001);同样,肿瘤反应不满意的患者OS时间明显短于肿瘤反应满意的患者(Log Rank χ2=21.852,P<0.001)。将血小板lncRNA ROR水平与常规肿瘤标志物联合后,对IC肿瘤反应的预测灵敏度增加至78.1%,特异性和AUC分别72.1%和0.823(95%CI :0.731~0.9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血液学毒性反应1~3级、血小板lncRNA ROR水平>2.27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2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小板lncRNA ROR水平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异常升高,其对IC肿瘤疗效以及患者预后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可能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癌候选生物标志物之一。
2023, 30 (8): 477-.
Select
逆行性环咽肌功能障碍
李进让
摘要
(
923
)
PDF
(344KB)(
363
)
可视化
逆行性环咽肌功能障碍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疾病,以不能打嗝、恶心、胸痛、咽喉部咕噜声、腹部过度胀气及呕吐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环咽肌肉毒素注射多数可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使广大医患认识该病,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2023, 30 (7): 474-.
Select
内镜耳道入路手术和显微镜耳后开放手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疗效分析
王莹, 关兵, 常玲美, 郭佳琪, 张垚
摘要
(
575
)
PDF
(789KB)(
354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内镜耳道入路手术和显微镜耳后入路开放手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49例(49耳)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显微镜耳后入路开放手术(开放手术组)25例,采用耳内镜外耳道入路手术(内镜手术组)24例,评估内镜耳道入路手术和显微镜耳后入路开放手术与治疗相关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开放手术组和内镜手术组的人口统计学、疾病特征、并发症、复发率间均无显著差异(P 均>0.05)。开放手术组和内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有显著差异,内镜手术组用时更少,更具优势(t =7.15,P <0.05)。结论 内镜下耳道入路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有效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进行操作,其疗效与传统的显微镜耳后切开入路相似,用时更少。
2023, 30 (9): 599-.
Select
激素补充治疗在围绝经期前庭性偏头痛中的应用
刘平, 魏日富, 郭丽芳, 朱忠寿, 曾笑梅, 李慧凤
摘要
(
514
)
PDF
(472KB)(
353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在围绝经期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治疗中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选取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VM患者,依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再依据患者健康情况和自身意愿是否进行HRT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两组受试者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检测,眩晕残疾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 中重度组眩晕程度(DHI)与偏头痛程度(VAS)及睡眠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均<0.05);5-HT水平与DHI和VAS之间具有负相关性(P 均<0.05)。结论 HRT有助于围绝经期VM的治疗,尤其对于中重度者,在仔细排除禁忌证的前提下,可以尝试HRT的短期治疗。
2023, 30 (8): 488-.
Select
中耳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马思捷, 陈兴健, 赵瑜梨, 段世宏
摘要
(
818
)
PDF
(622KB)(
349
)
可视化
2023, 30 (8): 535-.
Select
转化生长因子β影响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的转录组分析
孟琛, 闫冰, 王阳, 王成硕, 张罗
摘要
(
662
)
PDF
(524KB)(
346
)
可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转录组序列
2023, 30 (8): 506-.
Select
鼻内镜下方形软骨即刻修复复杂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铮, 王琰, 魏宏权, 惠莲, 王斐, 施磊
摘要
(
472
)
PDF
(915KB)(
345
)
可视化
目的 探讨鼻中隔方形软骨应用于复杂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2月因鼻中隔偏曲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确认为复杂性鼻中隔偏曲且术中发生鼻中隔黏膜穿孔,同时应用局部方形软骨修补黏膜穿孔的61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相比较,所有入组患者鼻塞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复查见绝大部分患者(58/61)鼻中隔偏曲矫正效果良好,鼻内镜下术区恢复理想;随访半年,无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鼻中隔方形软骨修补复杂性鼻中隔偏曲术中黏膜穿孔效果良好,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2023, 30 (5): 316-.
2025
第32卷 / 第2期
创刊:1994年
刊期:月刊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主编:韩德民
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
推荐编委意见调查表
编委(审稿人)信息登记表
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
相关链接
更多
作者投稿
主编审稿
专家审稿
远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