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百度指数的中国鼾症关注度和时空特征研究
吴佩燕, 安云崧, 刘蕙, 谢佳璇, 盛晓丽, 张思毅, 卢仲明
摘要503)      PDF (466KB)(2351)   
目的 基于百度指数探讨2014~2019年不同月份以及不同地区我国鼾症的关注度和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百度指数搜索平台,以“打鼾”、“打呼噜”、“鼾症”、“鼻塞”、“嗜睡”、“口干”、“呼吸机”等为搜索关键词,获取2014.1.1~2019.12.31全国人民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其中“打鼾”、“打呼噜”、“鼾症”的搜索量合并为“打鼾”搜索量,分析每年不同月份以及不同地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打鼾的关注度差异,并对每年“打鼾”与各症状词条搜索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全国、各地区鼾症关注度比例通过每年“打鼾”搜索量及各地常住人口数据进行计算获得。结果 ①全国“打鼾”搜索量具有显著的季度分布差异,2015、2016、2018、2019年的搜索高峰(P<0.05)均出现在第一季度(1~3月),2014~2018年的搜索低谷(P<0.05)均出现在第三季度(7~9月)。②“打鼾”搜索量具有显著的地区分布差异,2014~2019年华北地区每年鼾症关注度比例均为四大地区之首,最高达32.45/万(2014年),华东地区次之。③2015~2019年全国“鼻塞”搜索量与“打鼾”搜索量(r 分别为0.66、0.69、0.88、0.87、0.77,P<0.05)呈正相关。
④2015~2017年、2019年全国“口干”搜索量与“打鼾”搜索量(r 分别为0.91、0.65、0.77、0.79,P<0.05)呈正相关,其中
华北地区2014~2019年“口干”搜索量与“打鼾”搜索量均呈正相关,此相关性较其他地区更为显著(r 分别为0.75、0.52、0.87、0.75、0.61、0.82,P<0.05)。⑤2014、2016、2018年全国“嗜睡”搜索量与“打鼾”搜索量(r 分别为0.019、0.012、0.001,P<0.05)呈负相关。结论 我国鼾症的关注度存在着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每年1~3月为关注度高峰期,而7~9月关注度较低;华北地区鼾症关注度显著高于其它地区。
2022, 29 (11): 724-.
国产III型睡眠呼吸监测设备在非复杂成人受试者中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准确性研究[论著]
杨诗垠, 郭文彬, 袁捷, 许华俊, 黄炜峻, 刘玉璞, 朱华明, 孟丽丽, 关建, 易红良, 殷善开
摘要1268)      PDF (510KB)(1035)   
目的 在非复杂成人受试者中,评价国产Ⅲ型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共纳入121例疑患OSA、且无严重基础疾病的非复杂成年人,研究对象在睡眠实验室同步完成Ⅰ型(Philips Respironics,Alice 5/6)及Ⅲ型(怡和嘉业,PolyWatch YH-600B)睡眠呼吸监测。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Kendall相关系数、Kappa
值等统计方法,评价两者监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基于Ⅲ型监测仪判读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Ⅰ型监测结果相关性佳(r =0.904,P <0.001),但显著低于Ⅰ型监测结果(28.1次/h vs 37.2次/h,P<0.01), 做Bland-Altman图分析,AHI之间差值为4.50±11.85)次/h,一致性界限为-18.73~27.72。区分OSA严重程度时(无、轻度、中度、重度),Kendall相关系数为0.92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31,均提示诊断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诊断中-重度OSA时,III型监测仪的敏感度93.9%,特异度93.2%,阳性似然比13.8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 在非复杂成人受试者中,国产Ⅲ型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PolyWatch
诊断OSA、尤其是中重度OSA时具有较好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同其他Ⅲ型设备一样,其倾向于低估OSA病情。
2022, 29 (9): 563-.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分析模型
李晨曦, 刘英, 方昌, 刘慧, 龚忠诚
摘要1290)      PDF (462KB)(999)   
目的 基于癌症统计数据库(SEER)构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患者列线图模型并预后分析。方法 利用SEER肿瘤登记注册数据库,提取2010~2017年诊断为SACC的所有患者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累及腺体、组织学分型、肿瘤分期(TNM)、手术情况等分类数据。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并对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平衡进行研究。对训练队列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模型。最后,采用后向归纳法并利用绩效评价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确定最终预测模型。结果 将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累及腺体等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确定预测模型。结果显示,≥80岁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OR=0.610,95%CI : 0.424~0.877),临床Ⅱ期SACC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低于Ⅰ期(OR=0.422,95%CI : 0.237~0.750)。在模型预测能力方面,训练队列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
(95%CI : 0.829~0.873),验证队列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 : 0.813~0.885),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1(95%CI :0.779~0.804)、0.803(95%CI : 0.759~0.846)和0.790(95%CI :0.777~0.804)。结论 SEER分析表明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接受手术与否是SACC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CC患者整体预测效果良好。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诊断后应给予更多关注,这些发现可能为SACC患者的筛查和治疗提供预防指南。
2022, 29 (12): 74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一种新的延误注射剂量调整方案在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于青青, 唐隽, 王跃建, 王凯, 刘悦胜, 刘美华
摘要1613)      PDF (429KB)(982)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期间一种新的延误注射剂量调整方案在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AR)患者常规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0-01-01~2020-06-01新冠感染疫情期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行阿罗格常规SCIT延误注射的AR患者,将其数量与2017~2019年同期延误注射的AR患者数量进行比较;并将2020-01-01~2020-06-01疫情期间不伴哮喘的早期延误注射患者(剂量累加阶段延误2~4周以及维持阶段延误6~8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本团队设计的新剂量调整方案,对照组采用阿罗格常规SCIT参考剂量调整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剂量调整时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剂量调整前及调整后治疗6个月时患者鼻眼部总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差异;患者对所采用剂量调整方案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2020-01-01~2020-06-01疫情期间阿罗格常规SCIT延误注射患者共83例,显著高于2017~2019年同期数量。疫情期间不伴哮喘且完成连续6个月及以上治疗的早期延误注射患者60例,共发生72次延误注射,其中观察组30例,共发生37次延误注射,对照组30例,共发生35次延误注射,两组延误注射患者进行剂量调整时均无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86);两组患者剂量调整前、调整后6个月时症状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424,P =0.773),相应时间的药物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593,P =0.571);观察组对新剂量调整方案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参考剂量调整方案的满意度评分(P =0.000)。结论 疫情期间阿罗格常规SCIT延误注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新剂量调整方案在延误注射患者中应用安全性高、满意度评分高,其安全性、调整后短期临床疗效与参考剂量调整组相当。当延误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当次注射可以重复使用末次耐受剂量,将注射液平分两臂先后注射,之后常规步伐继续免疫治疗,避免减量、重新剂量累加的过程,达到治疗效率和安全性的良好平衡,但该方案仅适用于很好耐受末次注射剂量的患者。
2022, 29 (12): 775-.
人乳头状瘤病毒E6和E7蛋白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及稳定转染喉上皮细胞系的建立
肖洋, 周思含, 牛子捷, 王军
摘要972)      PDF (1375KB)(945)   
目的 分别构建过表达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6型和11型的E6、E7癌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建立HPV6-E6-E7和HPV11-E6-E7基因过表达的SNU-1076喉上皮细胞系模型。方法 分别合成表达HPV6-E6-E7和HPV11-E6-E7基因的片段,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HBLV-CMV-h-HPV6-E6-E7-3FLAG-ZsGreen-Puro和pHBLV-CMV-h-HPV11-E6-E7-3FLAG-ZsGreen-Puro。包装慢病毒后转染进入人喉上皮细胞系SNU-1076,经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得到阳性克隆。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HPV6-E6-E7和HPV11-E6-E7基因过表达的水平。结果  通过测序验证质粒构建的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转染HPV6-E6-E7和HPV11-E6-E7基因的SNU-1076细胞系相较于转染对照空载体的细胞系出现了明显的扩增曲线。其中HPV6-E6-E7的过表达效果为41 692倍,HPV11-
E6-E7的过表达效果为124 957倍。结论 利用慢病毒法成功分别建立了过表达HPV6-E6-E7和HPV11-E6-E7的喉上皮SNU-1076细胞系。
2022, 29 (12): 790-.
鼻腔鼻窦低级别非肠型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康骋, 陈静静, 陈晓红, 余啸, 汪际云, 曾祥嫚
摘要889)      PDF (920KB)(938)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低级别非肠型腺癌(non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non-ITAC)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20年2月住院的12例确诊鼻腔鼻窦低级别non-ITA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6例,年龄28~79岁。分析其好发部位、主要症状、治疗方法、随访结果等特征。结果 好发单侧鼻腔鼻窦(12例),症状以单侧鼻塞(12例)、涕血(4例)为主。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术后随访17~74个月,2年生存率为100%,2年复发率为37.5%。结论 鼻腔鼻窦低级别non-ITAC好发于鼻腔、筛窦和上颌
窦,确诊依靠病理,手术治疗复发率不高,不易发生转移,但复发会出现高级别恶变。彻底切除病变预后较好。术前若是考虑病变范围过大,手术不能彻底切除,可尝试行诱导化疗,术后辅助放疗。
2022, 29 (9): 58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软腭肌失神经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论著]
李蒙蒙, 唐青来, 杨新明, 曾诗颖, 黄佩颖, 蒋康, 李仕晟
摘要1099)      PDF (2094KB)(878)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软腭肌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水平,旨在探究BDNF与OSAS患者软腭肌失神经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将45例研究对象分为轻中度OSAS组(15例)、重度OSAS组(18例)、对照组(12例)。光镜下观察患者软腭肌形态结构特征,免疫荧光观察软腭肌BDNF分布特点,ELISA检测样本中BDNF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样本中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high molecular weight neurofilament protein,NFH)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度OSAS组软腭肌肌纤维排列紊乱,部分呈失神经后改变;与轻中度OSAS组及对照组比较,重度OSAS组软腭肌上BDNF分布更为紊乱,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轻中度OSAS组软腭肌NFH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22)。BDNF的表达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 =0.417,P =0.016),与NFH之间未见明
显相关性。结论 BDNF在OSAS患者软腭肌失神经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BDNF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会加重OSAS患者软腭肌形态结构改变。
2022, 29 (9): 557-.
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通道调节慢性鼻窦炎上皮细胞自噬及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作用探究
王丽, 黄永阳, 张义, 綦彬, 万龙, 陈才盛
摘要1286)      PDF (3446KB)(860)   
目的 探究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 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1,TRPA1)对慢性鼻窦炎(CRS)上皮细胞自噬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lar-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RPA1在对照组、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nasal-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及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各组患者鼻黏膜组织内自噬水平;分离培养鼻黏膜上皮细胞,利用细胞角蛋白AE1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上皮细胞;将鼻黏膜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TRPA1抑制剂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TRPA1在mRNA和蛋白上的表达水平,以自噬双标腺病毒mRFP-GFP-LC3感染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自噬情况,并使用透射电镜观测各组细胞自噬小体形成,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ICAM-1在mRNA和蛋白上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CRSsNP与CRSwNP患者鼻黏膜上TRPA1平均光密度值升高,其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上调(P<0.05),且LC3-II平均光密度值升高,LC3-II/LC3-I比值升高,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P<0.05),组织内自噬水平升
高。成功分离到生长密集、形状为梭形或多边形以及AE1呈阳性表达的鼻黏膜上皮细胞;与LPS组比较,经过LPS与TRPA1抑制剂共处理的鼻黏膜上皮细胞TRPA1 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调(P <0.05),自噬溶酶体红色荧光减弱,自噬小体也明显减少,同时,ICAM-1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调(P<0.05)。结论  CRS中TRPA1表达异常增加,自噬水平也升高,靶向抑制TRPA1能够抑制CRS上皮细胞自噬以及ICAM-1表达的升高。
2022, 29 (12): 78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论著]
刘岩, 于丹, 张慧慧, 郭海仙, 刘悦, 张悦, 聂帅, 靳凤颖, 文连姬
摘要1209)      PDF (948KB)(821)   
目的 通过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并分析差异蛋白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纳入10例OSAHS患者和1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训练组,对外周血清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有差异表达显著的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继续纳入33例OSAHS患者和25名健康受试者作为验证组,检测外周血清中差异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已有文献,分析有意义的差异蛋白对临床诊断的价值。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OSAHS患者血清表达上调蛋白32个,表达下调蛋白44个。与健康受试者相比,OSAHS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免疫功能、细胞分泌和金属离子结合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唾液分泌(salivary secretion)和胃酸分泌(gastric acid secretion)通路中。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预测OSAH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95%CI=0.788~0.967),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758;过氧化氢酶(CAT)预测OSAHS的AUC为0.845(95%CI=0.731~0.959),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788。结论 OSAHS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与免疫功能、细胞分泌和金属离子结合等相关。OSAHS患者血清SOD和CAT表达均显著下降,SOD和CAT对OSAHS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2022, 29 (9): 568-.
改良内镜辅助眶内外壁减压治疗活动期难治性Graves眼病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张海霞, 田鹏, 刘翔, 曾鹏, 党华, 邹华, 王梅
摘要1324)      PDF (1278KB)(815)   
目的 探讨改良内镜辅助眶内外壁减压治疗活动期难治性Graves眼病视神经病变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2017年3月~2019年3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眼病多学科诊疗组收治的9例激素冲击后视力恶化的患者行急诊减压手术,采用内镜辅助内壁减压联合经重睑延长切口的内镜辅助深外侧壁减压的个体化手术。观察术后1年患者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视力、眼内压、眼球突出度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应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年以上,患者CAS分值、视力、眼压、眼球突出度及生活质量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仍有复视3例,斜视3例。结论 个体化改良内镜辅助的深外侧壁联合内侧壁减压手术对活动期难治性Graves眼病视神经病变具有肯定疗效。
2022, 29 (12): 77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指标[综述]
徐孟宇, 韩德民
摘要1339)      PDF (303KB)(79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人群中非常普遍的睡眠呼吸疾病,因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气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可出现睡眠打鼾、呼吸暂停、日间嗜睡等症状,增加患者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近年来,几项大项队列研究均未能显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在OSAHS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益处,更多研究者对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能否充分反映OSAHS患者病理生理损害程度、衡量其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出质疑,并从间歇性缺氧、反复觉醒等OSAHS的主要病理生理损害机制入手,提出许多新型风险预测指标,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对于OSAHS患者的精准化治疗。
2022, 29 (9): 573-.
OSA-18量表筛查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
王晓晔, 丁秀, 王小轶, 李晓谕
摘要1116)      PDF (435KB)(788)   
目的 检验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OSA-18量表)的信度、效度及筛查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能力。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6月以睡眠打鼾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2~14岁儿童患者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由监护人完成OSA-18量表填写。儿童OSAS诊断标准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或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1次/h,将研究对象分为非OSAS组和OSAS组,比较两组间量表总分的差异。量表信度评价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效度评价采用各分量表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区分效度评价采用量表评分与AHI的相关。以OSA-18量表总分≥60分作为诊断儿童OSAS界值,计算诊断OS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量表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出最佳诊断界点,计算该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共纳120例研究对象,年龄2~14(6.1±2.7)岁;OSA-18量表总分20~113(64.7±19.5)分;AHI为0~77.0次/h。非OSAS组98例,OSAS患者组22例,两组间在OSA-18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4±19.4)vs(75.0±16.8),P<0.05]。量表α系数为0.848,各分量表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睡眠障碍问题0.732,身体不适症状0.840,情绪障碍问题0.768,白天功能状态0.765,监护人(父母)关切的问题0.874(P 均<0.05)。OSA-18量表总分与AHI相关性系数为0.287(P<0.05)。OSA-18量表总分≥60分作为诊断OSAS的标准,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51.0%。ROC曲线下面积为0.692,OSA-18量表72.5分为最佳诊断界点,灵敏度为59.1%,特异度为68.4%。结论 OSA-18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良好的效度,可以作为筛查儿童OSAS患者的工具。
2023, 30 (2): 111-.
耳内镜下双侧同期鼓室成形术及其临床疗效
杨梅, 郭丹丹, 龙丹, 徐丽, 刘兆辉, 张春林
摘要829)      PDF (424KB)(785)   
目的 分析耳内镜下双侧同期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耳内镜双侧同期鼓室成形术的患者25例(50耳)及同时期行耳内镜下单侧鼓室成形术的患者94例(94耳),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鼓膜一期愈合率及术后3个月时的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pure tone threshold average,PTA)及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结果 实验组鼓膜一期愈合率为98.0%,对照组为9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PTA、AB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而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
PTA差值和ABG差值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耳内镜下双侧同期鼓室成形术安全可靠,可以减少创伤,节约医疗资源,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22, 29 (9): 577-.
听神经瘤临床听力学特征分析
郭翠翠, 王现蕾, 夏寅
摘要1409)      PDF (356KB)(783)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临床听力学特征,为听神经瘤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的394例单侧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和颅脑增强MRI。结果 患侧听力正常者54例,轻度听力损失58例,中度63例,中重度45例,重度45例,极重度31例,全聋者98例;高频听力损失最多见。24.7%患者言语识别率和纯音测听下降不成比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正常者8例,波形缺失者228例和其他波形异常者158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诊断听神经瘤的敏感度:内听道内肿瘤85.7%,内听道外98.5%。结论 听神经瘤的听力学表型多样,听力正常者不能排除听神经瘤;听力损失程度不能预判肿瘤大小;纯音测听与言语识别率不一致应警惕蜗后病变;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诊断听神经瘤敏感度随肿瘤增大而增加。
2022, 29 (12): 763-.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耳蜗大小及形态的CT研究
孟娟, 张帆, 秦兆冰
摘要1498)      PDF (738KB)(783)   
目的 探讨耳蜗大小及形态评估对微小耳蜗畸形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意义。方法 42例(84耳)CT示耳蜗结构正常的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为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组,42名(84耳)听力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在耳蜗标准坐标系统上测量耳蜗大小:耳蜗底转长径、底转宽径、耳蜗高度、不同位置(180°、270°、360°、720°)耳蜗长度及耳蜗全长;耳蜗形态:耳蜗底转倾斜角、一二转间夹角及底转形状。比较各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CI组耳蜗大小参数均小于对照组(P <0.05)。耳蜗形态参数两组间无差异(P >0.05)。结论  耳蜗大小评估对诊断微小耳蜗畸形及人工耳蜗电极个性化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耳蜗形态评估有助于预测人工耳蜗手术难易。
2022, 29 (12): 767-.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Tax1蛋白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分析及机制探索#br#
杨佳杰, 封格烜, 周梦娇, 马廷耀, 王雪莲, 杨国梁, 陈晓红, 孔璐
摘要506)      PDF (2068KB)(776)   
目的 探讨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1,HTLV-1)与头颈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发病及其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分析伴或不伴有远处转移ACC患者样品、ACC低侵袭力细胞系(SACC-83)、高侵袭力细胞(SACC-LM)及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中HTLV-1 Tax1蛋白、Myb、Notch同源蛋白1(neurogenic locus notch homolog protein 1,Notch1)和维甲酸信号通路蛋白RARA的表达,Pearson分析Tax1蛋白与肺转移及以上信号分子的相关性。结果  11例ACC患者Tax1蛋白细胞核阳性表达,4例患者Myb细胞核阳性表达,6例患者Notch1细胞膜和细胞浆阳性表达,8例患者RARA细胞核阳性表达。选取2例ACC和细胞样本进行Western blot验证,1例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不一致。Pearson分析Tax1与RARA蛋白呈正相关,与远处转移呈相关趋势,但与Myb和Notch1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TLV-1感染可能影响体内维生素A代谢通路,与AC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相关。
2022, 29 (6): 367-.
颈椎内固定术后咽食管憩室1例
李玲玉, 梁晨, 陈尧, 苑铁君, 张松雪
摘要1206)      PDF (700KB)(769)   
2022, 29 (12): 808-.
咽喉反流与学龄前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分析
张晓娜, 李兰
摘要1054)      PDF (277KB)(769)   
目的 分析咽喉反流与学龄前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方法 选取分泌性中耳炎合并咽喉反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13分及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gding score,RFS)≥7分诊断疑似咽喉反流。以病史结合耳内镜、声导抗检查确诊分泌性中耳炎。对患儿同时进行抗反流治疗,随访半年,观察疗效。结果 分泌性中耳炎合并咽喉反流的患儿病例资料完整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6岁。1例手术,17例保守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的RSI评分及各项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RSI评分和RFS评分无相关性(r =0.043,P =0.865)。治疗后1个月72%患儿中耳炎症状治愈,RSI>13分的患儿症状缓解率与用药时间呈负相关(r =-0.871,P =0.00);RSI≤13分的患儿症状缓解率与用药时间无相关性(r =-0.676,P =0.21)。治疗前的RFS评分与用药时间呈负相关(r =0.608,P =0.01)。随访半年,1例中耳炎复发,再次抗反流治疗后治愈。结论 咽喉反流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相关性。咽喉反流相关性中耳炎患儿病史长,病情反复,常规治疗无效或频繁发作。结合抗反流治疗可改善患儿的中耳炎症状并减少复发。
2022, 29 (12): 801-.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咽鳞状细胞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吴淋蓉, 林晨, 黄钧涛, 崔翔, 许国栋, 叶栋, 沈志森
摘要1035)      PDF (3692KB)(768)   
目的 系统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喉咽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并探索该疾病预后的潜在指标。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11-30。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5.1及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从GEO数据库获取HPV相关头颈癌的芯片数据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并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利用GEPIA数据库得到生存相关的关键
基因。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包含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1245例,合并后HPV总阳性率为12%(95%CI : 6%~19%)。亚组分析结果,国内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HPV阳性率为19%(95%CI : 12%~26%),较国外患者HPV阳性率为10%(95%CI : 2%~18%)高(P <0.05);不同检测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原位杂交(ISH)的HPV阳性率为18%,较单纯ISH及PCR检测HPV阳性率高(P <0.05);男女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HPV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 >0.05);合并预后HR=0.33(95%CI : 0.14~0.79)(P<0.05)。对HPV阴性及阳性的头颈癌患者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与多种重要通路有关。GEPIA对Top10显著差异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得到关键基因ZNF541、WNK3、TCP11及CCNA1。结论 国内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HPV阳性率高于国外,PCR+ISH组的HPV阳性率较PCR与ISH组阳性率高,HPV阳性患者预后好于HPV阴性患者。生存相关基因可与HPV共同参与头颈癌的预后评价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022, 29 (12): 810-.
粗针穿刺活检明确误诊为甲状腺原发肿瘤的晚期食管癌1例
袁杰, 章书铭, 范天苗, 张丹峰, 黄军, 艾勇彪, 杨丽
摘要1789)      PDF (474KB)(756)   
甲状腺肿瘤(Thyroid Neoplasms);误诊(Diagnostic Errors);食管肿瘤(Esophageal Neoplasms);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
2022, 29 (12): 804-.